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明基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寶雞市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
寶雞市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
產品: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吸收了傳統的流化床和生 物接觸氧化法兩者的優點而成的一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核心部分就是以比重慶接近于水的懸浮填料直接投加到曝池中作為微生物的活性載體,依靠曝池內的曝和水流的提升處于流化狀態,它是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法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法相結合的一種工藝。以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懸浮填料能與污水頻繁多次接觸,因此被稱為“移動的生物膜”。
優點:
1、理想的靜止沉淀,能夠獲得上佳的處理出水水質。
2、好氧和缺氧交替,成功實現污水脫氮。
3、不采用鼓風曝,避免了鼓風機帶來的噪音污染以及曝頭更換和維修的困難。
4、采用獨的構造方式,減少臭擴散。
5、妥善的剩余污泥解決方案,降低了人工操作,的。
6、可編程,管理簡單,便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狀態調整,以獲得效果
7、一體化,實現了的集成,減少了占地面積。
寶雞市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
產品特點:
1、套設備可埋設于凍層以下或放置地上,設備上方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于完混合式或二級串聯完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對水質的適應,耐沖擊負荷性能好,,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3至6個月以上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另配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配自動電控制,,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污水處理流程的操作規程
1、 操作使用人員在啟動和使用該設備前,必須仔細閱讀各個裝置的操作使用說明書,并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規定要求進行各個單元設備的操作、使用、保養。
2、開機前,對過濾器、泵、減速器、管線、閥門以及其他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做好轉軸及密封部件的潤滑保養,除一切不安因數。
3、開機前,給自控自吸泵罐滿水(液下上水泵檢查池內液下浸沒高度),并仔細檢查攪拌器和刮渣機的減速機中是否按要求加好油。在確認減速機部缺油的情況下才可以啟動攪拌器和刮渣機。
4、 先關好設備上的所閥門,給破穩劑藥罐中加滿酸堿溶液(酸堿溶液與破穩劑共用一個罐),同時將其他按比例配好并加好水,再啟動所罐上的攪拌機。 將酸堿溶液泵入污水池中并進行攪拌。待污水的PH值達到6~9時即停止投加酸堿溶液,并在清罐后給此罐裝配好破穩劑。
5、打開閥門1~8,啟動污水提升泵、啟動破穩劑和復合聚結劑輸送泵,啟動空壓機。
6、當浮室中的水面距渣槽上沿5-10cm時,啟動刮渣機。
7、打開水位調節閥門,打開復合速沉劑輸送泵的進出口閥門9#-10#,啟動復合速沉劑的輸送泵。
8、隨時觀察浮室中的水面高度,調節水位調節閘板的高度,使浮罐中的水面保持在低于渣槽上沿2-3cm的水平(以刮渣機能很好地刮渣且水不外溢為宜)。
設計要點:
1、 混凝反應設計
(1)停留時間:磁分離設備的分離方式不同于沉淀池,需形成大顆粒的密實絮體,屬于微絮凝技術,其混凝反應停留時間約 3min,同時投加混凝劑和助凝劑,前段投加混凝劑,通常為聚合氯化鋁(PAC)或硫酸鋁,反應時間 1min,后段投加助凝劑,通常為聚丙烯酰胺(PAM),反應時間 2min。 在SS=200mg/L~450mg/L,磁種200目(44μm)投加量為200 mg/L~300mg/L,PAC:40 mg/L,PAM:1 mg/L.
