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祥:鐵打的營盤鐵打的兵
一、外行領導內行:
特種計算機行業,是一個高度集成化的產業,技術門檻非常高。1993年,陳志列和幾個研究生在深圳一起創辦了研祥公司,一開始就把公司定位為自主研發型的高科技企業。幾年間,一直默默搞產品研發,鉆研技術,雖然不為公眾所知,企業卻不斷地積攢著實力。
1999年,樊小寧加入了研祥,特種計算機行業對于中文專業畢業的樊小寧來說可謂一竅不通。當時面試時連樊小寧自己都很不自信的問陳志列:“你們這樣的高科技公司要我來干啥?這些產品和技術我可什么都不懂。”而陳志列的回答卻非常耐人尋味“比你懂行的人我們已經都淘汰了,懂技術的人研祥多的很。要的就是你這個外行來幫我們做市場,教我們如何做品牌!”正是陳志列這種不拘一格選人才和禮賢下士的精神打動了樊小寧,當時連如何開關電腦都不會的樊小寧憑借其原來在大眾消費品領域豐富的市場營銷經驗,把專業化程度很高的研祥特種計算機在短短數年之內推廣為當時國內的品牌。為研祥的品牌形象和上市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3年,研祥智能(8285.HK)在香港成功上市后,研祥加大了研發推廣力度,對于市場的開拓也是迫在眉睫。樊小寧這個“特種計算機行業里大的外行”再次轉行,不做行銷做業務,開始帶領銷售團隊在全國各地鋪設銷售網點,并且使企業保持平均每年140%以上的增長率,每年都超額完成銷售業績。隨著研祥成長為國內的特種計算機企業,樊小寧也逐步榮升為研祥集團執行副總裁。
2007年底,陳志列召集大家討論進軍國際市場,對于國際市場的設想在陳志列心中蓄謀已久,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因為座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國的市場,可以很容易的把廣東的經驗復制到東北,把西南地區的銷售經驗、管理模式照搬到華東,這些都很容易解決。但是面對國際市場,大家都犯了難,因為研祥不可能把俄羅斯的經驗Copy到日本,也不可能把印度的方法帶到歐洲。國際市場充滿了誘惑,更是充滿了挑戰。
這時,半天沒說話的樊小寧開口了,“這么多年,咱在國內當老大也沒什么意思了,要不海外市場就我去玩玩吧!”看似隨意的一句話,卻引起了大家的震驚,有人開玩笑的問樊小寧,“你的英語行不行???”樊小寧不服氣地說“可以學嘛!我剛來的時候還不懂電腦呢。”就是這樣一種敢于直面挑戰,從容應對的勁頭,讓陳志列心里對樊小寧有了底。決定讓樊小寧放手一搏,充當研祥開拓國際市場的先鋒軍。
立了軍令狀,樊小寧絲毫不敢怠慢,他教導屬下“我們都不是專家,但如果每個人都能把所承擔的工作研究透,那我們加在一起就不是外行,而是個專家團隊!”正是在這種不斷接受挑戰,勇于創新不斷嘗試的精神指引下,樊小寧才得以帶領他的海外銷售團隊在研祥的國際市場上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為研祥成為全球的目標而努力著。
二、誠信,榮譽第二:
和很多成功企業一樣,研祥也有自己的企業宗旨,“誠信祥和,永繼經營”的8字箴言是每個研祥員工必須要銘記于心的。而這8個字就是出于集團副總裁、研祥股份總經理孫偉之手。
孫偉作為研祥的CEO,和樊小寧一樣,也是99年加入研祥。10年來一直在陳志列的背后默默奉獻,有人說,生活在巨人的陰影下會令人壓抑,但是孫偉卻把這種壓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剛來公司時孫偉性格較為內向,做事穩重不喜張揚。但是正因為待人誠懇,陳志列開始有意的把一些“外交”工作交給孫偉,讓他放手去做。
