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帕羅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主線鎖定結構調整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主線鎖定結構調整
6月3日,信息化部召開2010年電子信息發布會,*副部長婁勤儉在發布重要講話時做出如上表示,并指出,“十二五”期間,電子信息產業將由以生產制造為主向生產制造與研發應用服務相結合轉移,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向創新效益型轉變。
在新一屆電子信息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年主營業務收入1492.5億元位居,海爾集團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二、第三名。
婁勤儉指出,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支柱產業,收入規模躍居*。但仍然存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沖擊下,這些深層次問題已成為制約產業由大變強的瓶頸。為此,“十二五”以及今后更長時期,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為契機,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集中力量突破通用芯片和核心器件,大幅度提升集成電路設計水平和制造能力。以整機需求為導向,加快發展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綠色電子材料及關鍵傳感器件。推動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和通信設備等骨干產業的升級。
進一步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本土跨國企業和專精特新的中小電子信息企業,形成骨干企業、中小企業配套共同發展的良好企業生態體系。繼續推進大公司戰略。
積極調整市場結構,實現國內外市場均衡發展。改善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結構,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發力度,提高國內市場銷售比重,降低產業的對外依存度。
發展戰略性新興領域,培育產業新的增長點。統籌規劃,加強引導,超前部署太陽能光伏、物聯網、智能電網、移動智能信息終端等戰略性新興領域。實施智能傳感產業培育專項。
“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升產業的化水平。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提高吸引外資水平和層次,尤其是增強引進外資的技術溢出效應。
大力促進兩化融合,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圍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支撐兩化融合,重點發展汽車電子、機床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等量大面廣、拉動作用強的應用電子產品。
相關報道: 綜合實力提升
2010年,信息化部對電子信息入圍標準進行了調整,將以企業規模為標準改為以企業規模、效益和研發進行綜合考核。本屆電子信息呈現出如下特征:綜合實力和行業地位不斷攀升,研發投入與創新能力日益提高,戰略轉型和產業延伸持續推進,產品出口和跨國經營成效顯著,產業集中和區域輻射作用明顯等。
數據顯示,本屆合計主營業務收入12342億元,比上屆增長10%以上,占全行業總量的24%;軟件、元器件、材料等基礎行業類企業超過半數。從地域上看,本屆主要集中于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三大經濟區域(85%以上),其中,廣東、江蘇、北京等省市均超過10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