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430”與“531”是什么?
2025年分布式光伏行業的兩大核心節點——“4月30日”(430)和“5月31日”(531),分別對應《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實施前后的政策切換窗口期。
430節點:指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備案或并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可享受舊政策框架下的備案流程、消納條件及補貼模式。
531節點:指2025年5月31日后并網的項目,需全面執行新規要求,包括更嚴格的備案管理、自發自用比例約束,以及并網消納責任分擔等310。
2025年"531"新政的出臺,標志著分布式光伏行業正式告別政策兜底,進入市場化競爭階段。這一政策對投資方、開發商、用電企業及整個產業鏈均帶來深遠影響。
二. "531"新政的核心影響
2.1. 對投資方:收益模式劇變,IRR腰斬
保底電價取消:新政后并網的項目,上網電價直接掛鉤電力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大,收益不確定性增加。
需承擔輔助服務費用:如調峰調頻成本,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IRR大幅下降:工商業分布式光伏IRR可能從8%降至4%左右,部分項目投資吸引力降低。
2.2. 對用電企業:自發自用比例提高,余電收益受限
強制提高自發自用比例:新政鼓勵"自發自用,余電不上網"模式,減少對電網依賴。
余電上網收益降低:若進入現貨市場,電價可能低于原保底電價,影響項目經濟性。
2.3. 對行業格局:加速優勝劣汰,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小規模投資者退出:IRR下降,資金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的企業可能退出市場。
頭部企業整合資源:具備儲能、微電網、虛擬電廠能力的企業更具競爭力。
三. 破局之道:如何應對新政挑戰?
3.1. 優化商業模式,提高自發自用比例
聚焦高耗能企業:優先在工業園區、數據中心、制造業等用電穩定的場景布局,確保自發自用比例達標。
3.2. 結合儲能,實現峰谷套利+需量管理
配置儲能系統:在電價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放電,提升整體收益。
降低需量電費:通過儲能平滑用電負荷,減少企業變壓器容量費用。
3.3. 接入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聚合分布式資源:通過虛擬電廠(VPP)參與需求響應、輔助服務市場,獲取額外收益。
優化交易策略:利用AI預測電價波動,選擇優時段售電。
3.4. 采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提升運營效率
AcrelEMS 3.0平臺:實時監控光伏、儲能、負荷,智能優化調度策略,大化自發自用比例。
防逆流控制:避免余電上網受限問題,確保合規運行。
3.5. 探索"源網荷儲充"一體化模式
光儲充一體化:結合光伏、儲能、充電樁,打造微電網,提高能源自給率。
多能互補:與風電、氫能等結合,降低單一能源波動風險。
四. 安科瑞安科瑞助力企業/投資方智慧運營的轉型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解決方案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解決方案按照各地電網部門并網要求,集成實時監控、智能預測、數據安全、可調可控、上傳調度,滿足各地并網要求,這得益于安科瑞多年積累下來的大量的項目經驗和技術底蘊,幫助客戶精準并網,提前鎖定投資收益。
對于沒趕上“430”、“531”節點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也不用著急,即使沒有了政策兜底,通過科學的建設與管理方法也能幫助投資者獲得很好的收益。新政之后并網的項目有著較高比例的自發自用要求,余電不上網,或者進入電力現貨市場,這并不是意味著光伏投資收益肯定降低了,按照新政要求,利用好“源網荷儲充一體化”建設模式,配合高效的管理平臺將為投資者獲得更好的收益。
安科瑞源網荷儲充一體化能源管理平臺
AcrelEMS 3.0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涵括:分布式光伏、儲能系統、充電設施以及各類交直流負荷的運行狀態,智能預測發/用電功率,生成優化調度策略,幫助用戶充分消納光伏發電,滿足自發自用比例要求,具備防逆流、峰谷套利、降低需量、柔性擴容等多種管理策略。在電力現貨市場還可以幫助管理者對接虛擬電廠,通過需求響應等方式獲得更高的收益。同時平臺還具有碳資產管理、智能運維等功能,幫助用戶提升微電網經濟、安全能源管理與智慧運維水平。
EMS3.0適應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要求,通過削峰填谷、需量管理、有序用電等控制策略,協調分布式能源、可控負荷、儲能等子系統優化運行,提高新能源消納比例,降低用電成本。EMS3.0還可與國網調度系統、電力交易平臺、虛擬電廠聚合商平臺進行交互。
4.1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監控平臺