無論是大到國家項目的申報,還是小到轄區衛生的管理,孫偉事必躬親,總是勤勤懇懇的白每件事做好,力求。逐漸的,孫偉在深圳及廣東省政府的相關工作中游刃有余,給各方來訪的政要、客戶、外賓、領導等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其“知名度”甚至超過了陳志列。孫偉在工作期間還擔任了研祥參與的行業《國家標準》編審小組組長,為研祥樹立行業國家標準傾盡全力。在一次公司高管會議上,陳志列詢問大家關于選擇ERP系統還是SAP系統時,很多老員工都認為ERP系統已經使用多年,大家都已經掌握并熟悉,不建議更換新的管理軟件,但是只有孫偉表示選擇SAP系統雖然短期內會造成使用習慣的不適應,但是長遠來看還是會為企業提高更大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且孫偉還詳細分析了兩種軟件的優勢和區別,令大家非常信服。后來大家一致決議采納孫偉的建議,40多家分公司全部更換SAP系統,現在來看的確使研祥受益良多。
2007年研祥公布屆“研祥風云人物榜”,孫偉心情激動地走上紅地毯,陳志列親手為他頒發了象征榮譽的壽山石印章,表彰他為公司的管理和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2008年末,孫偉被評選為深圳市南山區政協委員,從一名企業管理者光榮地成為政協委員,孫偉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三、專業主義與敬業精神
特種計算機行業的大特點就是專業化,尤其是在研祥公司這樣的“研究的發祥地”,從業人員多為理工科畢業。學理科的人員天生就有良好的學習性,對于事物的鉆研的投入精神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在研祥工作的各區域總經理們也都是在管理中不斷地學習,以適應公司和行業的飛速發展。
2008年初的公司年會上,陳志列組織全體高管一起重溫電視劇《亮劍》,而在研祥集團內部,也有一個沖鋒在市場一線“逢敵必亮劍”的“鐵血獨立團”,他們就是活躍在研祥區域市場管理本部的“五虎上將”,他們至今仍在為研祥成為國際領軍企業的目標而搏殺著。
李明,是研祥集團全體高管中,外表不像“高管”的一位,一張娃娃臉使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很多,但是工作的老練和管理的嚴謹又使他成為研祥“老兵”中令人敬佩的實戰派。身為集團副總裁及中國區業務總監,李明負責研祥集團國內的大部分銷售業績,別看他平時話不多,但是在工作郵件中往往透露出李明做事的嚴謹和對目標的專注。在研祥的企業文化中“用電腦、用網絡、寫清楚、E專人”和“說事”是日常溝通中的準則。對于這點,作為在公司工作十多年的李明來說已經習以為常,因此,在李明發給同事或者陳志列的郵件中,從來看不到任何的“你好、感謝支持、請您***,因為…所以……”等含糊的語調和托辭,一般都是“某件事,哪些人(部門)要做到1、2、3、4…;需要提交結果的時間為某月日時…”從來沒有一個多余的字,卻把事情交待的明確清晰,大化的追求效率,是每個人研祥人都牢記在心中的信條。
如果說李明的成功源于性格的嚴謹,那么在北京研祥公司里,則有兩位早出晚歸的高管,依靠自身的勤奮為團隊做著表率。他們就是分管北京公司的副總裁白洪波和樊海方。
走進研祥集團北京公司的辦公室,無論你來的多早,都會看到昏暗的燈光下,一個身影在忙碌著。不知道的人一定以為,這是哪個勤奮的新員工在“笨鳥先飛”。事實上,他就是研祥集團副總裁兼華北地區業務總經理白洪波。每天9點的工作時間,白洪波往往不到7點半就到公司了。
以一個業務員的身份,白洪波于99年加入研祥集團北京分公司。開始了他的業務生涯。他每天都是個來到公司的,熟悉公司產品,挖掘客戶信息,他說:“早上特別安靜,我的頭腦清楚,我希望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
2000年的一天,在一次春游活動后,陳志列召集北京全體員工開會。會上,陳志列慷慨激昂,告訴在座的每個人:“三四年以后,我會讓你們都開上車,買上房……”陳志列的話深深地震撼了當時還在懵懂時期的白洪波,對于還租住在200多元的農民房里的他來說,陳志列勾畫的美好前景離他那么遙遠,是他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從那開始白洪波的心里開始有了變化,雖然不敢想象自己何時能買房,但至少他覺得這個公司好好干,有盼頭!
