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區是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發展的繼智能大廈發展后的又一種類型的智能建筑,近10年來在我國獲得發展。在未來的10年中,智能化社區在我國仍有強勁的發展勢頭。
1 智能化社區急劇發展的因素
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是世界上規模zui大的,不論是近幾年已有的發展情況,還是市場潛力都是的。這幾年,住宅建設的建筑面積每年都將達4億平方米,估計今后10年的發展勢頭仍不會減弱。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不僅要求較大的人均居住面積,而且還要求高質量的居住環境。高質量的居住環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舒適、環保的社區生活環境;
?。?)全面、周到、快捷的社區服務和管理;
?。?)現代化的通信設施;
?。?)方便獲取本地以及國內外信息;
?。?)具備居家辦公的條件。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我國網民數量每年遞增超過*,估計在2002年我國網民的數量會超過5千萬。網民絕大部分屬白領階層,他(她)們的居室與白天上班的辦公室一樣,離不開網絡設施和信息的需求。
城市數字化規劃及實施的全面展開推動了社區信息化的發展。上個世紀末,繼上海、深圳、北京等幾個城市的城市信息化規劃的制定并開始啟動以來,國內又有一批城市正在進行數字化工程的規劃和建設。可以認為,我國城市數字化建設的高潮已經到來。智能化社區是數字城市的基本單元,已經納入各個城市的數字化規劃,智能化社區的建設是城市中主要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之一,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公用事業信息化、Internet接入、和未來數字電視等應用都離不開作為城市基層單位的智能化社區的支持。
上述幾方面因素大大促進了全國各地社區智能化系統的建設和實施。
2 智能化社區網絡系統特點
2.1 城市網絡*的基層單元
智能化社區的網絡建設是解決數字城市zui后1km/100m/10m范圍的網絡建設問題。社區的網絡系統是城市網絡的zui基層的結構,通過網絡系統把千家萬戶與數字城市的各種信息應用緊密在一起。智能化社區支持數字城市的信息化應用包括如下幾個主要方面。
?。?)電子商務:例如電子購物、電子銀行、電子保險、網上炒股等;
?。?)電子政府:城市居民利用網絡可以直接與政府各個部門對話,反映來自zui基層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政府有關部門能及時地處理和解決問題。通過網絡,居民能及時了解政府有關部門所頒布的政策、法規和條例,并能在網上直接辦理所規定的事宜;
?。?)城市空間信息系統:例如各個社區內部的建筑物分布、綠化帶和地下管線等構成的社區地理信息系統GIS是城市空間信息系統*的一部分;
(4)城市公用事業(水、電、天然氣等)信息化:城市公用事業部門利用網絡來管理社區中水、電、天然氣等使用和收費。智能化社區家居三表(水表、電表、天然氣表)計量遠程傳輸的需求促進了城市公用事業部門信息化建設;
?。?)遠程教育:居民在家中利用網絡獲得遠程教育和有關知識的培訓;
(6)遠程保健和輔助醫療:通過網絡來傳授保健和輔助醫療知識特別對于中老年居民來說是非常需要的;
(7)氣象、交通和旅游咨詢:居民在網上能夠獲得比較廣泛和詳細的氣象、交通和旅游咨詢,方便出外辦事和旅游選擇;
?。?)城市公共物業管理:智能化社區的物業管理是*的,它不僅要對社區進行人員、建筑物、設備、保安、收費等行政類的管理,而且還必須要對大量的智能化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后者對于一個社區來說往往在人力、財力特別在技術上是力不從心的,因此要成立城市公共物業管理部門集中人力、財力和技術力量來對城市中眾多的智能化社區進行統一管理,通過網絡,對社區中大量的智能化設備進行監測、管理,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
