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然:華大半導體內修外擴 產業報國
——專訪華大半導體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董浩然

華大半導體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董浩然
“業內非常了解CEC,當前的華大半導體只是將CEC旗下原有的集成電路公司歸攏在一起成立了專業化子集團。業務整合還沒有完成,產業結構調整也剛剛開始。我們目前只是有了發展的規劃,在向著一個目標努力。我希望華大半導體能夠潛心實干幾年,拿出有亮點的產品,用實際行動說話。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董浩然向記者強調。
完成產業聚集,開始業務整合
華大半導體的誕生是CEC整合半導體業務的結果。CEC名列世界500強,業務眾多,僅二級企業就有22家,控股上市公司15家。中國電子為了突出主業,通過業務梳理,確定了5大業務板塊——新型顯示、信息安全、集成電路、高新電子、信息服務,并決定通過專業化子集團方式發展每一個板塊。軟件與集成電路,是CEC的核心業務,集團希望通過建立專業子集團,由這個半導體控股公司進行專業化經營的方式,來解決板塊大發展的問題。
“華大半導體就代表CEC集成電路產業,也是CEC集成電路的品牌。華大半導體建立了統一的平臺,以一個總的規劃去發展集成電路,總部加強戰略管控合資源經營,子公司事業部用專業人才去管理專業業務,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就是整合的目的。”
董浩然透露,在過去1年里,CEC完成了將其旗下集成電路公司股權的劃轉給華大半導體的工作。目前華大半導體旗下已經有三個上市企業,包括上海貝嶺(600171)、中國電子(HK00085)、晶門科技(HK02878);一個三板上市公司即確安科技。同時公司還在信息安全領域進行了戰略性的投資,以和CEC整體發展形成互動。
“資產劃撥完成后,華大半導體大的任務就是提升經營質量,改變當前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產品比較低端、盈利能力相對比較差的現狀。實現整合和業務協同,提升公司質量,快速做大作強,是我們今后的任務。”董浩然告訴者。
據悉,華大半導體已經對旗下部分公司董事會進行了改組,經營管理上實現與下屬企業的對接,部分的業務已經進行了實質整合,減少重復投入,擴大市場協同。華大半導體推動了華大電子對華虹設計的整合,夯實了公司在智能卡領域中國、國際第四的地位。。董浩然表示,雖然華大電子收購上海華虹,但目前他們還是兩家公司。上海華虹的品牌還將繼續存在,華大電子會保證上海華虹的服務和產品發展。兩個公司用2~3年的時間實現業務逐漸統一。
除了根據發展規劃展開具體業務工作外,華大半導體還將順應國企改革的潮流,在CEC總部支持下,試點混合所有制改革,謀求股權多樣化和引進戰略投資人,不斷解決機制和體制的問題,同時為未來業務發展準備足夠的資金和資源。
“我們一直沒有停止探索華大半導體未來上市的可能。未來一定要實現產業與金融的更進一步結合,快速把我們的產業做大作強”董浩然說。
布局工業控制,支撐智能制造
在華大半導體的發展規劃中,除了原有的智能卡、顯示及多媒體、北斗導航之外,公司確立了計算機網絡和工業控制兩個保障國家網絡安全和核心制造系統安全的領域。尤其是工業領域,“在國家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將兩者的結合作為自己的重要戰略方向,是華大半導體的發展機會,也是作為央企的責任。”董浩然強調。
華大半導體現有三大業務,智能卡業務、顯示及多媒體業務以及模擬電路。智能卡業務已排名國內,進入良性循環。目前中國智能卡市場已經開始趨于飽和,新的增長點、金融智能卡國產化還需要時間;顯示產品作為CEC平板戰略的支撐,在CEC面板產業和中國面板產業高速發展的歷史時期,業績也有明顯提升,但是整體規模相對于整個產業還是偏小。華大半導體一方面要穩定和發展現有業務,一方面要積極拓展新的業務。
“作為集成電路的國家隊,我們首先會考慮國家安全和產業安全層面的問題,我們的發展方向要符合國家的戰略需求。金融智能卡是國家集成電路戰略的一個方向,除此之外CEC其他方面的集成電路資源表現不強,我們必須尋找到符合國家戰略的新發展方向,同時也符合我們自身條件的新發展方向。”董浩然告訴記者。
適逢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個十年行動綱領,華大半導體在工業領域看到了自己的發展機會。
董浩然認為,工業產品門檻高、見效慢、周期長、市場穩定,一旦被市場認可不容易被輕易替換,工業領域客戶更看重品牌可靠性,實力雄厚,長期合作的背景。尤其是在工業控制方面,會需要安全方面的屬性。“這恰恰是我們國家隊的優勢。另外工業中的半導體產品要求規格較高,國內在很多領域上還是空白,基本都是依靠進口,還有些是禁運的。發展工業中用的集成電路,打破這些壟斷,華大半導體責無旁貸。”董浩然說。
目前華大半導體已經成立了面向工業控制的MCU團隊、模擬電路團隊,圍繞智能制造所需的集成電路產品展開了布局。
推進內修外擴力求穩扎穩打
雖然已經堅定不移地發展工業控制領域,但董浩然也并不忌諱提到目前在該領域的基礎過于薄弱。他認為,華大半導體要想實現支撐中國制造,成為工控領域的主要供應商的目標,實際的方式是雙輪驅動,一方面自主研發,另一方面尋找并購的機會。
在華大半導體現有的資源里面,只有上海貝嶺的部分產品與工業領域有一定的相關性。上海貝嶺有模擬集成電路的背景,而工業控制產品中,模擬電路產品占很大的比例。同時,華大半導體組建了MCU事業部,依托上海貝嶺的通用模擬電路業務基礎,組建模擬電路團隊,力圖實現產品從低端到的轉移,從消費類向工業類產品轉移。
自主發展,人才是關鍵。華大半導體正在花大力氣,不拘一格引進團隊和人才。“作為國資背景的企業,在某些方面我們會受到一些限制,但是我們也在靈活運用各種機制,實現對核心人才的激勵,提供給符合條件的人才具有競爭力的待遇,用開放的姿態歡迎各種人才,只要有真本事,超越管理層的薪水都是很正常的事。”董浩然說。
