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結構要求:
(1)導體:采用多股細圓形銅線絞合成圓導體,其組成、性能和外觀應符合GB/T3956標準中第5類電工用退火軟銅導體的規定。
(2)絕緣:絕緣應采用進口交聯聚乙烯(XLPE)材料,其性能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規定。絕緣的平均厚度不小于標稱值,zui薄點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90%0.1mm。
(3)成纜:電纜成纜采用3+3結構成纜,三中性線應在兩主線間隙,電纜結構圓整,不圓整度小于10%,采用無鹵阻燃填充及包帶材料。
(4)內襯層:內襯層采用擠包形式,采用無鹵低煙阻燃護套材料,其厚度應滿足GB/T12706-2008的要求。
(5)金屬復合屏蔽:金屬屏蔽采用銅絲疏繞屏蔽加軟銅帶重疊繞包屏蔽。銅絲疏繞屏蔽要均勻,不應有偏繞,不允許斷線,銅絲載面滿足屏蔽和短路電流的需要。銅帶屏蔽將疏繞銅絲扎緊,銅帶重疊率不小于15%。(BPGGP12變頻電纜標準)(清華同方)(阜新)(供貨商可提供符合GB/T 12706.2-2008中第10條規定的其他屏蔽方式)。
(6)外護套:采用無鹵低煙阻燃護套材料,標稱厚度按GB/T12706.1-2008的規定,zui薄點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80%0.1mm。
(7)外觀標識:成品電纜的護套表面應有生產廠家、電纜型號、額定電壓、米標和生產年份、批號的連續標記,標志應字跡清楚、容易辨認、耐擦。
(8)提供的所有銘牌、使用指示、警告指示必須用中文表示,并應符合本技術規格和有關標準及規范的規定。(9)電纜結構參考示意圖:具體由承包商在投標文件中提供。
(10)設計使用壽命:不小于30年。
變頻電纜與普通電纜區別 1.電纜對稱性設計 對于1.8/3KW及以下變頻電機電纜,和對稱3+1芯和4芯電纜僅可用于主電源的輸入纜,但使用對稱結構電纜。變頻器與變頻電機間電纜均需采用對稱電纜結構,對稱電纜結構有3芯和3+3芯兩種, 3+3芯電纜結構是將三大一小四芯絕緣線芯中第四芯(中性線芯)分解為三個截面較小的絕緣線芯,把三大三小線芯對稱成纜,對于6/10kV變頻電機電纜,該電纜結構與6/10kV普通電力電纜有所不同,普通電力電纜是將三根絕緣線芯采用銅帶屏蔽后成纜,而變頻電機電纜是由銅絲銅帶屏蔽后擠包分相護套,然后對稱成纜,對稱電纜結構由于導線的互換性,有更好的電磁相容性,對抑制電磁干擾起到一定的作用,能抵消高次諧彼中的奇次頻率,提高變頻電機電纜的抗干擾性,減少了整個系統中的電磁輻射。
其絕緣性能比較脆弱,當運行過程中受到多種惡劣因素的侵蝕后發生電、熱因子交錯作用而導致絕緣擊穿。為何電纜在工頻下能長期運行而變頻下幾小時內擊穿? 這決不是老化問題,本上可歸結于高頻脈沖電壓的影響。一般陸用情況下,采用聚氯乙烯絕緣并不理想,因為其介質損耗偏大。交聯聚乙烯絕緣較為滿意,它兼有機、電、熱等優良性能。電纜絕緣厚度可采用1kV 電壓等級的規定,若適當加厚,當然更為可靠,這對變頻電纜更為有利。
高頻電磁波對環境污染問題
雖然目前沒有國家規范規定電纜發射電磁波造成環境污染的考核指標,但抑制對外高頻干擾是必須做到的。對于四芯低壓電纜,首先是改善絕緣線芯的排列,假如電纜的四個芯直接成纜,是不對稱結構,如果將第四芯分解為三個截面較小的絕緣芯,把三大三小線芯對稱成纜,二種情況相比較,對稱型比較有利。第二應認為更重要的是加強總屏蔽結構。制造者習慣采用銅線編織屏蔽,實際上這并不是好方法,材料消耗大、加工速度慢、屏蔽效應不是。采用銅帶搭蓋縱包并軋紋是較為先進的結構和工藝,形成了全封閉金屬層,只要厚度適當,可達到有效的屏蔽功能。而這種工藝及其所用的材料在光纜領域中已十分普遍,銅帶厚度不能太薄,以保證抑制電磁波對外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