懷揣這樣的夢想,白洪波工作起來變得更加勤奮刻苦,正是這樣的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給白洪波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轉變。2004年,白洪波終于搬進了自己買的房子,開上了私家車。4年前陳志列的話又一次浮現在眼前,如今夢想全部變成了現實。
晉升為總經理后的白洪波,仍然沒有改變從前的工作習慣,每天還是個來到公司開始工作。白洪波常說:“管理一個團隊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樹立起好的榜樣。”白洪波說到也做到了,他正是用自己對工作的兢兢業業,展現給屬下應該具備的工作態度。
如果說白洪波是聞雞起舞,那么每天走的晚的就屬華北區業務副總經理樊海方了。與白洪波截然不同,樊海方則認為在晚上更容易集中精力,可以多做一些計劃性的工作。而事實也證明,工作方法并無,能夠有效達到目的才是研祥追求的目標。
1998年樊海方加入研祥,當時任北方區業務員。生性內向的樊海方,剛開始主動發掘客戶、給客戶介紹產品對于他來說,難而又難。常常幾場下來,緊張地汗如雨下。經過不斷地磨練、不斷地經驗積累,到了2000年,樊海方面對客戶,包括現在研討會都能夠應付自如了,甚至是面對像英特爾、微軟這樣的大客戶,他也能從容應對。
2001年當樊海方在業務方面已經小有成就的時候,被集團調往深圳總部PM部門,負責產品規劃和市場推廣。從產品的設計到定型選型,對于樊海方來說又一個重大難題。因此樊海方相當于從頭做起,時常和研發部門的人員一起加班探討學習特種計算機知識,經過不懈努力和深入細致的產品推廣,為研祥贏得了很好的市場聲譽。
2003年研祥智能在香港上市,公司加大了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力度,樊海方再次被調回到北京分公司,負責華北區域的產品推廣,這個時候的樊海方在特種計算機領域內已經身經百戰。而且經過在集團內部的輪崗,使樊海方對整個集團運作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具備了更加專業的管理能力。2003年下半年,通過內部競聘,樊海方晉升為華北區業務副總經理,成為了華北區業務團隊的。在他帶領下的6年間,研祥華北區的市場得到了不斷地進步,逐年遞增25%,贏得了很多重要的大客戶,獲得了的工作業績。
同樣的,在研祥上海公司的總經理孫煜以及區域總監肖大為等骨干的帶動下,也幫助研祥在諸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金融、電信等領域打下了半壁江山,上海、北京、廣州和國內各主要城市的地鐵AFC系統,FAS系統,車載CCTV系統,以及銀行ATM機等都一致采用了研祥特種計算機,使得研祥“EVOC”品牌成為品質可靠的代名詞,終樹立了研祥在該行業的主導地位。
四、研祥里的半邊天
有人說每個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而在陳志列身后甘于奉獻的這個女人并不是他的妻子,卻是現任研祥集團戰略市場研究院院長的張麗敏女士。張麗敏1995年加入研祥,是跟隨陳志列建立北京公司的元老。當時的北京公司選址在中關村,而那時的中關村還并沒有形成今日的氣候,之所以選擇在那附近是因為張麗敏覺得這一帶距離中國科學院的各個研究所很近,更加便于開展工作,因此就將公司開在了現中關村還龍大廈的舊址海淀南路49號。這一前瞻性的選擇也為研祥在北京的發展打開了很好的局面。
對于一名年輕的女同志,笨重的工業計算機和繁瑣的新產品研發工作顯然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但是新婚燕爾的張麗敏卻放棄了蜜月,和眾多男同事一起每天奔波于客戶之間,抬著沉重的機器設備送去檢測,把北京公司當作了自己的家。經過了幾年的摸爬滾打,張麗敏為公司培養了一大批的管理人才,把北京研祥公司從十幾個人的小團隊拉扯到今天近400人的公司,業務范圍覆蓋華北、東北等地區。奠定了研祥在北方市場的地位。
2006年,研祥集團重新調整戰略規劃,增加了行業用戶的細分市場,這是一個需要深入挖掘前期行業規劃和對市場預見性很強的部門,需要更加專業的知識和堅韌的毅力,張麗敏再次義無反顧的扛起了戰略市場研究院的大旗,與研祥集團產品市場本部、區域市場管理本部、國際業務部齊頭并進,組成了拉動研祥飛速發展的四駕馬車。
企業在高速發展中,承擔社會責任的義務是不可忽視的。公益事業和政府關系是每個企業都要面對的,可這些事情卻很繁瑣,還不會為公司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但是處理不好又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為此,曾經一手帶起研祥工廠的老廠長,如今的的副總裁陳英女士主動地承擔了這項工作。
陳英,同為99年加入研祥的老員工,從基層做起,如今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女性職業經理人。在加入研祥之前有著十四年的國企歷練,陳英從技術科長到合資企業中方總經理,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參與國企改制,創建了遼寧省家中外合資企業,并開始自營出口創匯的嘗試,連續5年獲得遼寧省出口創匯先進個人。在國企多年的打拼鍛煉了陳英,1999年她做出了令所有人都驚訝的決定,放棄一切,南下深圳,一腳踏進了民營企業的行列。
研祥——中國個特種計算機生產基地,對陳英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正是這個全新的領域,陳英的多面手能力發揮的。99年3月陳英加盟研祥,此時的研祥正值決策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之際,陳英毅然承擔起從無到有的建設任務,廠房的一磚一瓦、人員的逐一配備、設備的有序進廠、生產上的細節管理,都傾注了陳英的孜孜汗水。在陳英的帶領下,3年時間研祥生產工廠已經形成規模,穩定地建立了研祥質量管理體系,“EVOC”的產品不再依賴任何加工商,可獨立完成客戶的訂單,迅速滿足了客戶對研祥產品的需求。由于工作上的突出表現,2002年研祥成立供應鏈管理本部,將生產中心、研發中心、品質中心、采購中心形成網鏈管理,陳英再次接受了挑戰,出任該部的總經理,成功地為高速發展的研祥集團參與市場競爭提供有力支持。陳英的表現,得到了集團的認可,研祥認可這位來自國企的女同志的表現,同時也把更高的職位放心的交給她,05年陳英出任研祥集團的副總裁,主管政府事務,根據自己在國企的多年經驗,適時的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使企業的發展同國家的發展有機結合,研祥次近距離接觸國家科技發展方向,適度的調整,給研祥帶來的新契機,研祥從默默無聞的民營科技企業,一躍進入國家政府的視野,成為國家重點支持單位,07年科技部授予研祥國家科技創新試點單位稱號。在陳英的主導下,研祥集團參與原信產部“安全BIOS”軟件開發的答辯,并成功的獲得該項的電子基金的支持;2008年還幫助公司獲得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稱號和國家火炬計劃;06年陳英還代表研祥承擔起國家《微型計算機》行業標準的起草工作,這一標準的起草標志著研祥在國家工控領域不可撼動的領軍位置,同時也是被國家認可的重要標志。
