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明:服務機器人需突破核心技術
——專訪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17.9萬臺,其中中國市場銷量近3.7萬臺,占據全球銷量的21%,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
該機構的數據同樣顯示,2013年外資企業在華銷售的工業機器人總量超過2.7萬臺,占據中國市場70%以上的份額。

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
作為主管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在多個場合向外界宣傳政府在機器人領域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并解答外界對于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疑問與困惑。
在2015年7月8日的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他再次就此問題發聲,透露工信部今年將重點推進機器人在輪胎、陶瓷、民爆、國防軍工等領域的應用,同時著手部署下一代智能機器人的研發。
會后,王衛明就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相關話題接受了記者專訪。
與國外差距不大
記者: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服務機器人相對弱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王衛明:服務機器人是服務于人類的非生產性機器人,如:助老助殘領域機器人、醫療領域機器人、消費服務領域機器人,主要實現對人功能和智力的替代,其涉及種類繁多,技術要求復雜,工藝性、智能性、安全性要求更高。因此屬于機器人家族的新生代,發展自然較工業機器人緩慢。
記者:中國的服務機器人行業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過程?
王衛明:中國服務機器人起步較晚,行業起步始于21世紀初期,大致經歷了研發、應用推廣、初級產業化三個階段。近幾年,中國在助老助殘、消費服務、醫療康復領域機器人的研發實力不斷增強,成為繼日本之后將仿人機器人投入實際展示應用的第二個國家。
比如說:烹飪機器人也實現了小規模量產,能做出50多種美味菜肴;機器人護理床、智能輪椅等各種助老助殘服務機器人相繼問世,有力推進了服務機器人的產業化進程;家政服務、教育、娛樂、醫療手術機器人市場需求都明顯增長,產業化進程在不斷加快。
記者: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化目前處在一個什么樣的階段?
王衛明:中國的服務機器人目前還處于產業化初級階段。由于服務機器人種類繁多,每個細分市場尚需培育,所以形成足以支撐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生存的大市場還需要一個過程。
未來中國服務機器人的目標應該是突破服務機器人核心技術,挖掘培育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實現各細分領域服務機器人產業化,盡快占領國內國際市場。
記者:在服務機器人方面,中國和歐美等國存在差距嗎?
王衛明:和工業機器人不同,中國的服務機器人與發達國家同處于產業發展起步階段,在基礎研究、產品研制、制造工藝等方面差距并不大。
服務機器人會更智能
記者:在中國市場,哪些服務機器人品類是比較受歡迎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
王衛明:目前在中國市場,服務機器人中的家政服務類機器人,尤其是掃地機器人占主流,其他的包括餐飲機器人、教育機器人也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
從市場來看,服務機器人呈現四大趨勢:
一是由簡單的單體作業裝備,向以生機電一體化和多傳感器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二是由單一作業,向機器人與信息網絡相結合的虛擬交互、遠程操作和網絡協作等“網絡化”方向發展;
三是由研制單一系統,向消費者可定制修改的軟件平臺與組件式硬件技術平臺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四是由承擔簡單的家務勞動,向助老助殘、可穿戴行為輔助、肢體康復、情感陪護發展。
記者:未來中國的服務機器人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實現突破?
王衛明:未來服務機器人將向更專業、更仿生和更智能的方向發展,將更具友好性、功能性、仿生性、安全性與經濟性,主要體現在對人的功能與智力替代上。
在仿生材料應用,產品創意與性能優化設計,模塊化/標準化體系結構設計,標準化、模塊化、高性能、低成本的執行機構,傳感器、驅動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制造,智能化信息識別與人機交互,人機共存安全,群體網絡協作化,系統集成與應用,性能測試標準規范與維護技術等方面,中國的服務機器人均有可能實現突破。
記者:所以你對中國服務機器人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王衛明:是。在中國,因為勞動力價格日趨上漲,人們從業觀念開始改變,機器換人的需求增強。而且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助老助殘機器人、護理機器人、醫療手術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娛樂機器人也將成為市場的重要需求。
同時,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可支配收入增加,有能力購買服務機器人來解放簡單重復勞動,以獲得空閑時間提高生活品質。因此,服務機器人在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記者:那會不會出現像工業機器人領域那樣,外資企業仍然占據主要市場,國內企業發展艱難?
