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國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制藥廠污水處理設備
制藥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一般采用A/O法作為制藥廢水處理工程中的傳統工藝,能保證處理效果并可降低運行 費用,同時配合物化(1)—厭氧生化—好氧生化—物化(2)四級處理工藝,經處理后各項 考察指標均可達到排放標準。下面具體介紹制藥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及工藝流程圖:
制藥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請參照上圖制藥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1、VB1廢水首*入VB1調節池。在前段設人工清渣格柵,截留大塊污染物與SS,保證水泵及管路系統的正常工作。格柵斜放在污水流經的管渠上,位于抽水泵之前。調節池用于調節廢水的水質和水量以便后續生物處理設備正常工作,保證穩定而高效的處理效果。池底設穿孔管鼓風曝氣,氣水比為3:1(可視需要加以調節),起混合勻質作用。出水通過液位控制離心泵提升至VB1反應池,高位啟動,低位停止,超高、超低位報警。
2、在VB1反應池內投加混凝劑*、氫氧化鈉和石灰乳,采用攪拌機攪拌,池內設PH在線監控系統,控制PH在10~11,出水用氣動隔膜泵送入壓濾機。壓濾機出水自流入PH調整池。PH調整池設攪拌機和PH計,投加氫氧化鈉和硫酸,控制PH~11,出水自流入集水池(1)。集水池(1)出水用泵提升至氨吹脫塔。
3、由于VB1廢水中氨氮含量*,對后續生化處理中的微生物具有較大的抑制和毒害作用,因此決定采用空氣吹脫法+化學沉淀法對廢水中的氨氮進行針對性的處理。VB1廢水通過氨吹脫塔將廢水中的游離氨吹脫出來,出水自流入MAP反應沉淀池,投加氧化鎂、磷酸鈉和硫酸,廢水中氨氮和Mg2+、PO43-反應生成MgNH4PO4·6H2O沉淀物(簡稱MAP),控制投加量Mg:N:P=1.3:1:1,控制PH~9,確保反應*。MAP沉淀物具有較高的肥效性,可用于苗圃施肥,實現廢物資源化。MAP反應沉淀池出水自流入VB12調節池。
4、VB12調節池用于接納VB12廢水和MAP反應池出來的VB1廢水。在VB12調節池前部設人工清渣格柵,截留大塊污染物與比重較大的砂石,保證水泵及管路系統的正常工作。格柵斜放在污水流經的管渠上,位于抽水泵之前。調節池用于調節廢水的水質和水量以便后續生物處理設備正常工作,保證穩定而高效的處理效果。池底設穿孔管鼓風曝氣,氣水比為3:1(可視需要加以調節),起混合勻質作用。出水通過液位控制離心泵提升至VB12反應沉淀池,高位啟動,低位停止,超高、超低位報警。
5、在VB12反應沉淀池前段反應區投加混凝劑*和PAM,采用攪拌機攪拌,內設PH在線監控系統,控制PH:7~8,出水自流入集水池(2)。集水池(2)出水用泵提升至厭氧反應池(UASB)。
6、利用厭氧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將部分有機物轉變為CH4和CO2等氣體,提高廢水可生化性,減少后續單元構筑物處理難度。控制溶解氧<0.2mg/L,厭氧出水自流入沉淀池,沉淀污泥部分回流至厭氧池,剩余部分回流污泥濃縮池。沉淀池出水自流入曝氣池。
7、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進一步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池內設微孔曝氣,控制溶解氧2~4mg/L,出水自流入二沉池,沉淀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氣池,剩余部分回流污泥濃縮池。
8、在濃縮池中通過微生物的內源呼吸作用實現污泥的穩定化,減小污泥的體積(減小70~80%)、降低污泥的揮發水分含量,使污泥不發生腐化而有利于污泥的zui終處置和污泥的利用。物化污泥和生物剩余污泥經污泥濃縮池濃縮后,通過氣動隔膜泵送入壓濾機脫水。濾液回流VB1調節池,泥餅外運處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