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在其一篇題為《中國購買4個核電機組,美一官員提出批評》的文章中說,中國購買美國的核技術還會引發美國國內的安全擔憂,特別是此事發生在美國國會去年拒絕批準中海油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之后。中美簽署核電機組諒解備忘錄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
該報說,然而,由博德曼這樣的*政府官員來宣布這項交易可以減少反對之聲,至少可以減少國會中共和黨議員們的反對,這些人應該是在對華技術轉讓問題上zui直言不諱的人。美國的政界人士可能不會立即公開批評這項交易,原因是這項核技術轉讓交易與美國*長亨利·保爾森勸說中國加快貨幣升值步伐的努力之間有著不言而喻的。
美國能源部長塞繆爾·博德曼與中國國家*主任馬凱16日在北京簽署了一份關于核電機組的諒解備忘錄。美國《紐約時報》稱,這項交易一方面表明*仍非常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引發華盛頓的擔憂,即美國正把自己在各行業的競爭優勢逐一賣出。
雖然中美雙方均未宣布這項交易的具體合同金額,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其總價值約為50億至80億美元。對此,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委員邁克爾·韋塞爾表示了擔憂:“他們似乎正在做著其它公司已經做過的事情,那就是轉移的技術。”他說,類似的交易損害了美國的長遠利益,但卻顯而易見地使中國獲益。中國公司去年已經從西方公司購得多項技術,包括飛機組裝、轎車設計與發動機制造等等。
西屋公司總裁特里奇在一份聲明中說,占該合同總價一半的工作將在中國完成,盡管如此,這項交易還是會為美國提供5000個工作崗位,涉及設計、工程、制造等多個領域。然而,特里奇還說,這項交易可能會使中國將來在建設核電機組時不再需要那么多外國的。
博德曼在簽約儀式上說,“中國人的要求很高”。但他并未明確表示他所指的是過去常常成為談判關鍵點的技術轉讓范圍問題還是其它問題。西屋公司的發言人說,該公司多年來成功地為法國提供了這項技術,并且相信該公司能恰當地處理對中國轉讓該技術的問題。
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的另一位委員托馬斯·唐納利說,對中國而言,民用核反應堆的軍事價值微乎其微,中國更關心的是將核彈頭小型化并提高導彈技術。
西屋公司在競標中擊敗了法國阿?,m集團和俄羅斯原子能建設出口公司。中國未接納通用電氣公司進入競標,因為該公司所提供的不是壓水堆。
西屋公司及其競爭對手可能還會有機會繼續獲得訂單。能源機構上月預測,到2015年,中國的核發電能力將提高9000兆瓦,達到15000兆瓦。前天宣布購買的4個核電機組將于2013年建成,屆時,每個核電機組的裝機容量將達到1100兆瓦。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