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9日舉辦的科技服務打造航天新業態高峰論壇上,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副主任楊強文透露,去年北斗系統的產值已達1500億元,為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在主管部門的推動下,我國正積極制定*衛星導航產業政策——《北斗導航條例》的立法進程。
作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北斗系統是中國重大衛星信息基礎設施。我國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北斗相關利好政策密集發布,從國家層面對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進行了總體部署。目前,《北斗導航條例》已列入《*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將成為我國首部衛星導航領域的行政法規,該條例將規范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相關活動,確立北斗系統作為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法律地位,推動北斗系統在國家各領域的應用,有力促進北斗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楊強文介紹,我國北斗系統建設正實施“三步走”戰略:*步,在2000年建成北斗試驗導航衛星系統;第二步,在2012年建成區域導航系統;第三步,在2020年左右,建成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覆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前兩步已實現,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美國和俄羅斯都由總統親自發布衛星導航總統令以推廣相應的導航系統,但在我們國家,由于部門間協調不一致,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楊強文表示,“《北斗導航條例》若能順利通過,對于產業發展以及大規模應用都將帶來爆炸式的影響。”
在業內看來,在《北斗導航條例》等一系列政策的力挺下,國內北斗導航將迎來新一輪爆發。而隨著北斗兼容GPS模組價格的顯著下降,民用大規模推廣的條件已經具備,北斗+互聯網服務將具有更大空間和想像力,氣象、漁業、林業、測繪、應急救援等民用市場規模也將繼續擴大,北斗導航正在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轉自:*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