針對用戶新能源接入后存在安全隱患、缺少有效監控、發電效率無法保證、收益計算困難、運行維護效率低等“痛點”,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監控系統平臺對整個用戶電站全面監控,為用戶實現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減輕變壓器負載、余電上網,提高收益;節能減碳,符合國家政策。
全站安全穩定運行: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
發電效益與收益:逆變器監測與箱變測控、光功率預測、防逆流保護與控制策略
標準規范并網:AGC/AVC控制系統、調度自動化、安全防護
全站電力監控與運維:環境輔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
4.2 典型光伏并網與逆流監測一次系統圖
4.3 柔性調節逆變器出力與防逆流保護跳閘
測量市電進線處的下網功率,當出現低功率時(具體數值根據供電部門定值和延時動作時間確定),通過能量管理系統(定制化軟件)在無人值守狀態下實時動態調整逆變器輸出功率來實現光伏電站持續運行,同時也要確保輸出功率能量管理系統(定制化軟件)安全、可靠運行。當出現逆功率時(具體數值根據供電部門定值和延時動作時間確定),由逆功率保護裝置切開并網柜。當出現市電下網功率恢復時(具體數值根據供電部門定值和延時動作時間確定),系統能自動合閘并網柜,并且自動恢復逆變器功率值,確保現場穩定運行。
低功率調節
逆功率跳閘
逆功率恢復合閘
低功率恢復調節
4.4防逆流控制策略
A.應用場景
新能源并網時,光伏或儲能發電不允許上送電網時采用防逆流控制策略,降低光伏發電量,或增加可調負荷投入。
B. 控制策略:
市電處監測防逆流指標,根據逆功率或低功率判斷邏輯降低光伏有功發電。通過系統調節光伏電場的有功出力。如光伏電場只有一個光伏并網點,則將有功指令下發給該并網點協調控制器,由協調控制器將指令分配到每臺光伏逆變器如電場有多個光伏并網點,則采用不同的策略,如按比例、按裕度等,將總的有功目標分配到每個光伏并網點協調控制器,由光伏協調控制器根據光伏的運行狀態及有功指令自行控制光伏逆變器的功率輸出或啟停。
4.5 防逆流保護跳閘(AM5SE-IS防逆流保護裝置)
根據 GB/T 50865 ”當光伏發電系統設計為不可逆并網方式,應配置逆向功率保護設備。當檢測到逆向電流超過額定輸出的5%時,光伏發電系統應在2s內自動降低出力或停止向電網線路送電。”
具有:逆功率保護
逆功率跳閘、逆功率恢復合閘;
低功率跳閘、低功率恢復合閘;
具有:防孤島保護功能
4.6分布式光伏監控系統 防逆流保護跳閘(AM5SE-PV防逆流保護裝置)
當光伏并網與市電側進線距離較遠可采用AM5SE-PV系列主從式防孤島保護裝置。
AM5SE-PVM 主機
AM5SE-PVS 從機
AM5SE-PVS2 從機
主從機配置建議:
建議距離在200m——2公里以內主機安裝在市電進線側,監測市電側功率狀態,監測到異常通過光纖鏈路遠程輸出到光伏并網點從機,進而做出相應的保護動作。
若一路市電進線下帶多個并網點,主機選用AM5SE-PVM、從機選用AM5SE-PVS(最多支持1主5從)。
若當市電進線為多路電源進線帶1或多個并網點,主機選用AM5SE-PVM、從機選用AM5SE-PVS2(1個主機最多支持5個從機、1個從機最多接受4個主機)。
保護功能包括:
主從機方案四段低功率/低功率恢復合閘
主從機方案逆功率/逆功率恢復合閘
主機防孤島保護
從機防孤島保護
4.7 光功率預測
五.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監控系統平臺功能界面
5.1 全站綜合監測:
展示光伏電站名稱、位置、逆變器數量等基本信息;
統計當前光伏電站日、月、年發電量;
按匯流數據分散分析每組光伏組件發電功率以及工作狀態
5.2 并網點電能質量分析:
監測站內電能質量檢測儀所采集數據,如電壓有效值,偏差率,諧波畸變率,電流有效值,分相功率,總功率等;
通過柱狀圖展示電能質量檢測儀諧波和間諧波各頻譜;
通過曲線圖展示三相電流/電壓諧波數據、實時負荷曲線、有效值/波動/偏差/閃變等參數;
展示所選站點下全部電能質量檢測儀所有暫態事件。
5.3 逆變器運行監測:
監測整個光伏陣列各個組件的電壓、電流、功率等電參量信息;
監測逆變器當前輸入功率、輸出功率、溫度及當前狀態等信息;
監測逆變器交直流側電參量信息。
5.4 逆變器運行分析:
展示逆變器交流側總有功功率曲線;
展示逆變器直流側電壓曲線;
展示當前光伏發電站所處環境溫度曲線;
綜合分析環境對光伏發電的影響。
(陽光電源,錦浪,固德威,華為等)
六. 分布式光伏監控系統 全站電力監控與運維
6.1 并網柜/預制倉柜內電氣接點測溫
電氣接點在線測溫裝置適用于高低壓開關柜內電纜接頭、斷路器觸頭、刀閘開關、高壓電纜中間頭、干式變壓器、低壓大電流等設備的溫度監測,防止在運行過程中因氧化、松動、灰塵等因素造成接點接觸電阻過大而發熱成為安全隱患,提高設備安全保障,及時、持續、準確反映設備運行狀態,降低設備事故率。
6.2 視頻,環境輔控
七. 實際案例分享(全國部分地區 調度自動化組網)
7.1 上海某焊接公司 分布式光伏
7.2 浙江安吉某照明電器分布式光伏
7.3 江蘇某新材料 分布式光伏
7.4 福建漳州某重工 分布式光伏
7.5 其他案例-宿遷盛佳德分布式光伏
7.6 其他案例-上海某汽車變速器 分布式光伏
方案配置產品:
組網拓撲圖
7.7 其他案例-內蒙阿拉善某開發區 6MW分布式光伏防逆流
7.8 其他案例-河南·····高科
更多詳情請找我一起溝通了解哦!
"531"新政雖然短期沖擊較大,但也倒逼行業向更高效、更市場化的方向發展。投資方和企業需盡快調整策略,結合儲能、智慧能源管理、虛擬電廠等新技術新模式,才能在新時代保持競爭力。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