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環保全國各地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師傅遍布全國,調試免費提供,圖紙可根據現場情況,客戶需求免費提供,售前售后服務部張經理竭誠為您服務
本產品由MA2019.8.22發布
水污染治理的措施探討
1、完善法律法規,強化管理,使國民素質得到增強
將《水污染治理法》、《水法》、以及《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貫徹執行,同時對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建立完善的水資源保護法律體系。對污水排放單位的監督與管理實施加強,從重處罰違法排放的工業企業,對總量控制實施嚴格實行;還可以對一定的排污費用進行收取,建立排污權交易費基金,用于企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相扶持,使企業污水預處理的經費壓力減輕,充分調動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性。使全民樹立以生活污水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使水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加大,構建累進加價的水價制度,運用經濟杠桿,實現用水節約及排污減少。政府部門對污水處理的資金投入和補貼實施加大,運用政策的改革及扶持,促使污水處理企業向市場化邁進,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從而達到良性循環的目的。
2、水域和飲用水源管理的加強
對流域用水和排水進行整體規劃,而不是于每個城市自己城區河流的管理,對科學合理的水量調度和河湖疏浚方案進行制定,使水體自凈能力得到提升。嚴格按照各
地劃定的水功能進行執行,禁止排放至飲用水源地內。
3、傳統觀念的改變
在人們心里,由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與水污染代價的控制相比,水污染治理的代價相對較高,所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應運用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實施深入,加大宣傳教育工作,促使環境保護深入人心,同時將人們偷排亂排的問題實施改變。
4、對再生水資源和循環用水進行充分利用
由于我國水資源利用率在50%以下,且重復利用率僅為20%左右,使水資源利用降低,將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和嚴重浪費問題得到加劇。現階段,通過處理的污水已經在冷卻水生產、生活雜用水以及園林綠化等領域得到使用,但使用范圍較小,若通過處理再生水,使其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后即可向地下回灌,采用補充水源便于后期運用。對建筑中通過對水系統和工業冷卻水循環系統推廣的加強,在集中的工業園內,運用生產生活分質供水,使不同水質的利用程度得到提升,從而有效降低水處理的成本。
5、加強對水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的監管力度
管理部門在對水資源進行檢測和管理的同時,可以著重對水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以及水污染嚴重的地區進行高強度的整改。在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很多企業都違背了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可持續戰略要求,生態環境破換嚴重,尤其是水資源的破壞。因此,必須加強電力、化工類等重工業進行實時監控,嚴格控制廢水排放量,強化內部水源管理,從源頭上遏制水污染;對重度水污染地區進行限期整治,加強對水源狀況的檢測,完善日常的監督工作,保證水資源的質量。
6、審批和驗收項目的嚴格化操作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人們需求量的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新型項目得以形成,導致環境面臨著一項新的挑戰。所以,對于新項目,無論規模的大小,都應對可行性和生態進行評估,特別是評估水資源污染狀況,會對水資源產生嚴重影響,導致污染問題形成。當企業無法有效解決時,應將該項目的建設實施堅決杜絕。在項目建成并投產之后,應對企業是否存在偷排亂排的現象進行定期檢查。
