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特征識別系統中,我們如何去衡量好與不好,的方法就是,如何能讓用戶看一次,然后自己就會操作。一個好的生物特征識別系統應該是用戶容易接受的。例如威爾迪的指紋門禁系統,指紋門禁考勤機,盡管有的全是英文的,但是顧客只要看一次就會操作了。
用戶接受性主要由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強迫性和干擾性所確定,對用戶來說是主觀的。許多用戶不會接受一個令人討厭的系統,認為這樣的系統是難于應用的。然而,在安全要求高的應用情況中,一個難于應用的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甚至令人討厭)也有可能會受到用戶的歡迎,只要這個生物特征識別系統提供了足夠高的安全性。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強迫性與系統的易用性相關,因為任何讓人不舒服的系統都會被大多數用戶放棄。
干擾性是與隱私相關的。盡管具有一些顯著的特點,但是人們的習慣思維中對生物特征識別存在一些負面的印象,從而經常導致如下一些問題:生物特征能夠用來追蹤人,是不是它秘密地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利?許多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是沿著一條路進行的,這可以從下面的例子中看出:
假設用人的虹膜持征來進行識別,當虹膜圖像被采集到后,從圖像中提取出特征并得到特征向量,特征向量用來和預先存儲在數據庫中的特征向量進行比較。從一個原始圖像得到特征向量是可能的。但是從隨機的觀點來看,根據特征向量重新生成一個虹膜圖像是不可能的。因此,不是虹膜圖像用來識別,而是從它提取出數字特征碼。另外,加密技術必須用在生物特征數據的傳輸中,避免獲取生物特征碼。這樣的隱私保護遠遠比傳統的識別技術(卡、令牌、密碼等)要高級和嚴格。
上一篇:如何避免網絡分析儀維修呢?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1271141964@qq.co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ARCE2025亞洲機器人大會暨展覽會
展會城市:廣州市展會時間:202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