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經理
萊蕪三聯空氣源熱泵空調好用
不管是空氣源熱泵還是水源熱泵地源熱泵,他都可以實現多聯機的供暖、制冷、熱水供應,不單單是應用于家庭中的使用,對于工廠、商場、辦公室、寫字樓、溫室游泳館、大棚養殖種植大型建筑物應用都是很廣泛的
從幾百平米到幾十萬平的大型社區安裝施工,您都可以找我們,我們提供專業的安裝設計,從機房到室內終端系統的安裝,我們一步到位
大型煤改,鍋爐改造項目施工改造,新社區地源熱泵、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機房建設安裝、地埋管施工鉆井、直接找我們,我們只用自己的專業說話
萊蕪三聯空氣源熱泵空調好用
空氣源熱泵系統
空氣源熱泵系統就是利用的工質吸收環境大氣中的熱量而汽化,通過壓縮機壓縮升溫,變成高溫高壓氣體,再經過換熱器與待加熱的水交換熱量而冷卻,zui后經過膨脹閥釋放壓力回到低溫低壓的液態。熱泵如此通過制冷劑的不斷循環與待加熱水交換熱量將水加熱。其能效比(COP值)可高達2.0~5.0。同時在運行中不釋放附加熱能,不排放有害物質,工質與被加熱水*分開,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故屬于節能環保產品。空氣源熱泵是通過吸收空氣中的熱量產熱的機組,它是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環境溫度越高,制熱效果越好,耗能越低;相反,環境溫度越低,制熱效果越差,機組越耗能,所以機組一定安裝在向陽的地方,機組通風效果好。空氣源熱泵地暖不要開到較高的溫度,一是不利于墻內水氣的蒸發,二是熱量會因戶間傳熱而幫鄰居驅寒,耗能又不討好,三是無論開再高的水溫也無濟于事,只是縮短了供暖的時間,暫時室暖還是上不去。用zui低溫度,使用約一周后,即可隨意升溫。
地暖的輔助材料
,保溫板:在地暖鋪裝中保溫板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
反射膜:不但起到了保溫隔熱的作用,還起到了向上散熱的作用
鋼絲網:一為保溫板起到了承重的作用,二可以固定地暖管材。
邊角隔熱層:不但起到了隔熱的作用還起到了伸縮的作用。
卡釘、扎帶:用來固定地暖管材的材料。安裝要求及注意事項
,散熱片底部距地面大于等于100mm;頂部距上端遮擋物距離應小于100mm。
非承重墻要用穿墻螺桿,兩側加鋼板固定,鋼板尺寸應不小于30*30*3(mm);
內保溫墻面膨脹螺栓必須穿過內保溫層深入墻內,深入墻內長度不小于50mm。
安裝要保證散熱片頂部的平直,帶跑風端應高一點,便于散熱片內的氣體排放。
掛鉤間距以散熱片對應片數距離為準,不宜集中或過度分散,遇長片時適當增加掛鉤數量。
散熱片宜帶包裝安裝,以保護散熱片外觀完好。
散熱片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等時,需設置保護套管。管道明裝時每300毫米需加裝管卡。
,每組散熱片進出水口處需安裝閥門,以便于非采暖季散熱片的滿水養護。
溫控閥應在進水口處,水平安裝。
系統設計與選擇
1.地源熱泵系統方案設計之前,應進行工程場地狀況調查,并應對淺層地熱資源進行勘察。具體勘察內容和要求,應按《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 50366--2005的規定執行。
1)根據工程勘察報告,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是否采用地熱熱泵系統,以及采用哪種低溫熱源種類的熱泵系統。