從國企中層干部到民營企業的管理者,陳英的熱心腸也在帶領研祥集團不斷的奉獻。她熱愛公益事業,積極參與扶貧救助等慈善工作。2000—2002年陳英多次代表公司到扶貧線,廣東河源地區的新源縣是研祥的對口扶貧單位,看到當地有很多高考落榜的學生這一實際情況,陳英認為扶貧要從根本解決問題,給落榜學生一個就業的機會,讓他們掌握現代科技制造領域的技術,幾年下來已經有幾十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樣去河南蘭考招中專貧困生,安排到研祥集團培訓技術,掌握技術后回家創業,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安置人員就業。參與全國婦聯“母親水窖”的捐助工作,捐款30萬元,當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一經報道后,陳英在全公司帶頭為災區捐款,組織員工積極參與。
2007年研祥集團代風云人物評選揭曉,陳英也當之無愧的獲此殊榮,正如集團給予她的評語: 陳英開朗樂觀,多才多藝,既是供應鏈管理的高手,又是公共關系的高手。陳英一手創建工廠,并在工作中將細節管理深入人心。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和領頭人陳志列的熱情、鉆研、執著氣味相投的領導班底,才使得不為人知的研祥集團能夠穩健的走到今天,也正是得益于這樣的團隊,今天的研祥才可以更加有信心的向國際市場邁進,才更有底氣的挑戰世界!
上一篇:蔣書錦:我的青春我做主
下一篇:雷賽:步進驅動數字化潮流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達意隆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達意隆在2024年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詳細]
- 04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我國已形成完整產業
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布局,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基礎[詳細]
- 0512家中藥企業同日披露一季報:5家實現凈利增長
中信證券曾發布研報稱,中藥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后續工業端[詳細]
- 06浙江信息通信業扎實推進互聯網基礎管理
4月25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指導省互聯網協會組織召開2025年[詳細]
- 07新美星2024年實現營收10.75億元,較202
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技術的模式,致力于高附加值、[詳細]
- 08樂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多業務穩定發
樂惠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49,037.70萬元,同比下降9.77%。公司[詳細]
- 01十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
《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要[詳細]
- 02《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
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任[詳細]
- 03一周趣評:穿戴式單人飛行器首飛;亞馬遜被傳放緩數據中心擴張
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飛行器、數據中心、A14芯片、辦公平[詳細]
- 04AI已經成為人形機器人最大的瓶頸?
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下,行業共識正在逐漸浮現:人工智能(AI)技[詳細]
- 05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印發
《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業探索實[詳細]
- 06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擬入選名單公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于近期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詳細]
- 07物流智能轉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物流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詳細]
- 08海外布局加速落地,威勝信息一季度凈利
一季度,公司新簽合同7.77億元,同比提升30.4%。截至報告期[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3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4我國創新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去年A
2024年恒瑞醫藥創新藥收入138.92億元,同比增長30.6%;對外[詳細]
- 05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6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7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
- 08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