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北京中新創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北斗導航芯片中國與俄共同生產
中國媒體報道稱,北斗系統服務區域由之前的東經84度到160度,擴展至東經55度到180度;系統定位精度由水平25米、高程30米,提高至水平10米、高程10米;測速精度由每秒0.4米,提高至每秒0.2米;授時精度達到單向50納秒。在中國及周邊地區,北斗系統服務性能與GPS基本相當,并且已經可以獨立提供北斗導航、定位、授時服務,總體性能與美國GPS性能相當。
俄羅斯和中國將zui終商定成立兩家合資企業的協議,這些企業將開發、生產和銷售支持世界三大導航系統——中國北斗(BeiDou)、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和美國定位系統(GPS)的新型導航接收機。
古爾科強調:“據估計,一家企業將被設立在‘斯科爾科沃’科學城中,其將負責芯片本身的研制,第二家企業將負責生產和銷售。我們正在進行談判,考慮到‘斯科爾科沃’的稅收優惠,希望芯片研制工作能在俄羅斯進行,而生產和銷售的工作可能將由中國同行負責。問題在于,俄羅斯目前沒有現代化手段生產含有40納米的接收機,并且這在近期也是無法預見的。因此中國在此方面的經驗是我們所必需的。”
自俄羅斯參與空襲打擊IS開始,諸多新武器裝備頻頻亮相,在*的俄羅斯武器技術日漸沒落的前提下,這些裝備和武器的亮眼戰績令外界頗感驚訝。在空襲行動中,俄軍不僅動用*的戰機和轟炸機,而且也使用了部分“智能”武器。其中俄軍使用型衛星制導KAB-500S-E。這種使用慣性/格洛納斯衛星聯合制導,重560公斤,戰斗部裝藥195公斤,投彈高度500-5000米。據稱,該彈具體性能還處于保密狀態,只在2014年的莫斯科航展上進行過展示。
他解釋稱,導航接收機將支持北斗、格洛納斯和GPS的信號。
古爾科表示:“我們后面還計劃使用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據他稱,新裝置的主要市場是中國和俄羅斯,未來將對第三國市場輸出。
他指出:“該裝置不是用于智能手機的,但同時也不是用于高精度定位系統的。它用于遠程信息處理終端,用于格洛納斯-時代(Era-Glonass)和eCall,即各類交通管理。中國有意利用俄羅斯在制造事故應急反應系統方面的經驗,因為我們確定了我們在該項目上的歐洲伙伴:eCall系統,該系統將于2018年投入運行,而我們的系統則已經在使用了。2017年起計劃強制要求所有在關稅同盟范圍內流通的新汽車上安裝該系統。”
古爾科總結稱:現在我們在印度市場所需商議遠程信息處理終端的生產本地化問題。我們同時也在考慮阿聯酋、巴西、柬埔寨市場,計劃訪問伊朗。
軍事專家稱,衛星導航終端中采用的導航基帶及射頻芯片,是技術含量及附加值zui高的環節,直接影響到整個產業的發展。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