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活動的日益復雜,污水產生量持續增長。污水含病原體、重金屬、有機物等多種污染物,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將嚴重污染水體、土壤和地下水,破壞生態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并浪費寶貴的水資源?。因此,污水處理是保護環境、守護健康、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污水主要分為?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兩大類。針對其中復雜的污染物,發展出了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三大主要處理技術。這些方法各有側重,常常需要組合使用以達到處理效果。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方法分類
?一、物理法?
通過物理分離去除污染物:
?沉淀?:利用重力使懸浮物沉降(如沉砂池、初沉池)
?過濾?:用格柵/篩網攔截固體雜質,膜技術分離細微顆粒
?吸附?:活性炭等多孔材料吸附溶解性污染物(如色素、有機物)
?二、化學法?
利用化學反應轉化污染物:
?中和?:投加酸/堿調節污水pH值(如酸性廢水加石灰)
?化學沉淀?:添加藥劑(如聚合氯化鋁)使重金屬、磷酸鹽形成不溶物沉淀
?電解?:電流作用回收金屬離子(如電鍍廢水處理)
?三、生物法?
微生物分解有機污染物:
?好氧處理?:曝氣供氧,微生物將有機物轉化為CO?/H?O(如活性污泥法)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方法分類
?厭氧處理?:無氧環境下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甲烷(如污泥消化池)
污水處理系統采用成熟的接觸氧化工藝(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在缺氧段(A段)異養菌將污水中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 3、NH 4 +)。在好氧段(O段)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 2和H 2 O;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 3 -N(NH 4 +)氧化為NO 3 -,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養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 3 -還原為分子態氮(N 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主要特點
1、可埋入地表下
2、全自動控制,不需人員管理
3、無污泥回流
4、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5、噪聲低,無異味
6、使用壽命長
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生物反應器→循環泵→膜組件→消毒裝置→中水貯池→中水用水系統
污水處理設備的安裝
繞過原有管道
在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時,需要考慮污水情形,處于將設備安裝在處理污水地點的情況時,需要繞過原有的管道,撤銷管道后重新安裝設備。
保證通風良好
在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時需保證其通風良好,設備四周應留有充分的空間,保證設備各部分功能正常地運作。
仔細閱讀設備使用說明書
在污水整治設備安裝時,需要好好閱讀設備的使用說明書,依照說明書進行安裝,保證設備的正常運作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