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鑄鐵金相組織分析儀檢驗灰鑄鐵的組織和性能
1. 金相石墨分析儀檢查石墨的形態及識別
以兩種不同形式形成:由滲碳體的分解而形成,Fe3C→3Fe2+C石墨;由從液體或奧氏體中直接析出。
A型片狀石墨無方向性均勻散布;B菊花狀石墨中心以小片狀與點狀石墨向外伸展形呈菊花形分布;D型石墨(共晶石墨)又稱樹枝狀石墨或稱過冷石墨以點狀與小片狀石墨呈方向性枝晶分布;E型石墨以小片狀石墨呈方向性枝晶分布;F型石墨呈星射狀。
2. 珠光體分散度的評定
珠光體分散度與奧氏體過冷度有關,過冷度越大珠光體愈為細密。基體珠光體的硬度大約為HB180~265,在金相檢驗評定中主要觀察珠光體分散度,即片間距離,分散度情況與硬度的關系大致如下:
索氏體型珠光體片間距在500×下難以區分,它的硬度在HB245左右。
細片狀珠光體片間距在0.5μ~0.8μ時HB215左右。
中等片狀珠光體片間距在1.2μ~1.5μ時HB200左右。
粗片狀珠光體片間距在2.0μ以上時HB<180。
3. 鑄鐵中的鐵素體
由于鑄鐵中含有較多的碳、硅或其它促進石墨化的元素,促使了Fe3C分解。過冷度大和緩慢冷卻也可以導致鐵素體的產生,它大多附著于石墨的周圍或處于共晶型巢狀石墨中間。
4. 磷共晶的形態分類及識別
形成過程二種:
1)以Fe-Fe3C平衡圖為基礎,由液體結晶的都是三元磷共晶,在冷卻過程中的一定條件下三元磷共晶分解為二元磷共晶。
2)以Fe-Fe3C- Fe3P平衡圖為基礎,二元和三元磷共晶都是由液體直接結晶的,不過其結晶的方式不相同。
金相檢驗對幾種磷共晶形態的鑒別,也是很重要的。
二元磷共晶:向內凹陷彎曲,明亮的Fe3P基體上均勻分布著暗色的α質點,共晶體邊界內外較深截然分明。另一種二元磷共晶呈魚骨狀,它的外形象萊氏體組織,從顯微觀察其亮度要比萊氏體差,共晶體中有時為珠光體呈小團分布。
三元磷共晶:特征是在Fe3P基底上散布著大小和不勻稱的α顆粒,有的串連成條分,在高倍觀察下整個共晶體中隱約可見的微微凸起亮白色桿狀或粒狀碳化物,這種三元磷共晶不仔細觀察,有時會與二元磷共晶混淆。
復合物磷共晶:白亮的Fe3C條帶貫穿或附著二元磷共晶體上,形成鮮明直線界限在Fe3C上光亮無點粒物。
碳化物為基磷共晶:特征是共晶體外形各異而不規則,其邊緣常布有一些須狀碳化物,整個共晶體的碳化物為主導地位,Fe3P和α質點很少在。
侵蝕劑
1)硝酸20~5ml,乙醇75~0ml。
能顯示磷共晶的分布,時間1~3分鐘,直到基體組織呈深暗色為止。
2)氫氧化鈉25g,苦味酸2g,水75ml
i)溶液煮沸,放入試樣時間約2~0s,滲碳體呈棕色,磷化鐵呈黑色,鐵素體不變色。
ii)65~5℃,侵蝕2s,滲碳體呈棕黑色或銅紅色,磷化鐵輕微染色。
3)氫氧化鈉10g,赤血鹽4g,水100ml
50~60℃侵蝕,侵蝕1~3s,滲碳體不染色或輕微染色,磷化鐵呈淺黃色或黃褐色
4)*5g,氫氧化鈉5g,水100ml
試樣置于溶液中加熱至40℃,侵蝕2s,滲碳體不變化,磷化物呈棕色。
5. 滲碳體(或碳化物)
一種非常硬而脆的相,主要由于冷卻速度大和合金含有較多的形成碳化物元素阻礙了石墨化所致。
四、灰鑄鐵熱處理概況
1. 退火處理消除應力,溫度在500~600℃之間,溫度過高和保溫時間過長會引起共析滲碳體的石墨化,是強度降低。
2. 淬火與正火淬火處理目的是提高硬度和耐磨性,溫度一般不超過900℃,組織由原來的珠光體和鐵素體轉變為馬氏體。正火后殘余應力較小,避免鐵素體的存在,促使珠光體量增加,提高硬度和強度。
■ 共晶團的大小與鑄鐵的力學性能密切相關。在常規檢驗中已此作為評定鑄鐵性能、檢驗鑄鐵的孕育效果,以及通過它來對工藝條件進行調整。
共晶團的晶界上存在著碳化物和夾雜物偏析,通過侵蝕劑顯示共晶團的晶界
■ 侵蝕劑
①氯化銅3g、三氯化鐵1.5g、鹽酸2ml、碳酸2ml、乙醇100ml
②氯化銅1g、氯化鎂4g、鹽酸4ml、乙醇250ml、水15~20ml
③氯化銅1g、氯化鎂4g、鹽酸2ml、乙醇100ml
④硫酸銅4g、鹽酸20ml、水20ml
⑤氯化銅10g、鹽酸100ml、水50ml
⑥苦味酸5g、乙醇 95ml
球墨鑄鐵:
1)①試劑侵蝕,④試劑沖洗,共晶團晶界的清晰顯現。
2)③試劑侵蝕,待表層銅沉淀后,④試劑沖洗,輕拋,再用①侵蝕的銅沉淀,輕拋,低倍觀察。
灰鑄鐵:
1)③試劑侵蝕石墨形狀以枝晶、菊花狀為主的試樣,共晶團晶界呈白色細而清晰
2)④試劑適用片狀石墨。試樣先用③試劑侵蝕,后再用⑥試劑侵蝕,共晶團晶界
呈黑色。試樣先用③試劑侵蝕,后用④試劑洗掉表層的銅沉淀,共晶團晶界一般較寬。
3)⑥試劑適用石墨形狀呈片狀,枝晶狀,以鐵素體為基的試樣,共晶團晶界呈黑色。
蠕蟲狀石墨鑄鐵:②試劑。
以F-P混合基體:先用②試劑侵蝕1小時,洗掉銅層,輕拋后,再放入④試劑中侵蝕,再輕拋,反復幾次,直到共晶團清晰顯現為止。
以P為基體:先在③試劑中侵蝕,待表層銅沉淀后用④試劑洗掉,再輕拋,如共晶團晶界不明顯,再在②試劑中侵蝕至清晰顯示。
南京固琦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上一篇:二位二通電磁閥工作原理
下一篇:電磁閥的主要特點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1271141964@qq.co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SAMPE中國第二十屆國際先進復合材料展覽會
展會城市:北京市展會時間: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