2.2 數據網、監控網、網和電視網四類網絡構成
四類網絡具有不同的結構,分別實現系統的不同功能。分別敘述如下:
(1)數據網是社區內部的駐地網。通常是一個寬帶數據網絡,目前幾乎均選擇TCP/IP以太網,它作為社區內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支撐
著內部的信息服務、辦公、管理、多媒體通信等有關數據信息傳輸和處理的功能;實現了社區的Internet的接入和(或)城域骨干網的接入,滿足居民對Internet和(或)城域網信息服務的需求;
(2)監控網實現了社區內部有關系統和設施的控制和監測。包括對安全防范、消防、電梯、燈光照明、上下水、停車場出入口、生態環境等系統和設施的控制和監測,對于在社區中形成安全、舒適、環保、節能的環境是重要的。
國內外傳統的常用的具有開放性的監控網絡低層有關的標準和協議包括LonWalkBACnet,RS485,RS232等,低層支持IP以太網是監控網更加走向開放性重要的標志。當前,國外幾乎所有的廠家其開放的監控網產品均包括了TCP/IP以太網,并可以在TCP/IP以太網平臺上進行監控系統功能的集成和聯動,利用Web技術和瀏覽器界面對集成的系統進行管理和監控。目前直接利用工業控制以太網來實現社區監控網絡的功能也是可行的。
監控網絡技術與其他網絡技術一樣也在不斷發展,監控網絡的幾種結構形式。
是早期的監控網絡結構,此結構源自于傳統的控制網絡技術,物理上由現場總線級和控制級組成。現場總線級是監控網絡的zui低層,直接連接各個需要監控的應用子系統,一般情況下,每個現場總線網絡對應一個子系統。上層控制級主要實現各個子系統之間的聯動和監管,當然也可直接連接子系統。圖2的結構增加了基于TCP/IP以太網的管理級,在管理級上實現了監管的功能,這種結構是監控網絡發展的一個飛躍,標志著監控網絡與信息技術密切在一起,TCP/IP以太網的開放性和豐富的資源推動了監控網絡技術和產品進一步的發展。結構是目前比較復雜的監控網絡系統中常用的結構,網絡物理結構只有兩層,但是可以實現邏輯上的三層功能,主要在于控制網協議BACnet的低層支持IP以太網。圖4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監控網絡結構,是圖3結構的進一步發展。TCP/IP以太網利用網關或服務器來連接現場總線網絡,而中間不采用傳統的控制器,帶寬富裕且可靠的TCP/IP以太網既實現了管理級功能,又實現了控制級功能,這種結構與圖2、圖3比較,結構簡單,維護方便,性價比高。圖5結構是一種更優化的監控網絡結構,利用TCP/IP以太網實現了全部功能,在智能化社區中是可以采用的。
由于在智能化社區中,機電設備監控的功能是比較簡單的,絕大部分功能是只監不控、即使需要少量控制功能,也只不過是開環控制或者是簡單的開關量控制,因此監控網絡系統可以采用簡單而優化的結構。這種結構組成的監控系統,可以實現機電設備監控、安全防范、一卡通、家居智能控制等全部功能以及這些子系統的聯動和集成。
語音通信網除了通常在社區中以程控交換機為中心的結構形式支持傳統的語音通信外,還包括無線通信對講系統、手機信號增強系統等。利用線來實現XDSL寬帶Internet接入是當前常用的一種解決方案。
電視網除了通常在社區中滿足居民收看電視節目外,建設雙向有線電視網HFC也是一種構成社區寬帶網的途徑。利用HFC實現寬帶Internet接入也是當前可行的一種解決方案。
2.3 構成了社區/住宅樓/家居三個層次的網絡系統結構
智能化社區網絡系統的結構分為社區/住宅樓/家居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上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功能。四類網絡均體現在每一個層次上,以監控網中家居智能控制系統為例,其中家居網絡系統是一個特殊的亮點,以家居智能控制器為核心形成了家居網絡,實現家庭中家電、家居安防、三表計量遠傳、數字終端等設備的連接和控制。通過家居智能控制器與住宅樓網絡以及社區網絡的連接。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社區以太網,甚至可以通過Internet對家居網絡系統中的各種設備進行管理和監控,而像三表(電表、水表、煤氣表)輸出的計量數字信號則可以傳送至社區的物業管理中心,也可以通過城市的公網或專網遠傳至城市中有關的公用事業管理部門。