2)游泳池池水加熱系統不得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3)游泳池池水加熱系統采用水源熱源系統時,水源供水量必須充足。水質滿足熱泵機組要求,否則應采取有效的凈化處理措施。如水源為地下水時,應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將換熱后的地下水回灌到同一含水層且不得污染地下水資源,嚴禁將換熱后的地下水直接排放。
2.游泳池一般都建在城市,利用水源熱泵或土壤源熱泵,尚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列設有集中空調系統的大型游泳中心及酒店游泳池,可采用循環冷卻水或冷凍水作為水源熟泵的熱源。
3.空氣源熱泵系統由于它的熱源是空氣中的熱能,它的熱效率是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隨著環境溫度的降低而降低。因此,應對當地的氣溫進行仔細分析,并通過對設備初次投資、設備運行費用、管理費用、環境保護等方面因素進行經濟技術比較后,以確定采用哪一種空氣源熱泵系統。
空氣源熱泵
穩定三大件:儲液罐(壓縮機),膨脹閥(毛細管),干燥器(水份)
除霜一大件:四通閥
突破傳統能量轉換理論,實現高能效:
熱泵在工作時,工質能在蒸發器中吸收環境介質貯存的能量QA;
而啟動系統需要消耗能量,即壓縮機耗電QB;
同時工質在冷凝器中釋放到高溫介質的熱量QC;
壓縮機輸入功啟動系統后,由機械動能變成熱能。所以熱泵輸出的能量為壓縮機做的功QB和熱泵從環境中吸收的熱量QA之和;輸入一個QB,得到QB+QA,突破傳統單一不同能之間轉變無法達到*效率的瓶頸;采用熱泵技術能效比更高。
按所選用的熱源種類可分為:
1.①水源型熱泵。就是利用一年四季溫度基本上都比較穩定的溫度較低的地下水、海水及江河水作為熱源,以及利用工業廢水: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污水,因其溫度較高,一般高于20℃,不結冰,故也是很好的熱源;
②空氣源型熱泵(以下簡稱氣源熱泵),就是直接利用環境大氣作為熱源;
③土壤地源型熱泵:就是利用埋設在土壤中盤管內水的流動而吸收土壤中的熱能。土壤吸收大量太陽能形成低位熱能資源,并有蓄熱功能、溫度穩定且全年波動較小,冬季土壤溫度比空氣高,則制熱效率高。
2.按熱泵系統的用途可分為:①獨立式熱泵熱水系統:就是單純為制備熱水而設置的系統;②熱水與空調聯合式的熱泵系統:就是既具備制備熱水功能,同時還具備空氣調節功能。采用該系統時需要與空調專業共同聯合設計。
3.按照《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 50366--2005的規定:地下水源熱泵、地表水源熱泵及地埋管土壤熱泵均定義為地源熱泵系統。
系統設計與選擇
1.地源熱泵系統方案設計之前,應進行工程場地狀況調查,并應對淺層地熱資源進行勘察。具體勘察內容和要求,應按《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 50366--2005的規定執行。
1)根據工程勘察報告,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是否采用地熱熱泵系統,以及采用哪種低溫熱源種類的熱泵系統。
2)游泳池池水加熱系統不得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3)游泳池池水加熱系統采用水源熱源系統時,水源供水量必須充足。水質滿足熱泵機組要求,否則應采取有效的凈化處理措施。如水源為地下水時,應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將換熱后的地下水回灌到同一含水層且不得污染地下水資源,嚴禁將換熱后的地下水直接排放。
2.游泳池一般都建在城市,利用水源熱泵或土壤源熱泵,尚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列設有集中空調系統的大型游泳中心及酒店游泳池,可采用循環冷卻水或冷凍水作為水源熟泵的熱源。
