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培育智能制造有5個關鍵點
——對話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
李毅中表示,互聯網+行動的實質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如今各國都在謀劃實現經濟變革,“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推進智能制造,而互聯網+是個重要的實現形式。
具體來說,培育智能制造有5個關鍵點。一是數字化研發設計。現在我國產業數據化工具的比例大概有52%,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要提高到84%,所以要進一步推進仿真模擬、三維描述、高速運算、大數據等信息工具,提升研發的效率和水平。
第二是把電子信息技術切入到產品,提高質量、功能和附加值。到2025年要提高至70%,真正將代工組裝變為智能制造。
第三是制造設備的數控化。推廣高等數控機床、智能工業機器人、3D打印等等,目前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27%,到2025年達到64%實現制造。
第四是制造過程的智能控制。目前流程式的制造業生產線自控率為54%,要進一步由自動化提升到智能化,這樣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第五個關鍵是制造業產業鏈的網絡化、社會化和服務化。要運用工業互聯網發展故障預警、在線維護、遠程優化等等,發展智能物流、電子商務,進一步擴展市場。
以下是李毅中發言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企業家、各位朋友,祝賀中國互聯網大會的成功舉辦。當前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引起了社會的熱烈反響。近來全國政協對于制造業轉型升級做了些調研,我想從這個角度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大家共勉。
講三個問題:,互聯網+行動的實質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
大家知道黨的十六的提出了新興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發達國家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實現工業化的,信息化的到來是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兩化他們是先后分步走的,而我國兩步并作一步走,兩化融合是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的顯著特征。我國工業界首先從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開始探索實踐積累了經驗。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兩化深度融合從試點企業推向行業,從重點行業推向了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從中心城市推向了區域經濟帶,從當下到基層,從經驗上升到標準、規范。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新興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這是從工業化這個社會進步的歷史階段著眼,抓住了四化的內在有機聯系。信息化發揮著和助推的重要作用。
放眼世界我們看一看,無論是工業4.0、智慧地球、工業互聯網等新理念、新戰略都把信息化推向了更的階段。推動著以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現代生物能為特征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是在國際國內經濟社會大背景、大趨勢下,中國制造2025應運而生。
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礎,制造業是重要的組成,如今各國都在謀劃實現經濟變革,我國制造業深受著發達國家回流從城鎮和新興國家低成本進入的雙重擠壓,中國制造2025它的主線是兩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進智能制造。而互聯網+是個重要的實現形式。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具有廣覆蓋、深滲透的明顯特征。互聯網已經廣泛的深入到經濟社會的各類領域、各個層面。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2045年要進入工業前列這樣一個前提下,互聯網+制造業應當是重要具有戰略意義的行動,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制造業不僅推進了制造業轉型升級,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而且為釋放和引發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改革措施,帶動輻射到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物流、商貿、金融等各個領域,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力增強和民生改善。
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實體經濟產業、企業要增強內生動力,煥發內在活力,做實互聯網+,實現自我變革。
互聯網+行動是用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平臺提升改造、優化被+的企業,運用互聯網的理念思維策劃、規劃、設計產業未來的發展愿景。國務院已經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是科學與經濟的生動結合,是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跨界融合。
然而實現改造提升優化的行業企業應該是互聯網的行動主體,基于這些行業企業應該主動的去擁抱互聯網,深刻變革自我。互聯網企業在參加這場聲勢浩大的歷史變革中自然要發揮獨特的作用,同時也壯大了自己。
電子信息產業應該加快軟件硬件的研制開發,鞏固加強網絡基礎,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為互聯網+提供技術裝備的保障,這就要具體的詳實的制訂行業、地方乃至企業的行動計劃。這個計劃要務實而不說謊,可行而不空曠。我國當前正處在舊力漸弱,新力將生的青黃不接的交替期,開展互聯網+活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需要同時發力不可偏廢,在舊力方面傳統產業現在多數產能過剩,在市場緊湊的時候效益下降,推動力顯得不足。
在新力方面比如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在加速發展,但是在總體上占的比例還比較少。據統計,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高科技產業增加值的增幅比工業增加值的增幅都高了500個點,但問題是這樣一些新興產業到今年年底占GDP的8%,在制造業中高科技產業大概只占12%,仍然不足以彌補傳統產業回落的欠缺。