(2)藥劑投加設計
混凝劑和助凝劑采用隔膜或柱塞計量泵以溶液的形式定比自動投加,不同水體藥劑投加量需要根據混凝試驗確定,在缺乏混凝試驗資料時,混凝劑的投加量一般采用 10mg/L~15mg/L,助凝劑投加量為 1mg/L~2mg/L。混凝劑配置濃度一般為 5%~10%,助凝劑配制濃度一般為 0.5‰~1‰。混凝劑需要定期配置,溶藥池容積每天溶藥次數不多于兩次,儲藥箱容積至少每天 24 小時連續所需的藥劑量;助凝劑溶解需要較長的時間,別是在冬季溫較低的情況下,但不易吸潮,目前大水處理或污泥處理均采用自動溶解投加一體機,的減輕了勞動強度。
(3)混凝工藝設計
在分析超磁分離設備工藝的基礎上,選擇機械混合,用電動機驅動攪拌器,使水和藥劑混合。機械攪拌機一般采用立式安裝,攪拌機軸適當偏離混合池的,可減少共同旋流。機械混合攪拌器:槳板式、螺旋式和透平式。槳板式攪拌器,加工容易,適用于容積較小的混合池,其他兩種適用于容積較大的混合池。槳板式攪拌器的直徑 D0=(1/3~2/3)D(D為混合池直徑),攪拌器寬度 B=(0.1~0.25)D,攪拌器離池底(0.5~0.75)D。當 H︰D≤1.2~1.3 時(H為池深),攪拌器設計成 1 層,當 H︰D≥1.3 時,攪拌器可以設成兩層或多層。
4、強磁分離機
磁盤表面場強大于4000Gs,流道磁場場強大于800Gs;過水流速一般取 0.08m/s~0.1m/s,在設計范圍內過水流速越低,處理效果越好,但是過水流速過低,面積磁盤上將吸附過多的絮團,導致磁盤磁場強度衰減,影響處理效果;目前采用的磁盤直徑一般為 1200mm 和 1500mm,水體與磁盤的大效接觸時間為 12s~18.75s,磁場強度隨離開磁盤表面的距離增大而減小,超過 30mm,磁場強度將大幅降低,所以一般磁盤間距控制在 10mm~30mm;磁盤轉速 0.1r/min ~1.0r/min,磁盤轉速過低面積磁盤接觸絮團的量將增加,造成吸附不充分;磁盤轉速過高將會導致吸附絮體中的水份來不及脫出,造成污泥含水率升高。根據處理水體污染物濃度和出水水質要求不同,設備參數會所變化。超磁分離設備多為非規準設備,設計提處理水質水量和要求,設備根據相應要求進行加工,目前市場上超磁分離設備的磁盤強度、磁盤直徑和間距一般都是固定的,設備加工中根據水質水量不同改變磁盤的數量來增加或減少吸附面積來適應處理水量和水質的變化。
5、磁種回收投加
磁種回收投加中的回收用磁分離磁鼓的表面場強大于 6000Gs,噸水處理磁種耗損率小于 3g /m3;磁回收及投加設備的是實現磁粉的回收并將其二次投加到混凝反應工藝單元,同時將產生的污泥出。從超磁分離設備分離出的絮團是磁粉和污泥的混合物,需要對磁粉進行消磁,使絮團之間得以分散,然后自流入磁分散裝置,內部設置高速攪拌機和退磁裝置,通過高速攪拌,將單個絮團打散,使磁粉和污泥分離,在裝置的溢流口設置磁回收磁鼓,磁粉和污泥的混合物在溢流到磁鼓表面時,磁粉被磁鼓吸附回收,污泥法被磁鼓吸附,通過在磁鼓底部設置的污泥管出。被回收的磁粉通過刮板將其從磁鼓上刮離,再次退磁后返回磁粉投加裝置,然后通過計量泵再次加入到混凝反應單元。由于磁粉重慶力比水大得多,且不溶于水,在水體中易沉淀,向混凝反應單元投加的是磁粉和水的混合懸濁液,要通過不斷攪拌磁粉始終處于懸浮狀態,磁粉濃度相對均勻,才能相對準確的磁粉投加量,磁粉投加量需要根據試驗確定,在缺乏試驗數據的情況下,一般景觀水體磁粉的投加量是懸浮物的 1.5 倍。隨著磁粉懸濁液的投加,磁粉投加裝置的液位將逐步降低,需要根據液位的變化自動補充自來水,保持磁粉濃度基本不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