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污水處理設備的生產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當時產品的標準化、成套化、系列化水平很低,定型產品較少。進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對主要污水處理設備制造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提高了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城市污水處理設備和與之配套的通用設備的生產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日處理5、10、25、50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全部或主要設備都可實現國產化。其中,國產的微孔曝氣器、高強度曝氣機、帶式壓濾機、各類格柵除污機、刮泥機、刮砂機、曝氣轉刷、曝氣鼓風機、大型污水泵、潛水電泵等已基本上能夠適應國內市場需求,還有部分產品出口。
在產品設計方面,從日處理5萬噸到50萬噸規模的污水污泥提升系統、機械過濾沉淀系統、曝氣處理系統、污泥脫水處理系統等國產設備,已相當于20世紀80年代水平,并能夠提供成套設備。但在沼氣發電系統、在線監控系統等方面,國產設備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在一些20世紀90年代***新形技術裝備領域,還存在空白有待*。
在產品水平方面,能耗較大的鼓風機、水泵等產品,單機設備效率已接近20世紀80年代水平。成套產品的總體水平相當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發達國家污水處理設備目前已達到高度現代化水平,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設備已實現標準化、定型化、系列化和成套化,已構成門類齊全、商品化程度高的水處理設備工業。二是水處理單元設備,如沉淀、過濾、萃取、吸附、微濾、電滲析等已形成專業化規模生產,品種、規格、質量相對穩定,性能參數可靠,用戶選擇十分方便。
盡管污水處理行業的前途一片光明,但其在政策、資本以及區域等方面的門檻也越來越高。政策方面,污水處理行業受到來自國家政策和當地政府的控制較多,如污水處理費價格的變動將對污水處理運營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很大影響;資本方面,污水處理行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具有很強的資產性和顯著的沉淀成本特征,污水處理建設項目總投資較大,成本回收期較長;區域方面,由于污水的傳輸成本較高,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多數污水處理項目一般都直接劃給當地企業,異地或國外投資者很難拿到相關項目。因此,污水處理行業前景廣闊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進入壁壘,只有具有成本和技術優勢的企業才能在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技術方面,污水處理設備是保證出水水質的基礎,也是整個污水處理產業鏈的關鍵。目前國內應用廣泛的污水處理工藝是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技術,但由于其能耗高、占地面積大、出水標準不高等諸多缺點,更*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應運而生。膜生物反應器(MBR)是將膜的物理去除雜質工藝和傳統污水處理的生物分解雜質工藝相結合的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與普通活性污泥法對比,具有出水水質高、占地面積小、剩余污泥小等顯著優勢。因此,隨著污水深度處理的推廣以及對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升級改造需求的加大,污水處理設備特別是MBR技術投資價值凸顯。
在性水資源短缺及水污染嚴峻的大背景下,污水處理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解決中國水問題的根本對策。與工業污水處理相比,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市場規模龐大,且擁有長期穩健的后續運營收入,因此從長期看,生活污水處理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污水處理設備方面,隨著污水深度處理的推廣以及對現有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需求的加大,污水處理設備的PE投資價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