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串口卡的限制
一般的串口卡可以提供8個以下的串口在一片卡上面,當我們需要擴充串口數時,只要添加額外的卡即可。然而我們每添加一塊卡就需要一個PCI插槽及一個IRQ需求。如果PCI插槽數不足時,我們就無法順利添加端口,如果IRQ與別人沖突,則可能造成我們工作有問題(因為PCI的IRQ是由主板的BIOS,雖然我們的串口卡可以共享IRQ,但是有些卡卻不能共享IRQ。有時主板BIOS就是給串口卡的IRQ與不能共享IRQ的卡相同IRQ)。所以我們必須思考一個更簡單而方便的解決方案。
2、可擴充式串口卡
針對普通串口卡的限制,我們希望在一個PCI插槽上可以達到串口擴充的目的,如此則可以不受PCI插槽數的限制也沒有IRQ與別人沖突的問題。
首先,瑞旺利用一片PCI卡插在PCI插槽上與PC的主CPU進行溝通,然后瑞旺利用串口擴展盒與此卡連接,任何時刻我們需要增加串口時,只要添加擴展盒即可。于是我們在增加串口后,PC的主CPU并未發覺任何硬件上的改變,亦即PCI卡數未增加IRQ的指派未改變。所以不會有硬件上的沖突會發生,而在軟件上面,我們的驅動程序將會發現這些新出現的串口(當擴展盒添加上去后的*次運轉時)而給予適當的處理。
3、需要CPU嗎
當我們利用擴充盒來添加串口時,我們發現一個IRQ所需要服務的串口增加了,如果每一個串口的中斷要求增加。則PC的主CPU將頻繁的被中途要求中斷正常工作,于是主CPU的工作效率將急速惡化。根據中斷服務程序結構不同,我們可能采用向量方式,來指到產生IRQ需求的串口,完成其工作然后離開,可是,如果有多人排隊提出IRQ并等著IRQ服務,則這種向量式服務,將不斷進出IRQ服務程序,效率相當差。(因為進出IRQ服務程序有一定的流程要進行,而此負擔就由此串口所負責)。
另外,我們可以使用輪詢方式,當進入IRQ服務程序時,就逐一詢問每一端口有否需要IRQ服務,如果有,則執行之。如果沒有,則詢問下一個串口,直到所有串口都被詢問完畢,我們才離開IRQ服務程序。我們發現此方式,主要時間是浪費在未提出IRQ需求的串口上面。亦即向量式IRQ處理,一定可以為真正提出IRQ的人服務,但是進出IRQ服務程序的負擔,就全部由此串口負責,而在輪詢方式,則由所有提出IRQ的串口,來共同分擔進出IRQ的負擔,但我們卻必須承擔詢問到未提出IRQ需求之串口的白工。基本上無論是向量式或輪詢式IRQ處理方式,對于由串口的UART直接提出IRQ方式,我們都無法預估其中斷提出時間,所以無法確定主CPU的工作效率。特別是串口數愈來愈多的情況下,主CPU的工作效率愈來愈惡化而不可預期,因此,我們必須另外想辦法解決,對于內建本地CPU的串口卡而言,所有串口卡的數據送收工作都由本地CPU負責,于是PC的主CPU并不需要受到串口卡的IRQ影響(亦即串口卡并不需要IRQ在 PCI插槽上)。通常我們會采用系統時鐘,定時通知主CPU對于串口卡的雙口內存,進行數據交換工作,于是主CPU的效率是可預期的,因為時鐘中斷的周期我們可知道,而每次中斷所要進行服務程序之時間是可推估的。可是,這個方法有一個缺點在于實時性,由于主CPU是利用系統時鐘進行數據交換,所以,真正串口的數據送收動作,都必須等到固定時鐘中斷產生時才能進行交換,所以如果要求實時性高的工作,就不適合采用內建本地CPU的卡。
例如我們的串口卡如果采用100Hz(或10ms周期)系統時鐘來進行數據交換,對于UART所產生的狀態變化,以前會立刻產生IRQ來通知主CPU進行處理,可以達到實時性反應。現在則是通知本地CPU,再反映到雙口內存(dual port RAM)上,于是要等到主CPU來進行交換時(平均等待一半的周期時間約5ms)才可以發現此狀態變化而進行反應。
4、結論
由以上我們可以發現,不帶本地CPU的串口卡,適合需要實時反應的應用,而帶本地CPU的串口卡,適合系統效率高且可預測的應用,可是當串口數多的時候,不帶本地CPU的卡,對于系統影響效率影響極大。如果我們可以設計一系統令需要實時反應的工作,由本地CPU立即反應,而一般的數據送收,則由主CPU定期進行雙口內存數據交換工作。于是我們可以兼顧效率及實時反應的需求,可是每個人對于實時反應的需求并不一定,因此我們無法擁有一標準化的產品來滿足上述需求。
于是,中國臺灣瑞旺推出一款IOP3927U卡,可供使用者自行來開發軟件。任何一個系統集成商,可以根據其特殊的應用環境需求,進行軟件編程來滿足其需求,采用IOP3927U卡,一方面只要一個PCI插槽,就可以隨時擴充到64個串口,而且不必使用PCI的IRQ資源,擁有133MHz CPU,可程序空間高達512K byte,本地內存高達16M byte,軟件編程可以發揮的空間相當大。
上一篇:熱電偶測溫的應用原理
下一篇:移動用/礦用橡套電纜知識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