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開發無線溫度采集終端的
因項目需要,必須開發一種無線溫度采集終端,要求采集溫度范圍在-30℃-500℃之間的范圍,必須便于移動和方便的更換采集區域,精度在+/-2℃即可;
1) 分析采用熱電阻PT100+信號調理作為“溫度采集部分”,然后變送成標準的電壓信號送給AD進行采集;
2) 因為是無線所以考慮到信號收發的問題,選用了60塊的無線收發模塊,直接從廣東郵購的;
3) 為了便于長時間使用必須滿足低功耗,所以選用手機電池作為電源,電壓大概在3.3V-4.0V之間;
4) 為了降低成本選擇了STC12C5410AD,可以工作在3.5V-5V,內含8路10位AD,價格也只有幾塊錢;
5) PT100信號調理電路
6) 從上圖可以看出放大器使用了LM358,不過是低功耗的那種,如果你去市場買的時候一定注意;
7) STC12C5410AD,AD采集的方法參看器件手冊STC12C5410AD.rar(已下載19次) ,AD是以電源電壓作為參考電壓;
注意問題:
1) 在電池電壓不可能永遠恒定,充電完成后電壓大概在3.8V左右,隨著使用會逐步減低;
2) 試驗當中發現單片機可以穩定工作在3.3V以上;
3) 必須購買低功耗的LM358運算放大器,單電源供電可以滿足要求,普通的LM358使用的時候不能低于4V;
4) AD采集的時候考慮到電壓變動因素,采用了首先利用TL431來產生2.5V的電壓提供給*通道的AD進行采集,然后利用“VCC=1024(10位AD的zui大數值)÷X(采集到的數據)×2.5V(TL431產生的電壓)”求出VCC當前工作電壓;
5) 把需要采集的電壓接在第二通道以后,利用VIN= X(采集到的數據) ÷1024(10位AD的zui大數值)×VCC;
6) TL431分別給LM358和AD提供穩定的恒壓,具體的使用方法參見我的“TL431的使用方法”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1271141964@qq.co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CIEME2025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沈陽市展會時間: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