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人員定位
在分析近期幾個煤礦發生的特大事故時發現幾個共性問題:地面與井下人員的信息溝通不及時;地面人員難以及時動態掌握井下人員的分布及作業情況,進行人員定位;一旦煤礦事故發生,搶險救災、安全救護的效率低,搜救效果差。為此,如何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如何準確、實時、快速履行煤礦安全監測職能,有效進行礦工管理,保證搶險救災、安全救護的運作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生產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安全。煤礦、金屬礦等采礦場所迫切需要利用相應的礦井人員跟蹤定位設備,全天候對煤礦入井人員進行實時自動跟蹤,隨時掌握每個員工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動軌跡,全礦井下人員的位置分布情況。實現煤礦井下作業人員進出的有效識別和監測監控,使管理系統充分體現“人性化、信息化和高度自動化”,實現數字礦山的目標。
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管理方面實現的基本功能包括:①任一時間井下或某個地點究竟有多少人,這些人都是誰;②每個人在井下任一時間的活動軌跡;③查詢一個或多個人員現在的實際位置(井下人員定位),方便調度中心可快速正確的該人員澳占詢有關人員在任一地點的到漓時間和總工作時間等等一系列信息,可以督促和落實重要巡查人員(如:瓦斯檢測人員、溫度檢測人員、測風人員等)是否按時、到點的進行各項數據的測試和處理,從根本上杜絕因人為因素而造成的相關事故。
在井下的各個巷道和人員可能經過的通道中安裝若干個閱讀器,具體數量和位置根據現場巷道實際情況和要實現的功能要求而定,并且將它們通過通信線路與地面監控中心的計算機進行數據交換。同時在每個下井人員佩帶的礦燈或其他裝備上安置一個電子標簽,當下井人員進入井下以后,只要通過或接近放置在巷道內的任何一個閱讀器,閱讀器即會感應到信號同時立即上傳到監控中心的計算機上,計算機就可判斷出具體信息(如:是誰,在哪個位置,具體時間),同時把它顯示在監控中心的大屏幕或電腦顯示屏上并備份,管理者也可以根據大屏幕上或電腦上的分布示意圖點擊井下某一位置,計算機即會把這一區域的人員情況統計并顯示出來。同時控制中心的計算機會根據一段時間的人員出入信息整理出這一時期的每個下井人員的各種出勤報表(如:出勤率、總出勤時間、遲到厚退記錄、未出勤時間等)。另外一旦井下發生事故,可根據電腦中的人員定位分布信息馬上查出事故地點的人員情況,然后可再用探測器在事故處進一步確定人員準確位置,以便幫助營救人員以準確快速的方式營救出被困人員。
監獄管理中人員定位
結合監獄管理的實際需求,將RFID技術應用于監獄管理改造,設計一套基于RFID技術的監獄綜合管理系統。主要用于對監獄內所有人員進行管理,具有人員日常生活管理(包括管理人員、獄警、服刑人員)、生產區人員定位和實時視頻監控等功能。有效的解決了在押量持續上升,警力不足等日益突出的問題,改變了過去以“人防”為主的勤務工作模式,對于保證監獄管理正常運行和加快監獄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RFID的電子標簽技術的出現,或對監獄管理帶來革命性的轉變。通過在罪犯肩上佩戴含有RFID標簽,并與視頻監控聯動,隨時可以通過系統迅速鎖定每名罪犯的具體位置。
再者,原先罪犯的勞動工具(如剪刀、扳手)一般都是早上在帶班干警的監督下領取,然而到了交工時,工具無故遺失、不對號現象屢見不鮮,給監獄安全帶來很大隱患。現在假如有在工具上嵌入RFID標簽,就可以很好的對工具進行對號管理。即便遺失,也可通過系統及時尋找到。
RFID借由物聯網概念的發酵,也逐步引起司法管理部門的重視,目前一些*正在進行試點,一旦應用成熟,將向全國鋪開。
除了RFID技術的探索外,監獄安防業者同樣密切關注視頻分析技術的進展。如監獄行業早在2006年前后就有嘗試將智能分析應用于周界、出入口等區域,夜間某布防區域一旦出現人員走到跡象,系統即聯動廣播、報警、燈光等系統。應用智能分析可代替值班干警監視,將人力從疲勞中解放出來。
大型園區中人員定位
除了以上兩種RFID人員定位系統在應用的實例,對于一些大型工廠、園區而言也可以借助RFID人員定位系統實現人員管理。大型工廠園區一般都是規模較大,工廠職工較多。然而,由于人員較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很容易產生管理漏洞,引發不必要的管理難題;此外,化工廠本身也是易燃易爆地帶,很容易發生危險,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和后果;加之工廠規模較大,如果由于人員管理渙散導致問題的發生,也無從追究責任,使肇事者存在僥幸心理,不加注意,導致問題更加嚴重,工廠制度將難以得到完善。
RFID工廠人員管理定位系統從工廠存在的實際人員管理問題角度出發,重點解決了工廠全體員工的管理問題,實現簡單的人員區域定位,為管理人員帶來便捷,同時可以解決工廠的眾多管理問題,對工廠工人進行嚴格管理,減少意外發生,保障工人的安全,避免因意外給工廠帶來的經濟損失,提高工廠的名譽,為工廠帶來更大的效益。
小結
利用RFID技術,建立人員信息和處理方案,實現信息傳遞與信息共享,為企業管理提供支持,實現管理信息化、規范化和可視化。zui大限度的保障人員的安全及管理效率。
上一篇:電壓擊穿試驗儀技術
下一篇:自動化技術消除障礙的主要方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