王衛明:服務機器人一般需結合特定市場進行開發,所以從這點上來說,本土企業更容易結合特定的環境和文化進行開發,占據良好的市場定位,從而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
即將出臺的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對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提出了市場主導、質量為先、強化基礎、創新驅動的發展原則,實現在助老助殘領域、消費服務領域、醫療領域等重點領域的示范應用,并開展核心零部件攻關、前沿共性技術研發、醫療康復機器人應用等重點工作。
機器人“十三五”規劃年底發布
記者: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備受外界關注,但至今仍未出臺,你能否透露該規劃目前進行到什么階段了?
王衛明:目前這個規劃已經完成初稿,正在修改完善。經過征求有關部門和地方工業主管部門的意見之后,預計將在今年年底發布。
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包括加強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研究、提升自主品牌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能力、推進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的應用示范、建立完善機器人的試驗驗證和標準體系建設等。
記者:除了即將出臺的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國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你剛才提到的《中國制造2025》,這是一種怎樣的考量?
王衛明:中國已經連續兩年成為世界大機器人市場。如何促進機器人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是高層非常關注的問題。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不光是中國,歐美等發達國家都制定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美國于2009年制定了《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并于2011年正式啟動包括發展機器人在內的“先進制造伙伴計劃”;歐洲提出了2002~2022歐洲機器人研究與應用路線圖,作為歐洲機器人發展的戰略性指導;日本將培育未來機器人產業看做支撐21世紀日本產業競爭力的產業戰略之一;韓國2010年出臺《服務型機器人發展戰略》,提出到2018年占據20%的世界機器人市場份額。
所以在這點上,我們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須緊緊抓住這個市場。
記者: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確實還存在一些短板,國家今年或者未來一段時間會推進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衛明:中國自主品牌的機器人主要是三軸四軸以及坐標等中低端的機器人,的六軸七軸機器人主要還依賴進口,所以為了推進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工信部在2013年專門印發了《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利用有關政策渠道支持中國自主品牌機器人的研發、產業化、推廣應用。
今年,工信部還將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在輪胎、陶瓷等原材料行業;民爆等危險作業行業;鍛造鑄造等金屬工業行業,以及國防軍工領域的推廣應用。
同時,我們還要提早部署下一代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智能機器人2016年國家研發計劃,開展認知與人工智能、環境感知與人機共融等技術攻關。
上一篇:蔡榮華:中國工業要PK德國日本
下一篇:李毅中:培育智能制造有5個關鍵點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新美星2024年實現營收10.75億元,較202
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技術的模式,致力于高附加值、[詳細]
- 04樂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多業務穩定發
樂惠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49,037.70萬元,同比下降9.77%。公司[詳細]
- 05我國創新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去年A
2024年恒瑞醫藥創新藥收入138.92億元,同比增長30.6%;對外[詳細]
- 06上海松江區開展2025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補
本次政策解讀全面覆蓋了《松江區2024-2026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詳細]
- 07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8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1十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
《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要[詳細]
- 02一周趣評:穿戴式單人飛行器首飛;亞馬遜被傳放緩數據中心擴張
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飛行器、數據中心、A14芯片、辦公平[詳細]
- 03《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
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任[詳細]
- 04AI已經成為人形機器人最大的瓶頸?
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下,行業共識正在逐漸浮現:人工智能(AI)技[詳細]
- 05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印發
《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業探索實[詳細]
- 06海外布局加速落地,威勝信息一季度凈利
一季度,公司新簽合同7.77億元,同比提升30.4%。截至報告期[詳細]
- 07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擬入選名單公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于近期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詳細]
- 08南充市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助推農業
截至目前,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5%,首次超[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3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4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5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
- 06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7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
- 08泰禾智能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0.68%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380.49萬元,同比增長10.6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