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汽車鋰電池正邁入大規模制造時代。鋰電池生產的成本、技術、制造等水平,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成本、續駛里程和性能,是掣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部件。”
? 項目背景
目前,鋰離子動力電池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應用廣泛。電芯是一個電池系統的最小單元,是車用動力電池的基本結構。電芯的制造是需要經過制漿、涂布、冷壓、分切、卷繞、烘焙、注液、化成、二次注液等等一系列精密復雜的過程,最后通過激光焊接工藝將頂蓋蓋板與電芯外殼密封。
(動力電池工藝流程圖)
在上述流程中,電芯頂蓋板焊接作為封口焊接流程的重要一環,關系到鋰電池能否安全穩定工作,相關焊接質量問題不容小覷,容易受到激光功率、保護氣體以及產品材質等因素影響,極易發生爆點、焊坑、孔洞、斷焊、漏焊、翻邊等缺陷,嚴重的焊接缺陷會造成漏液、短路等安全事故。
(電芯頂蓋板結構圖)
?項目優勢
華漢偉業以自研算法優勢解決頂蓋焊接檢測的痛點難點,通過曲面缺陷抽取技術,進而高效分析捕捉爆點、焊坑、孔洞、斷焊、漏焊、翻邊等問題,能夠穩定檢測出小于0.1mm的針孔,避免電解液滲漏、接觸不良或其他焊接不良引發的質量問題,利用數據樣本自適應擴充訓練技術,縮短模型訓練時間的同時,通過算法的作用提高了檢測的效率和準確率。
華漢偉業使用3D+iSense AI檢測技術進行質量檢測,主要采用結構光技術靜態拍攝,避免了機械移動所引入的誤差,對圖像進行處理后,通過三維圖像的高度信息精準定位缺陷位置,基于點云的缺陷檢測,根據不同類型缺陷的物理形態,提出針對性的缺陷檢測算法,基于深度學習,對獲得的缺陷數據進行復判。
?項目檢測結果
華漢偉業將3D和AI技術深度融合,可將爆點、焊坑、孔洞、斷焊、漏焊等缺陷明顯區別出來,靈活性強,精確度高,可實現掃描速度200mm/s,檢測時間4.5s。實現現場誤檢率≤1%,漏檢率為0%,各個實施現場良率指標達到99.5%以上,受外界環境影響小,真正實現缺陷檢測無人化,降低由于目檢人員的主觀意識導致的缺陷過漏殺,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未來,華漢偉業將與鋰電行業繼續共同發展,將機器視覺能力進一步賦能到鋰電生產過程中,幫助鋰電企業精準品控實現項目落地,為新能源鋰電行業安全、高效、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助力鋰電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