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湯劑服用的方法是否正確, 將直接影響著藥物在人體中的吸收和治療效果.如何正確服用湯劑才有效呢? 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服藥時間正確的服藥時間應根據病情來決定, 如病在上焦(心、肺部), 宜飯後服.病在下焦(膀胱、腸部), 宜飯前服.清熱解毒藥、潤腸瀉下藥、滋補藥宜空腹服(即指早飯前1小時或晚飯後1小時服藥), 此時容易吸收.此外, 特殊藥物應講究特殊服用.
服藥溫度湯劑在治療一般疾病時均宜采用溫服法, 但對一些特殊治療則應講究特殊的服藥溫度.凡屬理氣類藥, 熱則易舒、涼則增滯.凡服解毒劑, 均宜冷服, 可使毒物之淤滯易於排出, 熱服則增毒物之宜散.凡熱性病(如暑熱、中風等)宜冷服, 而寒性病(如傷寒感冒等)則宜熱服.行血脈通絡藥宜熱服, 收澀固精止血之劑則宜冷服.除煩止渴祛暑之劑宜熱服, 解表藥多屬辛散之品, 功能疏散肌表, 宜熱服.清熱藥和消暑藥宜冷服.
服藥劑量中藥湯劑均是煎煮2~3次後的合并液, 再按臨床需要進行分次服藥.一般來講, 每次以服用150毫升為宜, 但有的病癥也有例外.如發熱病人在服用清熱解毒劑時, 藥液可稍多些以助藥力.服用生津止渴藥, 藥液量也應多, 并可代茶頻服.身強者服藥劑量應多些, 身弱者如兒童和重病人, 服藥劑量應少些.一般兒童1歲以內服用成人藥量的1/5, 1~3歲服用成人藥量的1/4; 4~7歲服用成人藥量的1/3; 8~10歲服用成人藥量的1/2; 10歲以上就可以服用成人的等同藥量了.
服藥次數一般湯劑1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清熱解毒藥可每日服3~4次.補液藥應早晚各服1次, 發汗藥可加服2~3次, 含咽藥汁可少量多服幾次.
上一篇:開關電源進入率變換時代
下一篇:材料試驗機知識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SAMPE中國第二十屆國際先進復合材料展覽會
展會城市:北京市展會時間: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