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達張訓海:人口紅的利消失引來自動化新契機
近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預計,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至少在2030年以前,會穩步、逐步有所減少。有人稱這一消息意味著多年來支撐著中國高速發展的“人口紅利”即將消失,中國制造業將失去國際競爭優勢,從而造成制造業外移及經濟增長下滑;而有些人則認為人口紅利的消失正是倒逼中國產業升級,提升勞動力素質的轉型機制。然而作為中國制造業幕后的真正推手——工業自動化產業,它將以怎樣的改變與策略來應對在全球化制造背景下的中國產業轉型期中國經濟的持續性發展與升級?本刊特采訪臺達電子資深副總裁暨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張訓海先生,共同探討“人口紅利消失,自動化產業應以怎樣的成長與策略來填補空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前行?”話題,以啟迪智慧,共促發展!

記者: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2%的勞動年齡人口,相較于其它發展中國家或發達國家勞動力來說,對于“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的論斷,您的看法是什么?
張訓海:近年來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從事勞力密集型工作,這就勢必會造成工廠勞動力短缺,同時勞動力成本也日益增長,人口紅利消失的趨勢明顯。
近期,國內學者們對于“2013年中國人口紅利或將消失”以及“第二次人口紅利可能再來”等話題討論熱烈,也引發廣泛關注。
這個問題,臺達在40多年的成長中都有過經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蓬勃發展的中國臺灣電子制造業在中國臺灣本土沒法找到充足的工人,所以開始在大陸和東南亞開設工廠,并著手建設自動化生產技術。在大陸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人口紅利降低趨勢顯現后,很多制造業開始遷往中西部地區及加速企業自動化進程。
中國在快速發展中,勞動力不可能永遠充足且廉價,這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成果,也是產業變革中必需面對的問題。而且,很多時候,挑戰即機會,從長遠來看,這或許是中國制造業整體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
記者:中國人口紅利的下降,對于正處于向可持續發展“三低”產業轉型升級的中國經濟來說,將給工業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帶來哪些正面的影響和負面問題?
張訓海:在企業的成長中,總要面對種種的難題,都應積極的去面對。很多制造企業采用“搬工廠”的辦法應對人口紅利問題,搬到西部或者東南亞等地。除了搬遷外,應該同時導入自動化。因為搬到西部或越南、緬甸等國家,只是讓人力成本壓力推遲幾年發生,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上世紀90年代,臺達為應對“中國臺灣人口紅利消失”問題,把產品制造工廠從中國臺灣遷到大陸、東南亞等地的同時,啟動布局生產自動化,目前看來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一個化危為機的正確決策。
當時臺達為旗下電子產品制造工廠引入自動化生產線時,需要購買大量歐美日品牌的設備零組件,而進口零組件價格高昂,且有些還不符合應用需求。在遇到諸多不便的情況下,開始思考能不能自己制造原先只能進口的零組件,并積極著手研發和制造。從1995年生產變頻器開始,每年增加1-2個項目,到目前為止,已經成為擁有控制、驅動、運動、傳動和電能質量管理全系列產品線的自動化知名品牌,為全球制造業提供專業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完成了自身遍布世界的制造工廠的自動化改造工程,保持了強勁的品質和 成本優勢。截止2012年底,臺達成為一個在全球擁有106個運營據點,31個生產基地和54個研發中心、年銷售額超過70億美元的跨國企業。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達意隆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達意隆在2024年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詳細]
- 04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我國已形成完整產業
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布局,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基礎[詳細]
- 0512家中藥企業同日披露一季報:5家實現凈利增長
中信證券曾發布研報稱,中藥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后續工業端[詳細]
- 06浙江信息通信業扎實推進互聯網基礎管理
4月25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指導省互聯網協會組織召開2025年[詳細]
- 07新美星2024年實現營收10.75億元,較202
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技術的模式,致力于高附加值、[詳細]
- 08樂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多業務穩定發
樂惠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49,037.70萬元,同比下降9.77%。公司[詳細]
- 01十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
《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要[詳細]
- 02《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
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任[詳細]
- 03一周趣評:穿戴式單人飛行器首飛;亞馬遜被傳放緩數據中心擴張
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飛行器、數據中心、A14芯片、辦公平[詳細]
- 04AI已經成為人形機器人最大的瓶頸?
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下,行業共識正在逐漸浮現:人工智能(AI)技[詳細]
- 05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印發
《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業探索實[詳細]
- 06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擬入選名單公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于近期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詳細]
- 07物流智能轉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物流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詳細]
- 08海外布局加速落地,威勝信息一季度凈利
一季度,公司新簽合同7.77億元,同比提升30.4%。截至報告期[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3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4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5我國創新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去年A
2024年恒瑞醫藥創新藥收入138.92億元,同比增長30.6%;對外[詳細]
- 06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7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
- 08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