以家居智能控制器為核心的家居網絡框圖如圖7所示。家居網絡目前可以采用藍牙、WLan等無線技術,也可以采用485總線、Lan、線、電力線等技術組網。住宅樓中各個家居智能控制器用485總線連接成住宅樓網絡,然后通過網關與社區寬帶網(一般為TCP/IP以太網)連接,如圖8所示。家居智能控制器通過住宅樓集線器HUB直接與社區寬帶網連接的結構如圖9所示,這是一種可以直接使用住宅樓綜合布線系統組網的結構。顯然,利用無線技術實現家居智能控制器組網也是可行的解決方案。目前,大部分生產廠家的家居智能控制器產品可以適應多種組網(485總線、以太網或無線等)方式,以供選擇。
對于數據網和網,則由智能化社區綜合布線系統決定了社區和住宅樓兩個層次的網絡結構。社區中的有線電視網則自成系統,遍及社區和所有的住宅樓。
2.4 四類網絡支撐了社區智能化系統的三個服務系統
社區智能化系統包括以下三個應用服務系統,每個系統中分別包括網絡平臺及其所支持的眾多的應用子系統。分別如圖10至圖13所示。
2.4.1 信息服務系統
信息網絡所支持的應用子系統包括內部信息服務、Internet接入與信息服務、物業管理、社區GIS、集成管理等子系統。
2.4.2 監控服務系統
監控網絡所支持的應用子系統包括建筑機電設備監控、安全防范、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一卡通、車庫管理、家居智能控制、機房系統監管等子系統。
2.4.3 通信服務系統
通信網絡所支持的應用子系統包括程控交換、小區域無線通信、手機信號增強、衛星與閉路電視、廣播與背景音樂、Internet接入與信息服務等子系統。
2.5 多個系統集成和多種信息融合是發展的方向
由上述可知,在社區智能化系統中存在著四類網絡,構成三個層次的網絡系統結構,支撐了三個服務系統。在整個系統中所包括的子系統數量近20個,眾多的子系統遍及社區/住宅樓/家居三個層次。
為了優化系統結構、減少投資、方便管理,近1~2年來,各個廠家紛紛提出各種層次的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目前在社區智能化系統的方案設計以及工程實施中,系統集成已經成為重要的、*的環節。具有明顯的發展特點。
事實上,在社區智能化系統的四類網絡上存在著各自的信息流,即數據、控制、語音、視像四種信息流。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系統集成的深入,多種信息的融合(或稱四網融合)的特點會越來越明顯。例如隨著的發展,語音流和數據流趨于融合;隨著數字電視的推廣使用,視像流和數據流會趨于融合。
3 基于寬帶網平臺的社區智能化系統的結構是發展的方向
3.1 寬帶網平臺的應用需求
綜上所述,在智能化社區中,對于TCP/IP以太網所構成的寬帶網平臺,其應用需求是多方面的,覆蓋了社區智能化系統絕大部分功能以及未來的數字化增值服務,概述如下:
?。?)社區居民要求通過寬帶網獲得Internet/城域網的信息服務;
?。?)社區內部在寬帶網上需要建立一個,通過寬帶網為居民提供內部信息服務;
(3)物業管理需要內部寬帶網絡的支撐;
?。?)對于監控服務系統來說,其眾多的子系統的信息傳輸、管理、監控和系統集成幾乎都要求在寬帶網絡上進行;
?。?)社區系統、數字廣播以及即將到來的數字電視系統要藉助于寬帶網絡作為其傳輸通道;
?。?)未來整個社區智能化系統的發展,要實現全局的數字系統集成和信息融合必須要依靠寬帶網絡的支撐。
3.2 基于寬帶網平臺的智能化系統總體框架
根據應用需求以及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
在寬帶平臺上支撐了各種應用,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區智能化(數字化)系統框架。
1 智能化社區急劇發展的因素
