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電起痕試驗原理試驗機是按要求進行蝕損的測量:
1、耐電痕化指數對于材料和制造部分的質量控制作為一種可接受判斷標準的一種方法,相比電痕化指數主要用作材料基本特性和性能比較。試驗結果不能直接用于估計電氣設備設計時安全爬電距離.
2、通過本實驗,可以鑒別用于潮濕環境下工作電氣設備上的原材料耐電痕化性能是差,一般還是優良。為評定戶外使用材料的性能,要求采用更嚴酷的*試驗,采用較高電壓和大量試樣(IEC60587斜板試驗),其他試驗方法如斜板法可從本標準給出的滴定試驗按不同順序排列材料。
3、電痕化:在電應力合電解雜質的聯合作用下,固體絕緣材料表面和/或內部導電通道逐步形成。
4、電痕化失效:導體部分間由于電痕化絕緣失效,目前試驗,由于至少0.5A,持續2s電流通過試樣表面和/或試樣內,電痕化通過已過一過流裝置動作顯示。
5、電蝕損:由于放電作用使電氣絕緣材料產生耗損。
6、空氣電弧:試樣表面上電極間產生的電弧。
7、相比電痕化指數:5個試樣經受50滴液滴期間未電痕化失效和不發生持續燃燒時的大電壓值,還包括100滴試驗時關于材料性能敘述(11.4)注:CTI判斷標準可要求關于蝕損程度敘述。在試驗時,允許材料非持續燃燒不導致失效,但是除非考慮其他因素更為重要,否則材料發光不燃燒是shouxuan 因素,見附錄A。
漏電起痕試驗原理試驗機:
1、被支撐試樣上表面幾乎為水平面,兩電極間施加一電應力,電極間試樣表面經受連續電解液滴,直到過電流裝置動作,或發生持續燃燒或直到試驗通過。
2、每一試驗是短期的(少于1h),多50滴或100滴,電解液大約為20mg,間隔30s滴下,試樣表面鉑金電極間距為4mm。
3、試驗時,電極間施加100V~600V交流電壓。
4、試驗過程中試樣也可能腐蝕或變軟,因此允許電極陷入試樣,試驗時,同時報告通過試樣形成的洞以及洞的深度(測量試樣厚度),可用更厚的試樣重測,試樣大厚度為10mm。
5、通過電痕化導致失效,所需液滴數通常隨施加電壓降低而增加,低于臨界值時,電痕化不再發生。
鉑金電極:
1、應使用小純度為99%的鉑金電極(見附錄B),兩電極應有一矩形橫截面(5±0.1)mm*(2±0.1)mm,有一30°±2°斜面,斜面的刃近似為平面,約0.01mm~0.1mm寬。
2、建議每次試驗后用機械方法再研磨電極的刃,確保電極保持所要求的公差,特別是對于斜面和角。
3、在水平放置的試樣待測光滑平面上,兩電極面垂直相對,電極之間成60°±5°角,電極間相距應為4.0mm±0.1mm。用一薄的矩形金屬滑規檢驗電極間距,電極應能自由移動,每一個電極施加于試樣表面的力,在試驗開始時應為1.00N±0.05N。應設計成試驗時其壓力盡可能保持不變。
4、在某些材料上單獨試驗,電極陷入深度較小,電極壓力通過彈簧產生,然而在一般用途設備上靠重量產生壓力。注:大多數,但不是所有設計裝置,如果試驗時由于試樣軟化或腐蝕,電極產生移動,導致電極刃產生電弧及電極間距改變,間距改變的程度和方向將取決于電極中心相對中心相對位置和電極與試樣的接觸點,這些變化很大程度取決于材料,但不是決定性的,內部裝置設計的差異導致結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