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條件
小宇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對各種污水都有處理經驗,像:生活污水、醫療污水、洗滌污水、屠宰污水、血透污水、餐飲廢水、食品加工污水及類似的工業污水等。
使用場合更是廣泛:像農村、社區、鄉鎮、大小各種醫院、衛生院、診所、衛生室、洗滌廠、辦公樓、工廠、景區、服務區、收費站、地鐵站、光伏電站、風電場、塑料顆粒制造廠、屠宰場、豆制品加工廠、疾控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加油站、各種廁所等等。本產品由Yang2020.10.05發布
調試:
調試污水泵將額定流量的污水提升至設備,開動曝氣系統(調試初期可適當增加曝氣量)每天通過檢查口檢查接觸氧化池內生物生長情況,有條件的用戶可用顯微鏡觀察池內生物種類及大致數量,待填料上附著褐色或黃色生物膜時即可認為生物培養已成功,可以進入正常運行。
若原水為工廠有機污水時,可以先用生活污水或人工投入部分生物營養物來培養生物膜再逐漸加入工業有機污水對生物進行馴化接種。
平均氣溫在20℃時,生活污水生物膜培養時間一般需1-2周,工業有機污水生物膜培養及馴化時間一般需3-4周。
維護:
格柵井應定期進行清污,一般每天清理一次,防止格柵污堵。
運行過程中每小時進行一次巡回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正常運行時,應保持污水流量在20m3/h左右,此時初沉池溢流醋槽液位應在鋸齒的中間位置。
非異常情況下,不要采用“手動”運行方式,應盡量采用“自動”運行方式。
停運后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要定期投運風機,防止生物膜死亡。
流程介紹:
1、格柵調節池
(1)機械格柵:將廢水中的毛發、內臟殘渣攔截去除。
(2)調節池:儲存廢水,均勻調節水質水量,可以有效的減緩廢水流量波動的沖擊和減小負荷。
2、氣浮混凝池
將廢水中一些密度小的油脂類的物質通過氣浮上浮到液面,再通過刮渣機將浮渣去除
3、厭氧池
在厭氧池內,利用兼性微生物,使污水中硝酸鹽還原為分子氮,逸入大氣,起到脫氮作用,水解酸化池同時起到酸性發酵作用,將碳水化合物降解為脂肪酸,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
4、缺氧池
厭氧反應過后,進入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應進一步去除氨氮。
5、好氧池
好氧池中,通過生物接觸氧化來消化和去除剩余有機碳化物,主要工藝為機械鼓風充氧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污水通過該池懸掛填料截留下污水中的懸浮物質,并把污水中的膠體物質吸附在它的表面。其中的有機物使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迅速繁殖,同時這些微生物又進一步吸附污水中懸浮物膠體和溶解狀態下的物質,逐漸形成生物膜,污水通過生物膜的吸附、氧化絮凝而得到凈化。
6、沉淀池
經過生化好氧反應過后,廢水進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污泥沉入池底通過污泥泵泵入污泥濃縮池進行壓濾,上清液達標排放。
處理裝置
曝氣裝置
分流式的曝氣裝置在池的一側,填料裝在另一側,依靠泵或空氣的提升作用,使水流在填料層內循環,給填料上的生物膜供氧。此法的優點是廢水在隔間充氧,氧的供應充分,對生物膜生長有利。缺點是氧的利用率較低,動力消耗較大;因為水力沖刷作用較小,老化的生物膜不易脫落,新陳代謝周期較長,生物膜活性較小;同時還會因生物膜不易脫落而引起填料堵塞。
直接式是在氧化池填料底部直接鼓風曝氣。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擾動,更新較快,保持較高的活性;同時在進水負荷穩定的情況下,生物膜能維持一定的厚度,不易發生堵塞現象。一般生物膜厚度控制在1毫米左右為宜。
填料
選用適當的填料以增加生物膜與廢水的接觸表面積是提高生物膜凈化廢水能力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蜂窩狀填料。蜂窩狀填料孔徑須根據廢水水質(BOD5即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等的濃度)、BOD負荷、充氧條件等因素進行選擇。在一般情況下,BOD5濃度為100~300毫克/升,孔徑可選用32毫米;BOD5為50~100毫克/升,可選用15~20毫米;如在50毫克/升以下,可選用10~15毫米孔徑的填料。
填料要質量輕,強度好,抗氧化腐蝕性強,不帶來新的毒害。采用較多的有玻璃布、塑料等蜂窩狀填料,此外,也可采用繩索、合成纖維、沸石、焦炭等作填料。填料型式有蜂窩狀、網狀、斜波紋板等。
生物接觸氧化法的 BOD負荷與廢水的基質濃度有關,對低BOD濃度(50~300毫克/升)廢水每日每立方米的填料采用2~5千克(BOD5),廢水停留時間為0.5~1.5小時,氧化池內耗氧量約1~3毫克/升。由于氧化池內生物量較大,處理負荷高,可控制溶解氧量較高,一般要求氧化池出水中剩余溶解氧為2~3毫克/升。
上一篇:電線電纜安裝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IOTE 2025第二十四屆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展會城市:深圳市展會時間: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