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LED顯示屏下視角增大后,在同等條件下,非對稱器件與常規器件相比,下視角可視范圍內亮度提升了 30%。同時,配光的一致性也獲得了明顯提升,降低了色偏差。由于上視角減小,也減少了上視角范圍內的亮度造成的光污染。
關 鍵 詞:光強分布曲線,透鏡,非對稱,下傾角,光污染
Abstract: The LED Display is usually used in the situation of head-up watching. The 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upward 50% power angle is wast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symmetric LAMP design concept that part of the luminous intensity in the upward 50% power angle can be transformed to the downward. After implementing the new design, the upward 50% power angle is reduced to 20°and the downward 50% power angle is increased to 40°.
The luminous intensity of asymmetric LAMP in the downward 50% power angle increase 30% than the common LAMP.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light-matching also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color bias of the display can be decreased.
Key words:RELative 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 Lens, Asymmetric, Declivitous Angle, Light pollution
1 引 言
LED顯示屏常規的LAMP器件的水平/垂直角度都是相對于法平面對稱,水平/垂直角度通常為105°/50°,垂直角度相對于法平面對稱,即±25°,垂直角度的上視角與下視角相等。LED顯示屏一般是垂直于水平面安裝,因此LED顯示屏的zui高亮度點是在法平面的0°視角。
顯示屏通常會安裝在一定的高度上,人們的觀看視角為仰視。因此在法平面以下的亮度為有效可視亮度,法平面以上的亮度為無效亮度,造成上視角范圍內的亮度浪費。為了提高下傾角范圍內的顯示屏亮度,部分顯示屏廠商在LED插件安裝的過程中,通過工裝治具,使得LED法線向下偏7°—10°,以增大LED的下半功率視角,將更多的能量從法平面以上轉移到法平面以下。這種方法是需要重新定制LED顯示屏的模具,制造成本較高,并且通用性較差。
本論文提出了一種減小上半功率視角,增加下半功率視角的方法。采用TracePro光學軟件,進行LAMP器件透鏡的非對稱光學設計,將上視角范圍內的能量減少,可以減少上視角的光污染;增大下視角范圍內的能量,可以增加可視范圍內的亮度,達到節能的目的;同時由于下視角的增大,配光更優,不會出現偏色。
2 非對稱LAMP器件光學透鏡的模擬設計
2.1 非對稱LED的設計概念
如圖1所示,常規的346 LAMP器件,上視角 θ1與下視角θ2相等,顯示屏通常安裝于一定的高度,且垂直于水平面安裝,人們通常是仰視觀看顯示屏, 下視角θ2通常為可視范圍,θ2角度內的亮度有用。上視角θ1通常為不可視范圍,θ1角度內的亮度無用,而且會對周圍的高層建筑造成嚴重的光污染。
為了更好的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依照LED顯示屏通常仰視的應用環境和觀看習慣,提出了非對稱LAMP器件的設想,如圖1所示。
通過對LAMP器件透鏡進行合理的光學設計,上視角 θ1與下視角θ2不相等,并且θ2 >θ1 。將上視角的部分能量,轉移到下視角的可視范圍內,從而到達增加下視角范圍內亮度的目的,同時減少上視角的光污染。由于下視角的增大,顯示屏的配光會更加優異。‖