7、對*進技術設備進行引入,重點落實在人才的培養
通過對*進水環境恢復技術的運用,與國情相結合,對滿足我國國情水環境恢復技術的理論及方式方法實施研究。使環保產品與產業的發展進行加速,進一步將水污染防治設施的產品標準、自動控制性能以及成套化得以提升,對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成套處理技術進行大力開發。運用生物、物力及化學手段,使水環境恢復過程得到加速。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及制度,實現環境處理人才的有效培養。
8、運用生態補償制度,通過試點,來對該方面的經驗進行探索由于我國的地域相對遼闊。且東西方發展存在著較大差距,相比而言,西部地區的發展相對落后,但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較為良好。東部地區雖然經濟發展相對較快,但環境問題相對嚴峻,現如今東部地區所需的能源及水源大多來自西部地區,若要對西部地區進行保護時,就避免不了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造成影響,使其發展得到制約。東部地區應適當的對西部地區的生態進行補償,從而實現東西部的發展目標得到共同實現,促使我國的發展均衡。
9、構建區域性機構
在對區域性環境進行管理時,可以通過建立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體制的建立來對環境過去所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制度的落實,使經濟方面的賠償制度及法律法規得到完善。若一個企業及單位的行為而對他人及公眾的健康及經濟造成損害時,應對其進行經濟的賠償,只有采用此方式才能使單位及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得到不斷的提升。
過程控制要求
1、水處理
(1) 粗格柵除污機根據時間、要求開停。
(2) 進水泵井潛水泵根據液位自動開停。
(3) 細格柵除污機根據時間自動開停。
(4)生物處理系統、混凝沉淀池根據要求和需求設置開停。
2、污泥處理
(1)根據生物處理系統污泥濃度決定剩余污泥排放量、排放時間并同時進行污泥脫水。
(2)脫水系統內部控制要求,由設備供貨商提供,并按要求運行。
5)控制系統構成
本系統近期由現場控制站分別設于配電間儀表控制室(PLC01)、污泥脫水機房儀表控制室(PLC02)。配電間內高壓信號、低壓信號、電機信號均送各自現場控制站。
現場控制站分別承擔工藝過程中各模擬量、開關量的采集、傳輸以及有關過程的自動控制。數據通訊采用冗余的光纖系統,PLC信號進工業控制網。通訊電纜采用光纜,光纜采用多膜鎧裝式。
6)接地
儀表及控制裝置的保護接地與電氣接地合并,但儀表及控制系統工作接地必須單獨接地,接地電阻≤4Ω。
7、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按如下原則進行:
(1)各設備的選用力求*實用、合理,確保工藝的需要,并配合土建構筑物形式的要求。
(2)機械設備均按成套裝置考慮,包括就地控制箱,控制箱至用電設備的連接電纜等安全、可靠及有效運行所必須的附件。
(3)控制方式采用就地控制與控制集中控制兩種方式。
(4)潛水電機的防護等級為IP68。除另有規定外,其他配套電機和就地控制箱防護等級不低于IP55。
(5)考慮污水腐蝕的環境,對材料選用的原則為水下部分(含不可分割的延伸段)采用鎳鉻不銹鋼或鑄鐵等耐腐蝕材,或碳鋼涂環氧樹脂,平臺以上部分為鋁合金或碳鋼(鍍鋅或涂刷環氧漆)。
8、通風設計
為改善脫水機房內的空氣環境,保護生產人員的安全,設置通風設施。采用機械排風,自然進風相結合的通風方式。在脫水機房的一側布置軸流風機,通過軸流風機將室內污染空氣排出。換氣次數考慮2~3次/hr。
9、公用工程設計
廠內公用工程包括道路、給水和排水等。
(1)廠區內道路環通,滿足消防及運輸要求,主要道路寬6m,次要道路寬4m,采用混凝土路面結構。
(2)廠內采用雨污水分流,污水集中后流入廠內進水泵房的集水井內,雨水排至城鎮雨水系統。
(3)廠內用水:生活用水由城市管網提供。
(4)廠內電訊、電力均接自城市網絡系統。
(5)廠內綠化面積為全廠面積30%左右。
(6)廠內消防用水系統和給水管網合建,水源來自城市管網。
10、綠化設計
植樹綠化,是現代工廠的重要美化環境措施,本項目污水處理廠廠區綠化面積約占總面積的30%左右。
在廠區沿廠外道路一側,廠前區與生產區以高大的綠帶加以分隔,既有觀賞作用,也是廠區的隔離帶。為進一步美化廠區環境,在水廠內構筑物上也考慮作一些細部處理。如在構筑物池壁上作立體綠化及壁面處理。
可供選擇的喬木有:美人松、樟樹、松柏、雪松等;可供選擇的灌木有:小葉丁香、小葉湞、珍珠銹成菊;可供選擇的花卉有:粉團薔薇、玫瑰、迎春、紅瑞木、珍珠梅、牡丹等;并大面積的種植常綠草、絲蘭。