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是世界上規模zui大的,不論是近幾年已有的發展情況,還是市場潛力都是的。這幾年,住宅建設的建筑面積每年都將達4億平方米,估計今后10年的發展勢頭仍不會減弱。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不僅要求較大的人均居住面積,而且還要求高質量的居住環境。高質量的居住環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舒適、環保的社區生活環境;
?。?)全面、周到、快捷的社區服務和管理;
?。?)現代化的通信設施;
?。?)方便獲取本地以及國內外信息;
?。?)具備居家辦公的條件。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我國網民數量每年遞增超過*,估計在2002年我國網民的數量會超過5千萬。網民絕大部分屬白領階層,他(她)們的居室與白天上班的辦公室一樣,離不開網絡設施和信息的需求。
城市數字化規劃及實施的全面展開推動了社區信息化的發展。上個世紀末,繼上海、深圳、北京等幾個城市的城市信息化規劃的制定并開始啟動以來,國內又有一批城市正在進行數字化工程的規劃和建設。可以認為,我國城市數字化建設的高潮已經到來。智能化社區是數字城市的基本單元,已經納入各個城市的數字化規劃,智能化社區的建設是城市中主要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之一,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公用事業信息化、Internet接入、和未來數字電視等應用都離不開作為城市基層單位的智能化社區的支持。
上述幾方面因素大大促進了全國各地社區智能化系統的建設和實施。
2 智能化社區網絡系統特點
2.1 城市網絡*的基層單元
智能化社區的網絡建設是解決數字城市zui后1km/100m/10m范圍的網絡建設問題。社區的網絡系統是城市網絡的zui基層的結構,通過網絡系統把千家萬戶與數字城市的各種信息應用緊密在一起。智能化社區支持數字城市的信息化應用包括如下幾個主要方面。
?。?)電子商務:例如電子購物、電子銀行、電子保險、網上炒股等;
?。?)電子政府:城市居民利用網絡可以直接與政府各個部門對話,反映來自zui基層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政府有關部門能及時地處理和解決問題。通過網絡,居民能及時了解政府有關部門所頒布的政策、法規和條例,并能在網上直接辦理所規定的事宜;
?。?)城市空間信息系統:例如各個社區內部的建筑物分布、綠化帶和地下管線等構成的社區地理信息系統GIS是城市空間信息系統*的一部分;
(4)城市公用事業(水、電、天然氣等)信息化:城市公用事業部門利用網絡來管理社區中水、電、天然氣等使用和收費。智能化社區家居三表(水表、電表、天然氣表)計量遠程傳輸的需求促進了城市公用事業部門信息化建設;
?。?)遠程教育:居民在家中利用網絡獲得遠程教育和有關知識的培訓;
(6)遠程保健和輔助醫療:通過網絡來傳授保健和輔助醫療知識特別對于中老年居民來說是非常需要的;
(7)氣象、交通和旅游咨詢:居民在網上能夠獲得比較廣泛和詳細的氣象、交通和旅游咨詢,方便出外辦事和旅游選擇;
?。?)城市公共物業管理:智能化社區的物業管理是*的,它不僅要對社區進行人員、建筑物、設備、保安、收費等行政類的管理,而且還必須要對大量的智能化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后者對于一個社區來說往往在人力、財力特別在技術上是力不從心的,因此要成立城市公共物業管理部門集中人力、財力和技術力量來對城市中眾多的智能化社區進行統一管理,通過網絡,對社區中大量的智能化設備進行監測、管理,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
2.2 數據網、監控網、網和電視網四類網絡構成
四類網絡具有不同的結構,分別實現系統的不同功能。分別敘述如下:
(1)數據網是社區內部的駐地網。通常是一個寬帶數據網絡,目前幾乎均選擇TCP/IP以太網,它作為社區內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支撐
