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手生物特征的驗證和識別研究可以說是整個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起點和基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手部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已經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迄今為止,發表相關論文最多、理論發展、提出算法、工程應用最成功、*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也都是手部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圖1.9展示了部分已經實用化的手部生物特征識別產品。讓指紋門禁刷卡機更快指紋識別速度。
指紋識別和手形識別是用于商業領域的手部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也是目前*份額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據國際生物特征組織IBG(International Biometric Group) 2004年的統計,這兩類產品分別占整個生物特征識別市場的48%與11%。而用于身份識別的自動掌紋識別技術實際上在1998年才由中國香港的張大鵬教授提出,掌紋認證》一書于2004年出版,標志著掌紋識別進入成熟期剛。目前,關于掌紋識別的高水平論文和應用成果十分豐富,其中,香港理工大學設計開發了一套民用聯機掌紋識別系統,并于2003年公開發布了標準掌紋圖像數據庫。
但是,目前穎、的手部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當屬手靜脈識別技術,該技術以其優異的防偽性能和良好的用戶接受度,近年來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新熱點,各種理論成果和應用成果紛紛面世,其中開發成功的是日本的日立公司( Hitachi)和富士通(Fujitsu)公司。兩家公司近年來已分別推出了多套基于手指靜脈和手掌靜脈識別技術的應用型產品,如門禁系統和ATM系統。。最近更是推出了面向普通個人用戶的桌面USB產品和筆記本產品。兩家公司均認為,新一代的靜脈識別技術將會取代傳統的手部特征識別技術。不過手指靜脈識別技術產品相對比較貴,現在使用最多的就是指紋識別技術的指紋門禁刷卡機。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1271141964@qq.co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