3.空氣源熱泵系統由于它的熱源是空氣中的熱能,它的熱效率是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隨著環境溫度的降低而降低。因此,應對當地的氣溫進行仔細分析,并通過對設備初次投資、設備運行費用、管理費用、環境保護等方面因素進行經濟技術比較后,以確定采用哪一種空氣源熱泵系統。
空氣源熱泵機組噪音應對措施
1、空氣聲處理空氣聲隔聲在泵組噪聲治理方面相對容易,泵組產生的空氣聲一般噪聲不超過85dB(A),而泵組與業主室內至少有一層樓板的間隔。一般120mm現澆混凝土的空氣聲隔聲量都大于52dB,對隔絕泵組的空氣聲相當有利。但現在國家對室內的聲環境有較嚴格的要求,所以若泵組與業主僅相隔一層樓板的距離時,需要對隔聲進行以特殊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加隔聲罩、隔聲吊頂、室內加吸聲等。
2、系統隔振泵組系統隔振一般選用隔振器,若泵組振動比較強時,優選浮筑地面的做法,因為浮筑地面的減振效果更好,能起到減振作用的頻帶也更寬。
3、管道隔振處理與泵組連接的管道增加(更換)橡膠軟連接,一般軟連接長度較短,彈性較差,致使整體隔振效果不理想,更換后隔振效果將明顯增加。軟連宜接選用隔振性能較好,長度較長且耐腐蝕的專業隔振產品。
4、管道支架做減振處理一般的管道支架與地面的連接均為硬連接,導致管道的振動傳遞到建筑結構,在支架下面做好減振處理,能較好的阻止振動能量向建筑結構的傳播。
5、管道穿墻處理一般管道與墻體是硬連接,管道振動的能量相當一部分傳遞給了建筑結構,所以要對管道與墻體進行脫開處理,阻止能量的傳遞。
6、管道阻尼隔聲包扎管道振動噪聲較高,振動的空氣聲也會對居民造成影響,所以要對管道進行綜合的阻尼隔聲包扎,一方面減小管道的振動,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隔絕空氣聲的作用。
在運行中,蒸發器從周圍環境中吸取熱量以蒸發傳熱工質,工質蒸汽經壓縮機壓縮后溫度和壓力上升,高溫蒸氣通過冷凝器冷凝成液體時,釋放出的熱量傳遞給了儲水箱中的水。冷凝后的傳熱工質通過膨脹閥返回到蒸發器,然后再被蒸發,如此循環往復。這就是熱泵的工作原理。
智能操作
一鍵式智能操作,簡單方便。多種運行模式可供選擇:地暖、風盤、暖氣片。而且相互之間切換簡單,滿足了農村地區不同家庭末端使用不同的要求。
控制面板
(2)空氣源熱泵結合地板采暖技術的系統解決方案
地板采暖供回水溫度較低,間接提高低溫環境下空氣源熱泵的能效比;地板采暖具有“蓄熱效果”,可有效彌補空氣源熱泵供暖效率的波動,保證供暖效果。
(3)運行策略。
優化運行策略,使機組可根據每天的氣溫變化特點和建筑本身的蓄熱功能分時段運行、低供水溫度運行等。
應用要點
(1)設計要點:在進行機組選型和系統設計時,需要根據建筑大小、圍護結構、氣候狀況、舒適需求等因素進行統一設計計算。
(2)施工要點:室外機必須安裝在水平地面或平臺上并可承受機組運行重量;機組四周尤其是機組連接水管和檢修一側,應留有充分檢測維修空間;保證機組進出風方向氣流暢通。室內機禁止安裝在有可燃性氣體泄露的地方,墻體應能承受機組重量;機組四周應留有充分空間,以便于機組的日常檢修和定期維護。
主機安裝規范
2.1. 主機與水箱的距離應在1.2米到2米之間,管道管卡距離要求:
2.1.1. Φ110管道為80-120cm;
2.1.2. Φ50管道為70cm-100cm;
2.1.3. Φ40管道為60cm -80cm;
2.1.4. Φ32管道為50cm -70 cm;
2.1.5. Φ20管道為30 cm 的范圍。
2.2. 必須在水系統zui高點設排氣閥,機組水管zui低點應安裝排水閥, 水系統
2.3. 中必須配備膨脹罐或膨脹水箱,以適應水系統因水溫變化而造成 的水體積的變動。
