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設備采用國家*工藝,集高效、穩定、質量于一身,性價比高,型號全,顏色多,有玻璃鋼、碳鋼、不銹鋼、亞克力等各種結構,有微動力、AO工藝、A2O、接觸氧化、生化工藝、生化法、活性污泥法等各種工藝,無論您想要什么樣的污水處理設備,一辰環保公司都可以給您解決,我們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上門安裝工作,您也可以來我們的工廠實地考察!
前言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得到重視,而作為我國zui主要的環境問題,水污染問題一直是政府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投入巨資用于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與處理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當前的污水處理設備依賴于完善的排水管網和雄厚的資金支持,對于城市排水管網不能覆蓋的生活小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廣大農村、小城鎮地區以及需要對特定污水進行單獨處理的機構單位的污水處理來說就顯得不是很適合。小型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因其埋于地下,不占用土地資源,沒有臭味,投資省,噪聲低,不產生二次污染,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的特點彌補了這一缺陷,為小規模生活污水的處理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廣元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供應價格與使用場景
污水處理設備主要適用于住宅區、農村鄉鎮、高速公路服務區、賓館、飯店、醫院、療養院、學校、商場、船舶碼頭、車站、機場、工礦企業、旅游景點、別墅區、風景區等生活污水處理或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類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方法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參數計算,BOD5按200mg/L設計,全套設備均可埋設于地下,故亦稱“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廣元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供應價格與技術特點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是指將污水處理設施中的主體構筑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處理技術。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由以下特點:
1.占用空間少。在一體化污水處理廠(站)設計中,考慮到地下空間和投資的限制,構筑物設計都比較緊湊技術上也盡量采用占地面積小的處理工藝。地下污水廠不需要考慮綠化帶及隔離帶等要求,故占地面積較小。如日本神奈川縣葉山鎮地下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僅是地上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的1/3.
2.噪音污染小。地下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處理設備均位于地下,許多機械的震動和噪聲對地面建筑和居民基本沒有影響,有效地防止了噪聲對周圍居民工作生活的影響。
3.環境適應能力強。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用在各種不同環境中,在地理氣候差異較大的中國南北都能適用,環境適應性強,且設備損耗較于地面污水處理設備小,經久耐用,有著良好的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
4.節省土地資源。地下污水處理廠由于只有部分輔助構筑物建在地面上,占用土地資源很少,節省了城市開闊空間,不會使周邊土地貶值,對于周邊土地開發沒有不利影響,對于*的城市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地下污水處理廠上部價值也很高,可以用于綠化、公園等公益事業,也可用于商業開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地下污水處理廠僅僅辦公室,職工活動中心部分車間及能量生產占位于地面,節省下來的用地規劃了一處居民區,修建了一座8層住宅,總建筑面積達到15萬m2,可容納3500人居住。
5.溫度較恒定。地下污水處理廠由于處于地下,除受進水水質的影響外,今本上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地下常年溫差相較于地面溫差要小,有利于各種生物處理工藝的運行。
6.臭味污染小。由于處于地下全封閉管理,地下污水處理廠可以對產生的臭氣進行全面處理,對環境和周邊居民生活不產生任何影響。英國的伊斯特本新奇地下污水處理廠雖然位于繁華的街道與海灘之間,但未對本區自然景觀及居民生活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與排污泵安裝工藝
1、泵類設備安裝必須按施工圖和設備隨機文件要求施工。
2、泵安裝前,應檢查泵的安裝基礎的尺寸、位置和標高,并用紅色油漆作出標識。
3、出廠時已裝配并調整完善的部件、組件一般不得拆卸,確需拆卸的要在供貨商現場代表指導下進行。
4、整體出廠的泵在保證期內,其內部零件不宜拆卸。
5、對于整體安裝的泵,縱、橫向水平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6、泵的找正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驅動機軸與泵軸、驅動機軸與變速器軸和變速器軸與泵軸之間以聯軸器連接時,兩半聯軸器的徑向位移,端面間隙、軸線傾斜應符合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的規定。
②若驅動機軸與泵軸以皮帶連接時,兩軸的平行度、兩軸的偏移應符合現行標準的規定。
7、泵找平后底座用無收縮砂漿灌漿。
8、泵的試運行應在生產廠家指導下會同業主進行。應符合下列要求:轉向正確、壓力、流量應正常;電流不應大于額定值,安全保護裝置及儀表均應安全、正確、可靠,出水管應無異常振動。
9、無論何種泵的安裝必須符合施工圖要求和設備隨機文件的技術規定.若無規定,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的規定以及《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5-98)的規定。
質量標準
(1) 軌道的實際中心線對起重機梁的實際中心線位置偏差不應大于l0mm。
(2) 軌道的實際中心線對安裝基準線的水平位置偏差不應大于5mm。
(3) 起重機軌道跨度的允許偏差為ΔS:
ΔS=±[3+0.25(S—10)](mm)
式中 S——起重機軌道跨度(m)。
(4) 軌道頂面對其設計位置的縱向傾斜度不應大于1/1000;每2m測一點,全行程內高低差不大于10mm。
(5) 軌道頂面基準點的標高相對于設計標高的允許偏差為±10mm。
(6) 同一截面內兩平行軌道的標高相對差不應大于10mm。
(7) 軌道接頭高低差及側向錯位不應大于1mm,間隙不應大于2mm。
(8) 鋼軌應與彈性墊板貼緊。當有間隙時應在彈性墊板下加墊板墊實,墊板的長度和寬度均應比彈性墊板大10~20mm。
(9) 橋架組裝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主梁上拱度(F)允許偏差 -0.1F≤F≤+0.4F。
F=S/1000(mm)
式中 S——起重機跨度(mm)。
2) 橋架兩對角線相對差不大于5mm。
3) 小車跨端軌距允許偏差為±2mm,跨中軌距允許偏差在+1mm與+5mm之間。
4) 同一截面上小車軌道高低差不大于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