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政策
2018年4月,正式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全面開啟以數據為重要載體的教育信息化發展升級新征程。教育政府及教育機構在采用教育信息化產品時,數據安全將成為重要的考量點和評估指標。教育信息化相關標準制定單位,也將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作為核心內容納入標準。
什么是校園大數據 ?
校園大數據,是指在整個校園教育活動過程中產生的,通過強大軟件系統根據校園教育需要采集,用于校園教育發展并創造巨大潛在價值的數據集合。
校園大數據解決什么問題?
實現各業務系統和數據中心平臺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提供統一、規范、準確、實時的數據服務。
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管理機制,系統越多、與“人”相關的數據就越多,要全面獲取這些數據難度就越大。隨著信息技術不斷融進校園建設、管理和發展中,不但能夠提高校園管理質量,還能提高校園教學質量,解決傳統教育無法解決的事情.
在具體的應用方面,即數據分析體系搭建上,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 數據中心
打破數據孤島,以80%的通用性對接現有的校園業務系統,整合教務處、 學生處、圖書館等部門的業務數據,同時對整合后的數據進行清洗、管理 與隱私保護,形成標準化的校園數據。 - 應用中心
提供隱私化的數據認證接口與大數據算法服務,而且整合如學生畫像、教師 畫像等多樣化的校園管理應用,并不斷橫向擴展,形成“一平臺、多應用” 的服務體系。 - 運維中心
采集系統應用日志以及機器數據并為其建立索引,構建強有力的搜索、分析 和可視化能力,以提供日常運維支持。
遵循“*性、實用性、開放性、標準化、可靠性、穩定性、可擴展性、易升級性、安全性、保密性、易維護性、可管理性”的設計原則。
- 基礎信息數據的快捷及時查詢
例如:學生基本信息、成績詳情;教職工基本信息、工資信息、工課時 信息;食堂消費詳情;科研項目經費查詢;學校資產查詢。 - 通過數據進行針對性預警,并輔助教務決策
例如:一卡通消費-學生安全預警;學生成績-畢業預警; 教師工課時長-教師KPI預警;食堂消費-輔助貧困生決策。 - 通過數據對學校管理進行分析
例如:教學質量評估分析;圖書館借閱分析;食堂消費分析; 科研項目分析。 - 對學生、教職工進行多維度分析,生成人物畫像
例如:學生畫像:課程成績;圖書館借閱情況;一卡通消費;宿舍 時間;上網分析;可據此引導學生更好地規劃各自的學業和就業方向
以師生為導向,通過數據分析,對學校不合理流程進行優化,從而實現真正的智慧校園 例:管理流程耗時分析;圖書借閱優化; 等等
校園大數據集合
統一標準、統一數據,是規范相關流程、數據、信息的基礎工作 按照國家標準代碼、和高校行業標準 配合學校標準代碼進行整體系統編碼
校園大數據分析展示
校園大數據如何實施
應用對象:主要面向校園信息化部門的教務,學工,辦公,后勤等系統進行信息化大數據共享建設。
校園大數據建設步驟
- 建立校園大數據系統
由專業的大數據系統設計開發單位將校園已有的管理系統和校園已籌建的數據庫搭建 相應的平臺,通過數據抽取與集成->數據分析->數據展示,促進數據系統的成立,精準預算校園資源整合的成本,從而促進學院之間、學科之間等信息化的建立。 - 加強相關人員的信息化素質培養
加強管理人員信息化知識的技能培訓。 - 建立決策支持系統
數據整理完整后建立相關決策系統.應確立數據的開放共享機制。只有匯聚起來,才可能形成大數據。
校園大數據應用示例
- 學習行為分析
學生的每一個學習行為變為了可能,學生在回答一個問題時用了多長時間,哪些問題被跳過了, 用這些學生學習的行為檔案創造適應性的學習系統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 就業預測
將學生就業模型涉及到的 信息、所投公司當年的招聘計劃、歷屆學生在所投公司的表現等眾多的信息進行收集。 - 學科規劃
對招生、教學質量和就業進行分析;充分收集各學科的教學狀態數據、科研項目數據、前沿發展動態等信息,從而分析學科建設存在的不足,確定學科未來發展的方向,發掘出潛在的具有視野的學科帶頭人。 - 心里咨詢
論壇、微博等平臺上每天都會產生由評論、帖子、留言等數據收集建立師生思想情感模型,心理輔導。 - 學校管理
常熟理工學院重視利用數據推進學校科學管理決策,管理者及師生中培養與建立“拿數據說話”習慣。 - 校友聯絡
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大大提校園友數據收集的效率,為以后利用校友資源提供良好基礎。 - 智慧后勤
食堂刷臉支付,卡路里測算、營養成分報告,一鍵轉化為食材采購數據。學生宿舍,智能教室監測、自習室內人數、光照強度、室內溫度, 自動 調節燈光溫度,達到節電。污水處理年節水約7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