2.2 非對稱透鏡光學設計
為了實現將上視角的能量轉移到下視角的概念,需要對透鏡進行特殊的光學設計。本論文中采用TracePro光學模擬軟件,對透鏡型面進行光學設計。采用透鏡上下兩側不對稱結構,使得芯片發出的光在透鏡曲面發生全反射和折射,形成非對稱的光強分布曲線,增加了下視角度。通過對透鏡做光學模擬,得到非對稱LAMP器件透鏡曲面的模擬數據。
2.2.1非對稱橢圓橫截面的模擬結果
從圖2可以看到,常規LAMP器件的透鏡截面是對稱的橢圓,經過設計的非對稱LAMP器件的透鏡截面是非對稱的橢圓,可以實現上視角與下視角能量的非對稱分布。
2.2.2模擬的光斑
用TracePro模擬亮度的分布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到,常規橢圓的亮度分布,相對于法平面上下對稱。特殊設計的非對稱橢圓透鏡的亮度分布,已經將部分能量從上視角轉移到下視角。
2.2.3模擬的光強分布曲線
從圖4可見,常規橢圓的光強分布曲線,水平曲線、垂直曲線均對稱。而非對稱橢圓的光強分布曲線,水平曲線保持不變,還是左右對稱。但是垂直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到相對于法平面已經不對稱了,更多的光強分布在下視角。
3 非對稱LAMP器件‖與模組實際測試
3.1 非對稱LAMP器件的實測數據
通過上述的模擬設計后,得到相關的透鏡尺寸數據,經過系列的機械加工,完成透鏡的(模條)成型,封裝成非對稱LAMP 346成品燈珠,測試光型,如圖5所示。采用R/G/B*相同的芯片,封裝出正常LAMP 346器件,在正常法平面測試的非對稱LAMP 346器件,與正常LAMP 346器件的光電參數見表1、表2。
從非對稱LAMP器件的實測光型數據來看,與設計結果*一致。水平曲線左右對稱,垂直曲線非對稱,上視角光強分布減少,下視角光強分布增大。封裝出的非對稱器件參數見表1,相同芯片封裝的常規器件參數見表2。非對稱器件的上視角為+20°,下視角為-40°,實現了2.1中所述的設計概念。
3.2 非對稱LAMP器件箱體實測數據
為了測試非對稱LAMP器件與常規LAMP器件相比,節能效果與配光效果的差異, 將正常LAMP 346器件與非對稱LAMP 346器件選取同一個亮度等級(1:1.1),做成兩個P12.5的箱體進行對比。
將兩個箱體調試白平衡,在法平面上亮度調整到相同時,非對稱箱體的電流與正常箱體的電流略有差異,也就是法平面亮度調整到相同時候,兩個箱體的功耗略有差異。
為了更真實的對比兩個箱體的節電效果,對兩個箱體進行重新調節,讓兩個箱體的電流*相同,也就是兩個箱體功耗*相同。測試在不同的仰視角度下兩個箱體的亮度對比數據,如下表所示:
‖
從上述數據對比可以看出,非對稱箱體與正常箱體相比,在不同仰視角度觀看時,在不同水平角度的亮度都有不同程度提升,上半視角向下半視角的亮度轉移平均達30%,節能效果明顯。同時由于上視角的亮度降低,減少了顯示屏對周圍高層建筑的光污染。
在配光方面,當在不同的仰視角下,亮度隨水平角度的逐漸變大而減小,在相同的角度變化范圍內,非對稱箱體的亮度變化要小于常規箱體的亮度變化,因此非對稱器件的配光一致性,優于同等條件下常規器件的配光一致性,非對稱與正常器件相比,降低了色偏差,非對稱箱體的觀看效果更好。
4結 論
本文提出了一種將LAMP器件的上視角亮度向下視角轉移的設計概念,通過TracePro光學軟件,對LAMP器件透鏡曲面進行非對稱光學設計,將非對稱LAMP器件的垂直方向上視角減少,下視角增大。
通過采用本論文提出的非對稱透鏡型面設計數據,得到非對稱LAMP器件。經過對成品的實際測試,水平角度為110°,還是左右對稱。垂直角度相對于法平面非對稱,為+20°/ —40°。采用R/G/B*相同的芯片,封裝為非對稱LAMP器件與常規LAMP器件,制作P12.5兩個箱體進行亮度對比,發現非對稱LAMP器件在下視角可視范圍內,亮度比常規器件增加30%以上,節電效果明顯。上視角范圍亮度降低,減少了對附近高層建筑的光污染。同時,在水平大角度時未出現偏色現象,配光明顯優于常規LAMP器件!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IOTE 2025第二十四屆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展會城市:深圳市展會時間: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