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科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概況
醫院是一家社區衛生服務站,醫院排放出兩部分污水即:醫療污水、生活污水。根據政府及環保部門的要求,為保護環境,治理污染,樹立良好的醫院形象,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醫院污水主要含有機物、氨氮及大腸菌病原體等污染物。此廢水若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將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該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高,易于腐化,一經腐化就能發臭,使水體變黑,且為造成病原體的擴散和傳播,危害人的健康。而生活污水含有氨氮等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二、專科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設計依據
⑴*及地方有關部門下達的治理要求
⑵《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五號)
⑶《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根據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修正)
⑷《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1989年7月12日國家批準1989年7月國家環保總局令第1號發布)
⑸《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令第253號)
⑹《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JGJ49-88
⑺《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1997年版)
⑻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委員會標準《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CECSO7:88;
⑼2003年12月國家環保總局《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
⑽《部門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
⑾《民用建筑工程污水設計措施》
⑿《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三、 設計原則和思路
⒈采用技術*,運行穩定可靠,投資小,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的處理工藝,確保污水經治理后達到2006年1月1日即將實行的《部門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相關要求。
⒉盡可能利用醫院現有的場地條件,合理布局,使構筑物與環境協調*。
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并結合具體情況,合理的確定各種設計參數并對該參數做出合理分析。
⒋嚴格按照醫院對污水處理站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實施。
⒌兼顧手動和自動控制,以便工人操作、簡化管理和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⒍采用新材料、新產品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并考慮一次性投資,關鍵設備考慮備用和應急。
⒎污水處理站要求做到設備維修容易、施工方便、工期短。
四、設計范圍
⒈污水處理站工藝設計
⒉處理站土建構筑物設計
⒊設備與材料的選型
⒋配套電器控制設計
⒌非標件設計。
五、設計規模、水質及排放標準
⒈污水水質分析
醫院污水水質類似于生活污水,但成份復雜。如消毒劑,來自化驗、檢驗、手術等各科室的重金屬、有機試劑,以及可能的放射性同位素等。作為醫院,其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和多種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它們在環境中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時間較長,若未處理或處理不當即排入水體或用于灌溉,將會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⒉污水處理規模
本方案醫院污水處理規模按Q=5.0m3,每天運行20h設計,時變化系數:K=2.0每小時處理0.5m3污水。
⒊污水水質
據《建筑給排水設計手冊》及2003年12月國家環保總局《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擬定該醫院污水水質如下:
CODcr(mg/L) BOD5(mg/L) SS(mg/L)氨(mg/L) 糞大腸桿菌(個 /L)
污水濃度 150~300 80~150 40~120 10~50 1.0×106~3.0×108
平均值 250 100 80 30 1.6×108
⒋排放標準
根據2003年12月國家環保總局《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的精神,參考國家環保部門要求,治理后2006年1月1日即將實行的新版《部門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相關要求。即:
CODcr(mg/L)BOD5(mg/L)SS(mg/L)糞大腸桿菌(個/L) 氨氮 余氯
污水濃度 60 20 20 500 15 3-10
六、污水處理工藝設計
⒈處理工藝選擇
由于醫院污水與城市污水水質類似,比單純的生活污水水質濃度要低,可生化性強,同時要考慮到去除氨氮,擬采用國家環保總局*的生物接觸氧化法進行處理,該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有機污染,已在實際中*使用,工藝比較成熟。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結合的生物膜法,曝氣濾池中填充填料,采用羅茨風機曝氣,經曝氣的污水流經填料層使填料表面長滿生物膜,微生物部分固著、部分懸浮,污水和生物膜接觸,在生物膜的生化作用下,污水得到凈化,生物接觸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
⒉污水污泥處理工藝說明
⑴污水預處理:本方案采用水解酸化池作為預處理,調和水質水量,為下級處理創造有利條件。
⑵污水強化處理:混合接觸氧化曝氣池,斜沉淀池作為二級強化處理,*去除有機污物、懸浮物。
⑶污水后續處理:采用二氧化氯滅菌法,殺滅病毒細菌。
⑷污泥處理:本方案包括污泥的脫水與滅菌。
⒊ 處理流程
(詳細流程見圖紙)
⒋工藝流程說明
醫院污水經過格柵后自流入調節水解池,用污水泵將污水提升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順序自流入二沉池和接觸消毒池后達標排放。
⒌處理工藝特點
⑴該工藝是國內污水處理較*、成熟的處理工藝,能保證污水處理穩定達標。
⑵該工藝流程簡潔明了,處理效果穩定且操作維修方便。
⑶該工藝采用生化池污水一次提升,節省動力消耗,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
⑷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具有較高的容積復負荷,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對沖擊負荷和水質變化的耐受性較強,運行穩定,管理方便。
⑸水力條件較好,能很好的向生物供氧,形成穩定的生物系統。
⑹生物接觸氧化法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小,建設費用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