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明基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明基環保——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增長
近年來,中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積進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以空質量為例,2018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PM2.5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1.8%、10.2%、10.8%。
生態和污染防治離不開公民的環境意識,更離不開公民的環境行為。今年5月31日,*環境與政策研究發布《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2019年)》(以下簡稱《》)。
《》顯示,公眾對生態環境知識的掌握程度整體良好,普遍認為自身具備一定的生態環境意識和行為水平,且在不斷提升。此外,公眾普遍認可個人行為對生態的重慶要意義,在關注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能源、選擇低碳出行、減少污染產生、呵護自然生態等多數生態環境行為領域踐行度較高,能夠“知行合一”。但在綠色消費、分類投放垃圾、參加實踐和參與監督舉報等領域還存在“高認知度、低踐行度”現象。
近日,中主席*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慶要指示。他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機制、推動習慣養成。要加強引導、因地制宜、持續推進,把工作做細做實,持之以恒抓下去。
實行垃圾分類,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改善,事關中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具非常重慶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實現垃圾源頭減量化,緩解近年日益嚴重慶的垃圾圍城現象,改善垃圾末端處理能力跟不上、處理難度大等問題;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再利用,綜合利用垃圾產生新產品,獲得更高的利益,促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重慶視垃圾分類工作,中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行動。經過多年努力,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8年底,中16個城市已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或規章,26個城市將垃圾分類工作列入立法計劃,46個城市均公布實施方案,建立市區兩級的工作協調機制,并著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設備施體系建設。
當前,中在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體系建立健、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信息公開、垃圾分類激勵和約束機制等方面仍待改善。
除了垃圾分類,許多與公眾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環境治理領域,如綠色消費、低碳出行、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等,也需要引起政府和公眾的重慶視及共同行動。
,了解信息是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基礎,政府部門需要做好環境信息公開和宣傳教育工作。其次,政府需要考慮操作的便利性、性等因素,搭建效的參與平臺和機制,渠道暢通、做到及時反饋。再次,相關部門應該逐步制定適合不同的個人環境行為指南或相關指導文件,如家庭環境行為指南、公共場所環境行為指南、公眾消費行為指南等,為公眾參與和踐行環境行為提供具體指導。
環境治理是問題,應該加強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的合作。既要重慶視政府層面的合作,同時也要加強民間合作即社會組織、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攜手處理環境問題,共同總結分享經驗,推進環境治理進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