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是自然界的氧化劑之一,在水中氧化還原電位僅次于氟而居第二位,高于過氧化氫、、二氧化氯等氧化劑。而且臭氧幾乎對所菌、病毒、霉菌、真菌及原蟲、卵囊都具有明顯的滅活效果。臭氧不僅滅菌速度快,滅菌率高,還可去色除臭,但很不穩定,容易被還原分解,持續性差,因此,一般與其他消毒劑聯合使用,比如氯,以維持水中一定消毒劑水平。臭氧雖然自身會分解成氧氣,但消毒過程仍會產生副產物,如氮氧化物、溴酸鹽、甲醛等。
只有把臭氧溶解到水中,使水中含有一定濃度的臭氧,并維持一定的反應時間,才能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因此需要對水中臭氧余量進行監測。由于臭氧在水中穩定性很差,因此現場取樣立即測定。臭氧常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碘量法、靛藍法、DPD法,其中碘量法與靛藍法是《GB 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推薦的臭氧檢測方法。
臭氧不同方法檢測特點與應用:
1.碘量法
碘量法顯色直觀,不需要貴重儀器,檢測靈敏度可高達2μg/L,但碘量法檢測屬于手工操作,因此測量的精度與操作者經驗、操作過程、所需的化學物質及實驗儀器設備有關,對操作者要求高。檢測時易受氧化劑(如NO、Cl2等)的干擾。一般用于不含其他氧化劑的清水中臭氧濃度的測量,適合實驗室檢測。
2.DPD法
DPD法是非特異性的非標方法,水中氧化性物質均會影響DPD顯色。而臭氧處理水的過程中,存在氮氧化物副產物,還可能會形成過氧化氫等其它氧化劑,因此,DPD法測定水中剩余臭氧時容易出現測定結果偏高的現象。一般當水樣中同時存在氯或者溴,測量時可用試劑破壞水樣中的臭氧,通過前后兩次測量差值(未加、加了)測得臭氧濃度值。另外,DPD試劑顯色程度會隨時間加深,因此溶液顯色反應時間應控制在1min左右,確保檢測準確性。
3.靛藍法
該方法為國標方法,具有測定簡便、迅速,選擇性強、抗力優于其他方法的優點,可用于大批量的現場水樣臭氧含量的測定。過氧化氫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干擾物和靛蘭試劑反應緩慢,反應時間要在6h以上,一般在4h內測完水樣就影響不大。臭氧檢測時,應注意水樣與試劑充分搖勻溶解,以確保反應。
本文:/yiqi/1658.html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