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王倩
- 電話:
- 86-021-39529830/31
- 手機:
- 15308020014
- 傳真:
- 86-021-39529829/39-8007
- 地址:
- 上海嘉定區嘉涌路99弄6號713
- 個性化:
- www.qidong-sh.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你知道嗎?原來SMC無桿氣缸體拆解全解析,從頂到底的細節揭秘
SMC無桿氣缸作為一種先進的驅動裝置,其工作原理且結構緊湊。它主要通過磁力或機械接觸來實現活塞與外部執行機構的同步運動,從而轉化氣體的能量為機械能。
一、SMC無桿氣缸分為磁偶式和機械接觸式兩種。磁偶式無桿氣缸在活塞上安裝一組高強磁性的磁環,通過磁力作用與外部磁環耦合,實現活塞與外部執行機構的同步移動。而機械接觸式無桿氣缸則在缸筒軸向開槽,活塞在槽上部移動,與外部執行機構直接相連。
二、結構特點
SMC無桿氣缸的最大特點是節省安裝空間,活塞兩邊相同,驅動力均勻。此外,其結構緊湊,密封性能好,適用于對環境清潔度要求較高的場合。磁偶式無桿氣缸在高速、高負載時可能會出現內外磁環脫開的情況,因此需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擇。
三、應用場景
SMC無桿氣缸廣泛應用于制造業、汽車工業和機械制造等領域。在自動化生產線、裝配工序、發動機氣門控制、剎車系統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使其能夠精確控制執行機構的運動,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前 言
目前在工程領域,氣壓傳動的系統壓力一般在0.4 ~0.7MPa的范圍內。如此低的系統工作壓力,往往會造成在要求輸出力較大的場合,氣壓缸直徑及整個裝置的體積很龐大,讓人無法接受。采用剛性好、空間利用率高的無桿活塞氣壓缸,并利用機械增力機構的力放大作用,對氣缸活塞的輸出力進行放大,可以在系統壓力受限制及氣缸直徑一定的條件下,得到相對大得多的輸出力,從而實現氣壓傳動與機械傳動技術上的優勢互補 。
一、SMC無桿氣缸缸的分類
1、SMC無桿氣缸活塞通過磁力帶動缸體外部的移動體做同步移動。
它的工作原理:在活塞上安裝一組高強磁性的磁環,磁力線通過薄壁缸筒與套在外面的另一組磁環作用,由于兩組磁環磁性相反,具有很強的吸力。當活塞在缸筒內被氣壓推動時,則在磁力作用下,帶動缸筒外的磁環套一起移動。氣缸活塞的推力必須與磁環的吸力相適應。
在SMC無桿氣缸缸管軸向開有一條槽,活塞與滑塊在槽上部移動。為了防止泄漏及防塵需要,在開口部采用不銹鋼封帶和防塵不銹鋼帶固定在兩端缸蓋上,活塞架穿過槽地,把活塞與滑塊連成一體。活塞與滑塊連接在一起,帶動固定在滑塊上的執行機構實現往復運動。
是在SMC無桿氣缸缸筒的一部分設置切口,外部的滑塊和活塞接合動作。切口部分使用密封帶,從內側進行密封,構成氣缸容器。滑塊部分密封帶向內彎曲,由于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密封帶及活塞密封圈有必要進行保護,因此安裝防塵密封條。由于在構造上無法密封,平時有微量的泄露。使用速度在80~100mm/s到高速,可以使用氣緩沖或是液壓緩沖器。
二、斜楔串聯力放大機構的夾緊裝置
可以看出,在氣壓缸的無桿活塞中間做出一個矩形孔1,與杠桿連接的滾輪1以適當的間隙嵌入矩形徑向孔1中。當換向閥處于圖示左位狀態時,壓縮空氣進入氣缸左腔,右腔內的壓縮空氣釋放,無桿活塞向右運動,帶動滾輪1向右運動,同時,滾輪2帶動雙面斜楔向右運動,從而推動右邊的壓緊斜楔夾緊右邊的工件 。
