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行業信譽為上的供應商——常州市瑞力干燥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的產品
陶土造粒機供應原理:
該造粒機由螺桿和帶有剪切元件的筒體組成。螺桿采用積木式結構,由芯軸和螺紋套組合而成。由加料口進入筒體內的物料,在特殊設計的螺旋型線的作用下,經輸送、壓實、升壓及均壓過程被合適的壓力擠出成型模板,剪切后得到顆粒狀產品,實現造粒的目的。
可采用DLZ系列螺桿擠出造粒機:單螺桿和雙螺桿型,擠出形式有前出料和側出料兩種。經混合、捏和的濕物料或低軟化點(一般指小于50℃)物料在螺桿輸送、擠壓作用下,從機頭開孔模板擠出,再經過干燥或冷卻得到顆粒成品,從而實現將粉狀產品改變為均勻的顆粒產品的目的。顆粒形狀為圓柱狀,成品顆粒直徑可由摸板開孔孔徑調節和控制:出料為1.5-12mm,成粒率≥95%。
陶土造粒機供應優點:
由于粉狀物料在濕態下完成造粒過程,使得造粒及其后續過程(如干燥、包裝等)的操作條件到大大改善。一般可減少現場粉塵飛揚90%以上。
通過造粒,可避免粉體產品易出現的結塊、架橋、脈動等影響使用的現象,同時避免了使用過程粉料帶來的二次污染,使產品的物理性能得到較大改善。
一般可減少現場粉塵飛揚90%以上。通過造粒,可避免粉體產品易出現的結塊、架橋、脈動等影響使用的現象,同時避免了使用過程粉料帶來的二次污染,使產品的物理性能得到較大改善。
陶土分類
陶土是陶瓷生產的主要原料,按其性質、性能、顏色,習慣上分為甲泥、白泥、嫩泥三大類,紫砂泥通常夾雜在甲泥礦層內,因此又稱為"巖中巖"、"泥中泥"。
甲泥
黃龍山甲泥礦區位于宜興丁蜀鎮西北,是由黃龍山、青龍山和黃龍村三個礦段組成的綜合性大型陶土礦床,B+C+D儲量2700多萬噸,是本山甲泥、東山甲泥、西山甲泥、紫砂泥、烏泥和綠泥的重要產區。礦體賦存于泥盆系上統五通組和石灰系下統高驪山組地層中,呈層狀產出,其層位穩定,主礦體厚度變化不大。其中五通組上段由3-6個礦體組成,總厚度41.94米,平均厚度6.99米。礦體產狀與地層產狀*,工程控制長度大于3000米,斜深200米以上。高驪山組下部,由2-5個礦體組成,總厚度30.24米,平均厚度6.05米,礦體變化較大。
五通組是本山甲泥、紫砂泥、綠泥、紅泥的賦礦層位,礦體埋藏較深,無夾石;高驪山組是東山甲泥、西山甲泥的賦礦層位,礦體埋藏較淺,但有夾層。甲泥的主要礦物成分為水云母,并含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云母碎屑及鐵質等,多為紫及灰紫色的斑點狀含泥粉砂巖和粉砂質泥巖,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及結合能力,坯件干燥與燒成時收縮率較小,燒結溫度范圍較寬,泥漿性能良好,是生產大件陶器和注漿產品的原料。
白泥
南山白泥礦區位于宜興丁蜀鎮南3公里處,寧杭公路經過礦區北側,水陸運輸方便。該礦區由3-4個白泥礦體組成,礦體呈層狀,賦存于泥盆系上統五通組中段及下段石英砂巖中,礦體厚度一般2-3米,厚可達7米,較薄0.3-0.5米,C+D級儲量100多萬噸,已開采。白泥的主要礦物成分為水云母、葉臘石、高嶺石、石英及云母碎屑、鐵質等。
嫩泥
香山嫩泥礦區位于宜興丁蜀鎮西3公里處,礦體呈透鏡體,賦存于二迭系上統龍潭組上段地層中,屬沉積風化型礦床,上覆地層為第四系沖積層,厚3-15米,適宜露天開采。其中,土黃色、磚紅色嫩泥厚7.16米,灰白夾紫紅色條帶嫩泥厚2.88米,紫紅色、灰白色嫩泥厚7.36米,另一種黃灰色砂質頁巖厚3.15米。整個礦體平均厚度7-9米,工程控制長度1000米,寬度50-100米。嫩泥的主要礦物成分為水云母、高嶺石、多水高嶺石、石英,雜質成分有鐵質及云母碎屑。嫩泥閑風化程度較好,顆粒細,具有比較好的可塑性與結合能力,成型性能及干坯強度良好,是日用陶、均陶、建筑園林陶常用的結合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