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自動化向高精度、智能化演進的進程中,工業機器人裝配作業面臨著產品精細化與工藝復雜化的雙重挑戰。傳統裝配模式下,機器人對力感知的局限性已難以滿足精密制造需求,而六維力傳感器憑借同時測量三維力與三維力矩的能力,正成為工業機器人裝配作業升級的核心技術支撐。
六維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在物理效應的基礎上,以應變片原理為例,其內部彈性元件在受力時產生形變,粘貼于表面的應變片隨形變改變電阻值,通過惠斯通電橋轉化為電壓信號,再經算法解算得出各維度力與力矩數值。不同結構的傳感器雖在材料選擇與信號處理上存在差異,但均以實現高精度多維力測量為目標,其測量精度可達毫牛級,響應時間控制在毫秒級,能滿足工業裝配對實時力感知的嚴苛要求。
在 3C 產品精密零部件裝配場景中,六維力傳感器展現出顯著優勢。以手機攝像頭模組裝配為例,鏡頭與感光元件的對位精度要求達到微米級,傳統視覺定位難以補償機械誤差。當機器人抓取鏡頭模組時,安裝于末端執行器的六維力傳感器實時監測 X、Y、Z 軸的插拔力及旋轉力矩,當檢測到插入力超過預設閾值(如超過 500mN),立即反饋至控制系統調整插入角度,確保鏡頭與基座的連接既緊密又不損傷引腳。某電子代工廠引入該技術后,攝像頭模組裝配良率從 89% 提升至 97%,單條產線日均減少不良品 1200 件。
汽車發動機氣門組件裝配是另一典型應用場景。氣門彈簧安裝時,壓縮力與垂直度的控制直接影響發動機氣密性,傳統扭矩扳手無法實時感知三維力矩變化。六維力傳感器集成于裝配機械臂,在彈簧壓縮過程中同步監測 Z 軸壓力(標準值需控制在 80-120N)與 X/Y 軸偏擺力矩(需≤0.3N?m),當力矩偏差超過 0.1N?m 時,系統自動觸發機械臂微調,確保彈簧安裝垂直度誤差小于 0.5°。某發動機廠應用該技術后,氣門組件泄漏率從 0.8% 降至 0.1%,每年減少售后維修成本約 300 萬元。
在柔性抓取與裝配領域,六維力傳感器解決了傳統剛性抓取的痛點。面對曲面殼體類零件(如筆記本電腦外殼),機器人通過傳感器實時感知接觸力分布,在抓取時自動調整夾持力(通常控制在 2-5N 范圍內),避免表面壓痕與變形。某筆記本制造商采用該技術后,外殼裝配環節的外觀不良率下降 65%,同時抓取效率提升 40%,實現了質量與產能的雙重優化。
從行業應用現狀看,六維力傳感器已成為制造裝配的標配技術,其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力控精度滿足微米級裝配需求,二是動態響應適配高速生產線節拍,三是多維度數據為工藝優化提供支撐。未來隨著工業 4.0 推進,傳感器將向更高集成度發展,如與視覺系統融合形成 “力 - 視覺” 閉環控制,同時通過邊緣計算實現力數據實時分析,進一步提升裝配智能化水平。預計到 2028 年,六維力傳感器在工業機器人裝配領域的市場滲透率將超過 60%,成為推動智能制造升級的關鍵技術之一。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1271141964@qq.co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長三角國際智能儀表/線纜產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滁州市展會時間: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