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導熱硅膠片是在電路板和機殼中嵌入散熱路徑的散熱設計。電子產品設備的發熱總是難以預測,因為除了熱能在固體中移動的“熱傳導”之外,伴隨空氣流動產生的“熱對流”、通過電磁波傳輸的“熱輻射”也會同時發生,所以無法輕易地全面把握。所以熱設計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談到熱設備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是“4K”、“EV(電動汽車)”、“SiC”、“NAND閃存”等關鍵詞。使用“4K”影像的設備因為要進行高精細的圖像處理,所以處理負荷高,發熱量也隨之增大。出于這個原因,電視機、智能手機、數碼相機對熱設計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實現充分散熱,有助于產品形成差異化。熱設計的優劣將會左右產品的特色。
“EV”方面,無論是純電動車還是混合動力車,發熱密度都在增大。這是因為,為了提高燃效、延長續航里程,功率控制單元(PCU)、電機和電池都在向小型化和輕量化發展。而且,智能汽車需要的信息處理設備,要在比其他消費類產品更為惡劣的環境下使用,因此散熱至關重要。“SiC”雖然目前大多只是在局部使用,但要冷卻發熱密度大的小型芯片,就必須優化從熱源到外部空氣的散熱路徑。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熱設計也要采取新的舉措,熱量相關技術課題越來越多。與過去不同,“因為熱而不工作”的問題也在增多。由于制造工藝的微細化程度提高,漏電流增大,因而陷入了“冷卻能力稍有不足 → 溫度略微升高 → 漏電流增加 → 發熱量增加 → 溫度繼續升高”的螺旋。這種現象可以稱作“失敗的放大”,也使過去不怎么重視熱量的電路設計者,重新意識到了熱量的可怕。
為了滿足今后的市場要求,熱設計方面必需的是什么?一直以來,熱設計就由放出熱量的“電路設計”和進行冷卻的“機械設計”兩方面。利用空氣散熱的設備(以風扇、散熱器等冷卻器件為中心設計冷卻系統的設備)可以采用這種設計結構。然而,對于zui近這些通過改進電路板的配置和布線、機殼接觸等,不使用冷卻器件給電路板和機殼降溫的設備,設計時就必須在電路板和機殼中嵌入散熱路徑。軟性導熱矽膠是填充發熱器件和散熱片或金屬底座之間的空氣間隙,它們的柔性、彈性特征使其能夠用于覆蓋非常不平整的表面。熱量從分離器件或整個PCB傳導到金屬外殼或擴散板上,從而能提高發熱電子組件的效率和使用壽命。
上一篇:淺談PLC控制系統的可靠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