著內部的信息服務、辦公、管理、多媒體通信等有關數據信息傳輸和處理的功能;實現了社區的Internet的接入和(或)城域骨干網的接入,滿足居民對Internet和(或)城域網信息服務的需求;
(2)監控網實現了社區內部有關系統和設施的控制和監測。包括對安全防范、消防、電梯、燈光照明、上下水、停車場出入口、生態環境等系統和設施的控制和監測,對于在社區中形成安全、舒適、環保、節能的環境是重要的。
國內外傳統的常用的具有開放性的監控網絡低層有關的標準和協議包括LonWalkBACnet,RS485,RS232等,低層支持IP以太網是監控網更加走向開放性重要的標志。當前,國外幾乎所有的廠家其開放的監控網產品均包括了TCP/IP以太網,并可以在TCP/IP以太網平臺上進行監控系統功能的集成和聯動,利用Web技術和瀏覽器界面對集成的系統進行管理和監控。目前直接利用工業控制以太網來實現社區監控網絡的功能也是可行的。
監控網絡技術與其他網絡技術一樣也在不斷發展,監控網絡的幾種結構形式。
是早期的監控網絡結構,此結構源自于傳統的控制網絡技術,物理上由現場總線級和控制級組成。現場總線級是監控網絡的zui低層,直接連接各個需要監控的應用子系統,一般情況下,每個現場總線網絡對應一個子系統。上層控制級主要實現各個子系統之間的聯動和監管,當然也可直接連接子系統。圖2的結構增加了基于TCP/IP以太網的管理級,在管理級上實現了監管的功能,這種結構是監控網絡發展的一個飛躍,標志著監控網絡與信息技術密切在一起,TCP/IP以太網的開放性和豐富的資源推動了監控網絡技術和產品進一步的發展。結構是目前比較復雜的監控網絡系統中常用的結構,網絡物理結構只有兩層,但是可以實現邏輯上的三層功能,主要在于控制網協議BACnet的低層支持IP以太網。圖4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監控網絡結構,是圖3結構的進一步發展。TCP/IP以太網利用網關或服務器來連接現場總線網絡,而中間不采用傳統的控制器,帶寬富裕且可靠的TCP/IP以太網既實現了管理級功能,又實現了控制級功能,這種結構與圖2、圖3比較,結構簡單,維護方便,性價比高。圖5結構是一種更優化的監控網絡結構,利用TCP/IP以太網實現了全部功能,在智能化社區中是可以采用的。
由于在智能化社區中,機電設備監控的功能是比較簡單的,絕大部分功能是只監不控、即使需要少量控制功能,也只不過是開環控制或者是簡單的開關量控制,因此監控網絡系統可以采用簡單而優化的結構。這種結構組成的監控系統,可以實現機電設備監控、安全防范、一卡通、家居智能控制等全部功能以及這些子系統的聯動和集成。
語音通信網除了通常在社區中以程控交換機為中心的結構形式支持傳統的語音通信外,還包括無線通信對講系統、手機信號增強系統等。利用線來實現XDSL寬帶Internet接入是當前常用的一種解決方案。
電視網除了通常在社區中滿足居民收看電視節目外,建設雙向有線電視網HFC也是一種構成社區寬帶網的途徑。利用HFC實現寬帶Internet接入也是當前可行的一種解決方案。
2.3 構成了社區/住宅樓/家居三個層次的網絡系統結構
智能化社區網絡系統的結構分為社區/住宅樓/家居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上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功能。四類網絡均體現在每一個層次上,以監控網中家居智能控制系統為例,其中家居網絡系統是一個特殊的亮點,以家居智能控制器為核心形成了家居網絡,實現家庭中家電、家居安防、三表計量遠傳、數字終端等設備的連接和控制。通過家居智能控制器與住宅樓網絡以及社區網絡的連接。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社區以太網,甚至可以通過Internet對家居網絡系統中的各種設備進行管理和監控,而像三表(電表、水表、煤氣表)輸出的計量數字信號則可以傳送至社區的物業管理中心,也可以通過城市的公網或專網遠傳至城市中有關的公用事業管理部門。
