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條銹病是我國農業生產中,小麥種植中長產生的植物病害,定量風流孢子捕捉器能捕捉空中孢子運行動態狀況,及時把控條銹病。通過對西部條銹病菌東遷和本地條銹病發生情況監測, 發現了豫南地區小麥條銹病的發生與菌源的關系。根據觀測記載, 小麥條銹病田間發展過程有兩個階段:*階段侵染高峰在4月15-17日的降雨階段,發病高峰在4 月22-25日, 病田率驟然提高到70 %以上。
植物病害發生于氣象環境變化關系密切,使用定量風流孢子捕捉器研究病害發生于氣象條件間變化情況,以及與菌源間的關系。透過試驗觀察發現,兩次降雨, 使空中*個階段零散的條銹菌孢子降落侵染, 造成大田4月12-16日的零星發生;4 月13-15日的強西風及4 月15-16日的降雨,使西部大量的條銹菌傳入并降落侵染, 造成大田小麥條銹病4 月22-23日的*次大面積普發, 病田率驟然升高。空中條銹菌數量較少, 條銹病5 月上旬的流行則主要是靠之前普發的病菌的繁衍擴展,并使以后田間呈連續發生狀態, 病田率達到100 %, 病葉率迅猛上升, 病情進一步加重。外來菌源的數量與降雨范圍決定了初次普發的面積, 初次普發的面積對后期的流行程度具有明顯的正效應。
儀器型號: TPBZ1
更多參數詳情 http://www.*7.net/yq_list/yq_318_1.html 定量風流孢子捕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