當然,光靠自主發展,目前華大半導體的底子還不夠,必須同時加強收購兼并。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內,華大半導體嘗試了國際化的收購工作。董浩然表示,未來華大半導體還會繼續在MCU、模擬電路等領域尋求并購機會。他坦言自己是技術出身,對資本運作還需要不斷學習。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華大半導體是產業公司,收購不是為了資本運作,而是要用資本的力量,更好地發展產業,搞好我們的集成電路事業。董浩然提出,華大半導體有可能的是收購一些技術型的公司,然后消化吸收,和集團的產業實現協同,把技術轉移到國內來。
此外,為走好服務中國制造之路,華大半導體還確定了其在集成電路里設計、制造和測試的定位。設計是目前華大半導體主要的抓手,為了推動設計的進步,配套的測試和特色制造也會考慮涉及。
董浩然向記者強調:“華大是中國集成電路行業一個老品牌,一直在行業內保持了領先的地位。在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快速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華大半導體作為CEC的整合發展集成電路業務新平臺,大家都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我希望能夠沉下心來,穩扎穩打,切實提升CEC集成電路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實力,承擔起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國家隊的重任”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新美星2024年實現營收10.75億元,較202
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技術的模式,致力于高附加值、[詳細]
- 04樂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多業務穩定發
樂惠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49,037.70萬元,同比下降9.77%。公司[詳細]
- 05我國創新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去年A
2024年恒瑞醫藥創新藥收入138.92億元,同比增長30.6%;對外[詳細]
- 06上海松江區開展2025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補
本次政策解讀全面覆蓋了《松江區2024-2026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詳細]
- 07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8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1十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
《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要[詳細]
- 02一周趣評:穿戴式單人飛行器首飛;亞馬遜被傳放緩數據中心擴張
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飛行器、數據中心、A14芯片、辦公平[詳細]
- 03《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
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任[詳細]
- 04AI已經成為人形機器人最大的瓶頸?
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下,行業共識正在逐漸浮現:人工智能(AI)技[詳細]
- 05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印發
《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業探索實[詳細]
- 06海外布局加速落地,威勝信息一季度凈利
一季度,公司新簽合同7.77億元,同比提升30.4%。截至報告期[詳細]
- 07南充市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助推農業
截至目前,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5%,首次超[詳細]
- 08廣州資源環保公司與越南進盛投資戰略合作
4月22日,廣州資源環保公司與越南進盛投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3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4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
- 05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6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
- 07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8泰禾智能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0.68%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380.49萬元,同比增長10.6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