以家居智能控制器為核心的家居網絡框圖如圖7所示。家居網絡目前可以采用藍牙、WLan等無線技術,也可以采用485總線、Lan、線、電力線等技術組網。住宅樓中各個家居智能控制器用485總線連接成住宅樓網絡,然后通過網關與社區寬帶網(一般為TCP/IP以太網)連接,如圖8所示。家居智能控制器通過住宅樓集線器HUB直接與社區寬帶網連接的結構如圖9所示,這是一種可以直接使用住宅樓綜合布線系統組網的結構。顯然,利用無線技術實現家居智能控制器組網也是可行的解決方案。目前,大部分生產廠家的家居智能控制器產品可以適應多種組網(485總線、以太網或無線等)方式,以供選擇。
對于數據網和網,則由智能化社區綜合布線系統決定了社區和住宅樓兩個層次的網絡結構。社區中的有線電視網則自成系統,遍及社區和所有的住宅樓。
2.4 四類網絡支撐了社區智能化系統的三個服務系統
社區智能化系統包括以下三個應用服務系統,每個系統中分別包括網絡平臺及其所支持的眾多的應用子系統。分別如圖10至圖13所示。
2.4.1 信息服務系統
信息網絡所支持的應用子系統包括內部信息服務、Internet接入與信息服務、物業管理、社區GIS、集成管理等子系統。
2.4.2 監控服務系統
監控網絡所支持的應用子系統包括建筑機電設備監控、安全防范、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一卡通、車庫管理、家居智能控制、機房系統監管等子系統。
2.4.3 通信服務系統
通信網絡所支持的應用子系統包括程控交換、小區域無線通信、手機信號增強、衛星與閉路電視、廣播與背景音樂、Internet接入與信息服務等子系統。
2.5 多個系統集成和多種信息融合是發展的方向
由上述可知,在社區智能化系統中存在著四類網絡,構成三個層次的網絡系統結構,支撐了三個服務系統。在整個系統中所包括的子系統數量近20個,眾多的子系統遍及社區/住宅樓/家居三個層次。
為了優化系統結構、減少投資、方便管理,近1~2年來,各個廠家紛紛提出各種層次的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目前在社區智能化系統的方案設計以及工程實施中,系統集成已經成為重要的、*的環節。具有明顯的發展特點。
事實上,在社區智能化系統的四類網絡上存在著各自的信息流,即數據、控制、語音、視像四種信息流。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系統集成的深入,多種信息的融合(或稱四網融合)的特點會越來越明顯。例如隨著的發展,語音流和數據流趨于融合;隨著數字電視的推廣使用,視像流和數據流會趨于融合。
3 基于寬帶網平臺的社區智能化系統的結構是發展的方向
3.1 寬帶網平臺的應用需求
綜上所述,在智能化社區中,對于TCP/IP以太網所構成的寬帶網平臺,其應用需求是多方面的,覆蓋了社區智能化系統絕大部分功能以及未來的數字化增值服務,概述如下:
?。?)社區居民要求通過寬帶網獲得Internet/城域網的信息服務;
?。?)社區內部在寬帶網上需要建立一個,通過寬帶網為居民提供內部信息服務;
(3)物業管理需要內部寬帶網絡的支撐;
?。?)對于監控服務系統來說,其眾多的子系統的信息傳輸、管理、監控和系統集成幾乎都要求在寬帶網絡上進行;
?。?)社區系統、數字廣播以及即將到來的數字電視系統要藉助于寬帶網絡作為其傳輸通道;
?。?)未來整個社區智能化系統的發展,要實現全局的數字系統集成和信息融合必須要依靠寬帶網絡的支撐。
3.2 基于寬帶網平臺的智能化系統總體框架
根據應用需求以及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
在寬帶平臺上支撐了各種應用,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區智能化(數字化)系統框架。
上一篇:常見磁性聯軸器及應用
下一篇:牽伸加捻機PLC控制系統分析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1271141964@qq.co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CIEME2025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沈陽市展會時間: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