右邊的工件被夾緊時,左邊的壓緊斜楔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處于最高位置,即工件松開位置。所以,在對右邊工件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可以對左邊的工件進行裝卸。而當右邊的工件加工完畢后,使換向閥切換到右位工作狀態,壓縮空氣進入氣缸右腔,滾輪1向左運動,由滾輪2帶動雙面斜楔向左運動,推動左邊的壓緊斜楔夾緊左邊的工件,同時松開了右邊的工件。亦即,當對左邊工件進行加工時,可以對右邊的工件進行裝卸。
由于裝卸時間與加工時間重合 ,因而較一般的夾具明顯提高了生產效率。若加工過程時間較長時,可將斜楔機構的楔角設計在自鎖范圍內,這樣,在加工過程中可對氣缸停止供給壓縮空氣,有利于延長氣缸的使用壽命,以及進一步節能。
結 語
由無桿活塞式氣壓缸為驅動元件,利用杠桿一雙面斜楔機構進行力放大的高效夾具 ,技術功能較為完善,綠色環保,高效節能,可以廣泛應用于需要較大夾緊力且結構尺寸受限制的場合,并且能夠克服氣壓傳動系統壓力低而導致夾緊力小的缺點,可代替容易產生污染的液壓傳動夾具,能較好地適應現代制造技術向綠色化與可持續方向發展的潮流。
氣缸體拆解的探索
在深入了解氣缸體拆解的過程中,我們將一起了解各個關鍵零部件的詳細情況。從氣缸蓋到曲軸,每一個部件都有其的功能和拆解步驟。通過全面的拆解,我們將能夠更清晰地理解氣缸體的工作原理和構造。
氣缸體結構概覽:零部件及其位置
在探索氣缸體拆解的旅程中,我們首先需要鳥瞰其整體結構。氣缸體上布置著眾多關鍵零部件,每一部分都承擔著的功能。通過了解這些零部件的分布與位置,我們將為深入拆解奠定堅實基礎。
1—O形圈(節溫器殼體到冷卻液泵);
2—節溫器殼體;
3—螺栓(節溫器殼體到氣缸體);
4—節溫器密封;
5—節溫器罩;
6—O形圈(節溫器到冷卻液管);
7—連桿螺栓;
8—連桿大頭軸瓦蓋;
9—連桿大頭軸瓦(上);
10—連桿大頭軸瓦(下);
11—連桿;
12—活塞;
13—油環;
14—第二道氣環;
15—第一道氣環;
16—氣缸套;
17—排氣螺栓;
18—冷卻液管排氣螺栓的密封墊圈;
19—冷卻液管;
20—螺釘(冷卻液管到氣缸體);
21—氣缸蓋襯墊;
22—螺栓(節溫器罩到節溫器殼);
23—氣缸體;
24—O形圈(冷卻液泵到氣缸體);
25—螺栓(冷卻液泵到氣缸體);
26—螺釘(冷卻液泵到氣缸體);
27—冷卻液泵;
28—定位銷(冷卻泵到氣缸體);
29—定位銷(氣缸體到氣缸蓋)。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探索SMC無桿氣缸體的拆解之旅,這次聚焦于曲軸、油底殼和油泵的拆解。在拆解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眾多零部件,它們各自承擔著特定的功能,共同構成了發動機的復雜系統。通過深入了解這些零部件的分布與位置,我們將能夠更全面地理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與構造。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索SMC無桿氣缸體的拆解細節
特別是曲軸箱(氣缸體下部)上的各個零部件及其位置。這一環節將為我們揭示發動機內部構造的更多奧秘,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入探索氣缸體的拆解細節
聚焦于曲軸箱(氣缸體下部)上的各個組件及其位置。這一環節將進一步揭示發動機內部的精妙構造,助力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接下來,我們將轉向氣缸蓋及其相關拆解零部件的探討
這一部分將進一步揭示發動機的內部構造,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氣缸蓋及其相關拆解零部件。
