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已至少包括“北斗放牛”、“北斗菜”等相關應用,另還有很多應用方式超出人們的想象。他說,在國家“雙創”戰略的指導下,北斗應用會催生新的業態、新的方式,將帶動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的深度發展。
以“北斗菜”為例,這是衛星定位和物聯網技術在食品行業中一款應用項目。竹籃里看似普通的蔬菜,卻都貼著二維碼,消費者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能知道這些蔬菜是從何時何地采摘并運送而來的。冉承其說,目前以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為依托搭建的“北斗菜”網絡平臺已經吸引了眾多菜農加入,并逐漸獲得消費者青睞。
他說,依托北斗系統的高科技實力,利用第三方平臺為食品安全提供保證,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可從中受惠。利用衛星定位,物聯網技術在食品質量安全保障中發揮了大作用。事實上,近年來,隨著技術產業的發展,北斗系統的基礎產品已經形成了從芯片到終端,再到產業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鏈,目前正在呈現“北斗+互聯網+其他行業”的新業態:在車聯網上,北斗可以解決車輛安全情況報告,減少空載率;在船聯網上,北斗可以實現應急救援、災情預報、天氣預報等;在物聯網上,北斗也能夠實現產品追溯、食品安全監管等。
至于人聯網方面,北斗也有望誕生關愛老人、看護小孩等應用。
用《太空》雜志編審龐之浩的話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太廣泛了,只要你能想得到,都可以去應用。”
龐之浩在接受*·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各行各業都可以運用北斗系統。在工程領域,北斗衛星可以提供定位的功能,通過測經度和緯度來保證樓房沒有蓋歪;在發電廠等需要較高時間精度的領域,北斗系統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發電廠輸電發電同時進行。
為北斗應用畫出了更好藍圖
無源定位功能是北斗系統區別于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所在。冉承其形容這一功能為“收音機模式”。這一功能收到信號就能定位,還兼有有源位置服務和短報文通信特色應用,北斗終端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與衛星進行交互,并使用“短報文”向其他用戶發送120個漢字,快速進行位置報告。這一特色應用在通信手段不健全、不發達的地區優勢。
冉承其說,目前我國沿海的4萬多條漁船上都裝了北斗的應用終端,如此一來,這些漁船就可以實現情況的通報、位置的報告、信息的交互。漁民在漁船裝了北斗終端以后,手機可并網運行,大大滿足了漁民海上通信的需要,為沿海島礁、信息傳輸提供了條件,這些年得到了政府部門、漁政部門以及漁民的廣泛歡迎。有漁民告訴冉承其,現在出海就放兩個東西,媽祖和北斗,要拜就拜這兩個,“可見北斗對他們有多重要”。
如此多功能、多元化的北斗系統如何保證其建設和應用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是人們關心的話題之一。冉承其說,目前北斗的應用管理思路可以概括為“三統三抓”。
所謂“三統”:*是把各個系統、各個行業、大眾行業的應用統籌起來;第二是統籌國內和的應用,把國內國外的各種需求、應用方式統籌起來;第三是統建設和應用,建設和應用是相互迭代。
具體舉措包括抓好基礎,這個基礎包括核心芯片、天線、終端、板卡等。
可喜的是,近幾年來,我國已經*實現了核心芯片、終端板卡、天線等的自主可控,并且都具有*水平。冉承其說:“我們現在的芯片已經達到的水平,40納米的工藝線。*的芯片,已經比同類產品還要便宜,*的芯片是人民幣10元以內。”
在高精度應用行業,北斗也占領了中國主流市場。冉承其說,到今年4月,應用北斗技術的終端超過了2400萬臺,應用北斗作為芯片的手機銷量已經超過1800萬部。另外,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在中國境內出貨的智能手機,使用北斗芯片的超過30%。
據冉承其介紹,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始終對推進北斗系統應用高度重視,并從法律層面給予支持。比如,2012年年底北斗系統正式提供服務,2013年*專門頒布了《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要把推動北斗系統的建設、應用和產業的形成作為重要內容。緊接著,國家相關部門又專門發布了“國家衛星導航產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各個省(區、市)、各個行業主管部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和標準,共同推動北斗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經明確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衛星導航條例》列入正式立法計劃,從法律層面上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此次的發布,也再次為北斗的應用畫出了更好的藍圖。據冉承其透露,目前有關方面正在著手打造全國高精度地基增強系統網,并將于今年年底提供試運行,試運行的精度可以到分米級,而建成以后的精度zui高可以到厘米級。
他說,如果使用這個高精度應用來約車,消費者將無需靠不停地溝通還有多少米的距離,預約車輛可以直接開到預約者腳邊;同時還可以滿足泥石流變形監測、道路橋梁的監測、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駕駛員培訓、駕考的培訓等相關需求。“我想,高精度應用一定是北斗的特色服務,會帶動整個位置服務產業的革命性變化。”冉承其說。
北斗民用化還需進一步“物美價廉”
韓延超是信威通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斗項目負責人,他所在的公司目前在北斗定位、北斗移動、“北斗菜”等方面均有所涉足。在他看來,北斗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以日常可見的老人走失問題為例,利用北斗系統實現的智能化養老社區,通過使用搭載了北斗系統的智能手環,這一問題有望變得不再棘手。
不過,他在接受*·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在運用北斗系統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其中頗受人詬病的就是精度問題,企業在應用北斗技術時需要精益求精的“精度”,但目前看來,北斗衛星定位與其通信系統的精度還有待提高。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在于資金。韓延超表示,企業應用北斗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發展項目時,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但對不少企業來說,這樣的資金是“天文數字”,僅依靠自籌資金是遠遠不夠的。
通信技術專家、中國衛星應用大會主席楊千里對此也有同感,他在接受*·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說,“物美價廉”是北斗系統市場化的需要,要實現民用化和大眾化,必須讓北斗系統的應用走入市場化軌道,在智能手機、穿戴設備、車載終端從技術環節上為其提供配套支持。但目前來看,技術上實現“物美價廉”仍是北斗系統急需攻克的困難之一。
“推廣也存在困難,中國老百姓普遍熟知的還是GPS等衛星定位和通信系統,對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系統知之甚少。”韓延超說,這就為企業普及、推廣那些搭載了北斗系統的相關項目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因此,提高北斗系統的度至關重要。
楊千里說,北斗系統應用到民用領域不能僅靠政府推行,還需要相關企業共同努力。“要zui終實現‘物美價廉’的目標,讓廣大用戶‘用腳投票’選擇GPS還是北斗系統,這zui終將由市場決定。”他說。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CIEME2025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沈陽市展會時間: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