總之,整個廠區擬充分結合自然境條件,建筑單體和群體,致力于和自然環境建立互相依存和互補的關系,強調豐富的空間效果,力求創造親切、新穎、優美的現代化水廠的形象。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主要是以曝氣生物濾池(BAF)為代表的一類污水處理技術。
此工藝中一般包括有絮凝沉淀池及生物曝氣濾池兩部分主要構筑物。 生物曝氣濾池(BAF)是80年代的開發研究的新型微生物附著型污水處理工藝。生物曝氣濾池的構造及運行方式與給水的普通快濾池相似,它是一種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處理構筑物,池內放置直徑為幾個毫米的蓬松濾料作為生物群支撐介質,通過設在池底的配氣系統曝氣,微生物在支撐介質上生長。凈化污水除主要依靠填料上的生物膜外,濾池中尚存在一定濃度類似活性污泥的懸浮生物量,對污水也有一定降解作用。水流采用水氣復合上升流程,定期進行反沖洗。作為附著生物載體的濾池填料本身粒徑小、比表面積大,因此容積負荷可以很高,反應器容積可大大縮小。同時填料本身可截留SS,因此生物曝氣濾池可同時完成生物處理與固液分離。如選擇較小的填料粒徑和相對較低的濾速,固液分離效果要優于沉淀法,可接近普通快濾池的過濾效果。當有脫氮要求時,一般需采用兩段生物曝氣濾池,通過控制供氧使生物膜上的優勢菌種分別為好氧菌和硝化菌,從而達到除碳及脫氮目的。污水通過這兩段生物濾池的處理,可達深度處理(中水)水質要求(大腸菌指標除外)。污水中磷的去除主要是通過SS的沉淀及攔截、分解,因此在生物曝氣濾池前一般需投加化學絮凝劑,在去除絕大部分懸浮物及有機污染物的同時,達到對磷的去除。
絮凝沉淀池是帶有污泥循環的沉淀池,設置目的主要在于防止污水中過高濃度的懸浮物堵塞后續的濾池。沉淀池前部是污水與混凝劑(如PAC)反應區,其后是污水與絮凝劑(陰離子高分子聚合物)的反應絮凝區,再后是斜板沉淀區。斜板沉淀區下部為污泥濃縮區,絮凝沉淀后的污泥在此濃縮后含水率可降至96%以下。一小部分絮凝沉淀后的污泥返回到前部的絮凝區以改善絮凝和沉淀效果。投加化學絮凝劑后進水中大部分SS獲得沉淀、濃縮。生物曝氣濾池反沖洗廢水亦送入沉淀池中進行處理。
設計范圍
1、調節池:調節池幾何尺寸暫定為2.5m×2.5m,大幾何深度為-4.50m,有效容積暫定20m3(以“綜合污水處理設備平面布置圖”施工圖為準)。調節池內設有格柵、液位計、污水提升泵。池頂設有長方形人孔,按加蓋設計以防氣味,池內安裝污水提升泵和格柵,污水提升泵和格柵的安裝位置參見“綜合污水處理設備平面布置圖”,其基礎安裝方式和連接固定方式在現場自行解決;調節池水位計的安裝形式、固定方式及安裝位置在現場自行解決。池內由土建預留了格柵埋件、污水提升泵基礎埋鐵和污水提升泵出水管、上清液回流管、預曝氣系統曝氣管在池壁上的套管。
2、閥門井:2個閥門井,幾何尺寸為1.5m×2m,大幾何深度為-2.0m(初步擬定)。閥門井內安裝有閥門、止回閥、流量計(投標方需要核算閥門井的尺寸)。
3、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幾何尺寸暫定為4.5m×2m,設備基礎安裝暫定標高為-3.50m(相對于室外地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初沉池、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清水池、污泥消化池、風機房、閥門小間、填料、加藥裝置、過濾器、雜用水提升泵、污泥泵、風機、儲氣罐、壓力表、液位計、閥門等。
4、格柵、液位計、污水提升泵、流量計、閥門的選型、安裝設計。
5、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本體及連接管道等的設計。處理設備要滿足進出水水質及水量的要求,工藝流程合理,運行管理簡單、方便。
6、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本體與調節池、閥門井之間連接管道等的設計。
7、消毒加藥系統的設計、選型、安裝。
8、曝氣系統的設計、選型、安裝。
9、送風系統設備的安裝布置。
10、雜用水提升泵(反沖洗泵)的工藝布置、參數、電負荷及電壓等級,反沖洗后污水的排放設計。閥門小間,壓力表與提升泵的自動控制。
11、過濾裝置的設計、選型、安裝。
12、以上各項只包括工藝設計內容,不包括土建內容,但投標方的各個系統的布置方案要滿足各個部分的建(構)筑物的幾何尺寸,設備和管道布置要適應各個部分的建(構)筑物已經預留的埋件和孔洞。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SAMPE中國第二十屆國際先進復合材料展覽會
展會城市:北京市展會時間: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