這一部分將進一步揭示發動機的內部構造,為我們理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提供更深入的視角。
接下來,我們將一起拆解凸輪軸、火花塞蓋以及進氣歧管,這些部件的拆解將進一步揭示發動機的內部工作機制,為我們深入理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提供寶貴的視角。
凸輪軸正時帶機構拆解部件詳解
在深入探索SMC無桿氣缸內部工作機制的過程中,我們接下來將詳細拆解凸輪軸、火花塞蓋以及進氣歧管等關鍵部件。這些部件的細致拆解,將為我們揭示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提供重要的視角。在拆解過程中,我們將詳細展示各個部件的名稱和功能,包括螺栓、火花塞蓋、機油加油口蓋等,以及它們在發動機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我們還將探討凸輪軸位置傳感器、進氣歧管與氣缸蓋之間的連接方式和襯墊,以及各種通氣軟管和彈簧夾箍等部件的安裝和作用。通過這些拆解步驟的詳細展示,我們將能夠更全面地理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和各個部件的協同作用。
凸輪軸正時帶機構的拆解零部件詳探
在深入剖析發動機內部構造與工作原理的過程中,我們進一步聚焦于凸輪軸正時帶機構的拆解。這一環節將涉及到眾多關鍵零部件的細致拆解,包括凸輪軸、正時帶輪、正時帶等。通過這些部件的逐一拆解,我們將能夠更清晰地看到發動機內部的工作狀態,從而深入理解凸輪軸正時帶機構在發動機中的核心作用。同時,我們還將探討這些部件的安裝順序、連接方式和功能,為發動機的維修與保養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1—螺釘(連接正時帶前上蓋與正時帶后上蓋);
2—正時帶前上蓋;
3—正時帶;
4—螺栓(將正時帶張緊輪固定至氣缸蓋);
5—正時帶張緊輪;
6—螺栓(連接凸輪軸帶輪與凸輪軸);
7—墊圈(置于凸輪軸帶輪與凸輪軸之間);
8—進氣凸輪軸帶輪;
9—正時帶后上蓋;
10—螺釘(將正時帶后上蓋固定至氣缸體長端);
11—螺栓(將正時帶后上蓋固定至氣缸體短端);
12—排氣凸輪軸帶輪;
13—正時帶前下蓋密封;
14—正時帶前下蓋;
15—螺釘(將正時帶前下蓋固定至機油泵);
16—曲軸正時齒輪;
17—螺釘(連接正時帶前下蓋與正時帶前上蓋);
18—螺栓(將正時帶張緊輪限位拉線固定至氣缸蓋);
19—曲軸帶輪減振器;
20—曲軸帶輪螺栓及其墊圈;
21—正時帶前上蓋密封。
接下來,我們將目光轉向排氣歧管及其相關拆解零部件的探討。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探討排氣歧管及其相關拆解零部件的詳細情況。
1—排氣歧管至氣缸蓋襯墊;
2—排氣歧管至渦輪增壓器螺母;
3—排氣歧管本身;
4—排氣歧管至渦輪增壓器襯墊;
5—渦輪增壓器至排氣歧管螺栓;
6—渦輪增壓器至排氣歧管螺母;
7—渦輪增壓器本身;
8—排氣歧管至氣缸蓋螺母。
SMC無桿氣缸這一不銹鋼制結構部件,匯集了四個獨立的分支,最終融合為一個法蘭。而加熱型氧傳感器,則被精心安置在渦輪增壓器之后的前排氣管以及排氣系統前段上。
在裝配過程中,排氣歧管的法蘭會通過四個雙頭螺栓和螺母與渦輪增壓器的進口法蘭相連接,同時輔以金屬襯墊以確保密封性。此外,排氣歧管自身也用五個雙頭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氣缸蓋上,波紋形金屬襯墊則在其中起到密封作用。
當渦輪增壓器的出口法蘭與排氣系統前排氣管的法蘭相結合時,它們會通過三個螺母進行固定,并再次利用金屬襯墊來確保連接的緊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