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的自主創新模式從技術提質到產品設計、從企業文化到管理模式、從國企重組到海外并購、從內源式增長到外延式擴張……涉及面廣,內容豐富。17年來,他的改革與發展經歷了從產業化、規?;交齻€階段,相繼跨越創業、聚能、核裂變三個臺階,以自身的科技、經濟小循環逐步融入不同層次的經濟大循環,不斷探求科技與經濟的*結合點。
作為研究院院辦產業實體,中聯重科通過構建科技產業化平臺,以科研成果轉化作為科研體制改革、創新的突破口,將科研融入產業發展大循環之中,實現了科研支持產業、產業反哺科研的良性互動。
2000年,中聯重科成功上市,漂亮地完成了“從一個院辦產業向現代化管理企業”的轉身,也詮釋了成為社會的公眾公司的思想脈絡。接下來的幾年間,憑借其持續發展和影響力在行業內迅速波及,依托技術、資本、管理等優勢,中聯重科以重組并購為主要形式,參與到傳統國企的改革、改組、改造之中,為長遠發展整合資源聚集了能量。
2002年中聯重科兼并湖南機床廠、2003年重組并購浦沅集團均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自身規模化發展的同時,中聯重科還推動了行業生態鏈條上其他市場主體的共同繁榮。在其周邊形成了上百家活力的中小配套企業群,每年為其配套金額數以億計。據統計,僅在長沙就擁有三家上市公司、29家規模以上配套企業,年產值過600億元,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建設機械產業集群。
2004年,中聯重科營業激增至33.8億元。2005年,中聯重科股權分制改革基本完成,企業引進了聯想弘毅作為戰略投資者,為公司理順內部管理體制、構建在技術、資本、市場、管理等方面與全面對接、具有中聯特色的事業部運營模式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同時,企業成為一個國有相對控股、股權多元化的上市公司,由此完成了由科研院所向化企業的轉變。
中聯重科的產業發展戰略是“產業鏈中間裂變,上下延伸”為核心內涵的“核裂變”戰略。具體來說,就是以產品組團,從母體裂變出的多個專業化公司,并以之為載體,引入品牌、技術、資本進行多層級股份化改造和化運作,力求構建一個產權體系科學的建設機械企業群。
目前,中聯重科已形成了混凝土泵送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建筑起重機械、路面機械、城市環衛機械等二十個專業性公司,實現產業主體的裂變;同時,他們已將產業鏈向上延伸至各關鍵零部件的供應環節,向下延伸至施工設備實物租賃、融資租賃等產業鏈終端,并對整個產業鏈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增強對產業鏈的控制力,形成一個完整的建設機械產業鏈上的利益共同體。通過實施“核裂變”戰略,以中聯作為控股主體,拖動多個品牌,實現向化企業的根本性轉變。2008年9月,中聯重科成功收購第三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一舉成為混凝土機械行業的,走出了其打造化建設機械產業集群的*步。
中聯重科正在堅持自主創新的道路上煥發著勃勃生機。近幾年,公司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新產品課題645項;完成九五、十五、“十一五”和863等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25項;完成專題55項;先后主持、參與了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300多項,繼續履行行業技術進步方面的重要職能。未來五年內,中聯重科40%的產品將以自主品牌銷往海外市場。再用5-10年的時間進入建設機械和工程機械企業前。
上一篇:供需矛盾或加劇機械行業惡性競爭
下一篇:東方泵業大功率化工屏蔽電泵*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CIEME2025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沈陽市展會時間: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