2.4. 安裝進水管的高度應置于主機的進水側15厘米處,水箱與主機的自動加熱回水管的高度應置于主機的加熱回水出水側20厘米處,溫控線應置于水箱的水箱進水側25厘米處,并保持同一條垂直線。
2.5. 多臺主機安裝的間距在80-100cm之間,主機墻面的間距在 60-80cm之間(不得小于60cm)。
2.6. 機組供、回水管間應預留旁通管道,方便系統沖洗時間使用,避 免系統管路焊渣或雜質進入機組換熱器。
水箱安裝規范
6.1. 熱水箱固定在水平水泥地面基座上,不能直接放在水平的水泥地面上,這樣不利于水箱底部防潮,水箱與水箱之間60-80cm間距,水箱與墻壁之間60-80cm間距。
6.2. 方水箱應根據用戶提供的場地,固定在水平水泥地面基座上,頂部 及周圍至少三方要留40—60cm的間距。
6.3. 水系統的水流方向必須與機組所標志的方向*,禁止調換 方向,否則機組不能運行,甚至損壞電氣控制箱安裝規范
7.1. 自帶防雨裝置的室外電氣控制箱安裝距離不低于地面1.2m~1.5m以 上,做到橫平豎直。
7.2. 電氣控制箱內部一次線理順用塑料扎帶捆綁固定在箱體底部上、二 次線理順綁扎好,一二次線安全間距按電力安全規程規范做,橫平豎直美觀。
7.3. 12V低壓電源箱應安裝在室內不影響美觀的過道或者是通道上,(不 低于地面1.5m以上)不管是明裝或是暗裝線路,線路都要求穿管安裝,做到橫平豎直,角度分明美觀。
機組安裝一般要求
1. 機組安裝時其布置方式應滿足下圖要求:
2. 當兩臺或兩臺以上機主同時并列安裝時候,主機與主機之間間距應不小于700mm,需留有維修空間。
3.主機搬運、吊裝時,應注意保持垂直,需傾斜時,傾斜角應小于45度,并注意主機在搬運、吊裝過程中的安全;
4. 主機安裝高度,要求主機底部應高于地面或板面(屋面)150~250mm;可直接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水泥機座上,也可用型鋼制成鋼托架,加防震橡膠墊置于地面或板面(屋面),并確保機組水平放置。
4.熱泵熱水機組的安裝應考慮氣流和噪音對環境的影響,選擇遠離人員密集區域。
5.熱泵熱水機組的安裝位置應盡量避免處于陽光直射下,無可燃氣體泄漏,遠離鍋爐及其他會腐蝕冷凝盤管及機組銅管的空氣環境。
6.如果機組位于未經許可的人員能夠接近的地點,應采取隔離安全措施,如加設防護欄等。
7. 所處場地設有排水地漏,保證排水順暢沒有積水。
8. 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場所,應向建筑設計師或其它專業人員咨詢。
管道安裝
1. 水系統安裝主要工藝流程
定位放線→支吊架安裝→管路預制→管路安裝(由主干管向支管末端安裝→與設備端口連接→管路配件安裝→質量檢驗→水壓試驗→通水試驗→隱檢管路→保溫→外觀驗收(同其它設備驗收一起進行))
2. 聚丙烯管(PP-R)安裝
PP-R 管道中流速不宜大于2m/s,一般采用1-1.5m/s;管道穿過樓板時,應設置鋼制套管,套管頂部應高出樓板面 50mm,底部應與樓地板面平;管道連接應嚴格按照有關規范實施;
搬運管材或管件時,應小心輕放,避免油污,嚴禁劇烈撞擊、與尖銳物品碰撞和拋、摔、滾、拖;
管材或管件應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不得露天存放,防止陽光直射;保溫做法
橡塑 PE 管(或聚乙烯)、發泡橡膠,采用粘接法,并且必須確保每條接縫密實,外層纏繞防潮塑料布,每圈搭接量不少于30mm,管道立管和帶坡度的管纏繞時應由下向上進行。
保溫管道穿越墻體或樓板時,保溫不得間斷;管道的支、吊、托架必須設置于管道保溫的外部,在穿過支、吊、托架處,應鑲以墊木避免形成“冷橋”
安裝工序
*步:地面找平
第二步:分集水器安裝
第三步:邊角保溫板沿墻粘貼
第四步:在找平層上鋪設保溫層
第五步:鋪設鋼絲網
第六步:將加熱管用管卡固定保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