拆船業發展情況
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拆船廠總共購買了1014艘老舊船舶,相當于總運力3150萬載重噸的船舶被拆解,這一數字是2008年的兩倍,同時也創造了自1996年以來的拆船量新高。而倫敦航運咨詢公司發布的拆船報告預測,2010年老舊船拆解量有望再創新高,預計比2009年再增加一倍,粗略估計至6000萬載重噸。
根據中國拆船協會的數據,2008年中國拆船協會會員企業共接受各類廢鋼船69.4萬輕噸(指船未載貨時的重量),超過前3年的總和;2009年,拆船量更是達到320萬輕噸,比2008年增長了5倍。航運公司拆船的現實以及廢鋼替代作用的突顯都將在今后一兩年繼續支撐我國拆船業的快速發展。
2008年經濟危機以前,貿易的大幅增長加大了對航運的需求,世界各大船廠紛紛開足馬力生產,新船完工量一再創下歷史新高。新船訂單量由2003年的3500萬載重噸迅速增長至2008年的25000萬載重噸,但許多航運公司仍然因為運力不足,不愿意淘汰舊船,舊船的價格是廢鋼價格的1.6倍,拆船業舉步維艱。2008年9月以后情況出現了反轉。經濟危機拖累貿易,海運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貨運量明顯下降。航運價甚至一度接近成本價,波羅的海指數(BDI)跌幅慘重,高點相比低點跌去90%左右。在運力過剩的情況下,航運公司集體采取了封存集裝箱運力的措施,但閑置運力依舊需要不菲的維護成本,拆解老舊船舶成為緩解運力過剩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