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采取財政貼息,加速折舊等措施推動產業信息改造,以帶動企業地方銀行信貸資本投入,加大信息改造還需要解決機制問題,提升改造的水平,從政府部門來說應該抓規劃、抓重點,頒布目錄、發布信息、給予政策指導與鼓勵。企業要與國際同行對標、消除瓶頸、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指標,利用信息技術改善重構生產的要素,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的水平,推動網絡化協同制造、創新生產方式、提升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
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要從全局出發,確定區域和行業的分布,落實地區規劃和行業規劃,根據各地的資源、環境、市場和產業的基礎選準優勢特色產業,確定輔導產業,實行差異化發展。產業發展要建立在新一代信息基礎集成應用和產業互聯互通的高起點上防止避免產業區同甚至出現新一輪的產能過剩。
我要說的第三個問題: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智能制造要抓行業、抓試點,抓好互聯網+制造業的關鍵環節。
實施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是重點,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十個重點行業,包含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其他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傳統行業,他們期待用先進技術的優化提升,同時替傳統產業與十個重點行業形成了緊密的供應鏈或者銷售網。每個行業都要選擇若干不同代表性的重點企業,分別確定不同的重點任務,先行先試,取得經驗以后帶動整個行業。有條件的還要把這些經驗上升為標準和規范。
具體講,培育智能制造有5個關鍵點,一是數字化研發設計。現在我國產業數據化工具的比例大概有52%,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要提高到84%,所以要進一步推進仿真模擬、三維描述、高速運算、大數據等信息工具,提升研發的效率和水平。
二是把電子信息技術切入到產品,提高質量、功能和附加值。特別是關鍵的零部件、元器件、關鍵材料它的質量和自給率,按要求現在的自給率比較低只有20%,到2025年要提高至70%,真正將代工組裝變為自己制造。
第3個是制造設備的數控化,推廣高等數控機床、智能工業機器人、3D打印等等,目前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有27%,到2025年達到64%實現制造。
第4個是制造過程的智能控制。目前流程式的制造業生產線自控率為54%,要進一步由自動化提升到智能化,這樣可以實現本職安全、柔性生產,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第5個關鍵是制造業產業鏈的網絡化、社會化和服務化,要運用工業互聯網發展故障預警、在線維護、遠程優化等等,實現全聲明周期的服務,發展智能物流、電子商務進一步降穩增效擴展市場。發展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新方式、新業態,整合完整產業鏈。制造業供應鏈將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耽誤大家的時間,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上一篇:王衛明:服務機器人需突破核心技術
下一篇:曹淑敏:互聯網變革著經濟發展模式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4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5泰禾智能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0.68%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380.49萬元,同比增長10.68%[詳細]
- 06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7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8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
- 01十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
《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要[詳細]
- 02一周趣評:穿戴式單人飛行器首飛;亞馬遜被傳放緩數據中心擴張
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飛行器、數據中心、A14芯片、辦公平[詳細]
- 03AI已經成為人形機器人最大的瓶頸?
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下,行業共識正在逐漸浮現:人工智能(AI)技[詳細]
- 04《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
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任[詳細]
- 05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印發
《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業探索實[詳細]
- 06南充市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助推農業
截至目前,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5%,首次超[詳細]
- 07廣州資源環保公司與越南進盛投資戰略合作
4月22日,廣州資源環保公司與越南進盛投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詳細]
- 08海外布局加速落地,威勝信息一季度凈利
一季度,公司新簽合同7.77億元,同比提升30.4%。截至報告期[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3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
- 04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5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6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
- 07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8泰禾智能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0.68%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380.49萬元,同比增長10.6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