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誠:順勢而為 推動工業機器人發展
——專訪臺達機電事業群機器人事業處處長彭志誠先生
“工業機器人事業對臺達來說,具有很大的綜合效應。”談及臺達內部如何定位機器人業務時,臺達機電事業群機器人事業處處長彭志誠先生向記者如是表示。在臺達準備深度推進的智能制造、智慧工廠領域,機器人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

臺達機電事業群機器人事業處處長彭志誠先生(中)、中達電通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產品開發處產品經理江振民(左)
一脈相承,順勢而為
彭志誠先生透露,臺達其實是經過相當嚴密的評估才審慎地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作為全球知名的自動化整體方案提供商,臺達是少數擁有自主研發與生產控制系統和伺服馬達的華人企業,而這些恰恰也是工業機器人的基礎核心部件,從這一點來看,臺達切入機器人業務可謂具有先天的優勢。
彭志誠先生亦不否認這一點。在他看來,“臺達從電源、電力電子延展到工業自動化的變頻、伺服,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從變頻到伺服驅動,都是我們多年來累積的核心技術,形成一個很強的核心優勢。” 目前,臺達的產品線可以囊括大部分的機器人關鍵主件,包括伺服馬達驅動器、人機界面,以及機器視覺等大部分相關主件,都實現了自主設計制造,再加上臺達在電源、在電力電子方面本就具有的規模優勢,單價成本優勢較大。“在機械部分,依靠中國臺灣中部地區傳統的機械產業群優勢以及供應鏈聚落效應,臺達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因此,相較于其他的競爭對手而言,我們在機器人整體方面大部分可以自主掌握。”
為何說機器人事業可以給臺達帶來極大的綜合效益?彭志誠先生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就像母雞帶小雞一樣,臺達每生產出一臺機器人服務于客戶,同時也是向客戶提供了臺達的各種自動化產品、電源等,涉及眾多產品線,從而帶動綜合效益的提升。“臺達的機器人系統包含臺達自有的驅動器和馬達,以及機器視覺、電源,幾乎都囊括了。更重要的是,它不單單是有硬件,在軟件管理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彭志誠先生認為,有了機器人事業,臺達除了能夠幫助客戶實現機器的自動化,更能夠協助客戶利用機器人代替人工來管理工廠生產線。“臺達機器人工作站能夠進行供料、加工完成后取出、以及后的工件檢查,同時通過網絡直接把相關數據上傳到制造管理系統,實現產線智能化。所以臺達在推進智能制造、智慧工廠自動化這個領域,機器人扮演著很關鍵的、具有拋磚引玉效果的角色。”
事實上,臺達機器人的解決方案有頗多可圈可點的獨特之處。點就是它相容于既有的產線,現有生產線不需要改造太大甚至是不用改造即可采用,減少生產線的停機損失;再者,不需要治具就可以因應不同產品的生產,節省投入成本;還有一點,其控制系統具有包容性,可以同時控制十個軸,包含機械手臂本身以及周邊設備的。“比如說機械手臂要進行烙鐵焊錫,或者是控制涂膠,都可以整合到系統里面。換句話說,使用臺達機器人的客戶,獲得的不止是一臺機器人,其實是一個機器人自動化工作站,甚至是一條生產線的控制系統。” 彭志誠先生說。
隨著現在社會的變遷,人口紅利不再,用工荒以及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人們的需求更多樣化,對柔性化生產要求更高,另外,產品質量以及生產效率的提升,這些因素都促使制造商選擇更多應用工業機器人。
但盡管制造業企業都明白采用工業機器人會帶來好處,實際上,對不少企業而言,到底在哪些制造環節上應用,以及怎么樣去選擇合理的機器人并成功地調試上線,并不是一道很容易邁過的坎。臺達如何幫助客戶解決選型痛點?
“事實上,不只是我們服務的客戶,甚至臺達自己的產線團隊也有類似的選型迷惑,因為現在的生產形態已經跟以往大大不同了!” 彭志誠先生感嘆道。那么,臺達是如何做到?他介紹,首先一個,臺達建立了一個由營銷及系統集成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結合客戶的實際情況,告訴他們如何應用機器人,甚至跟他們一起卷起袖子把系統做好;另外還有一個FAE(現場應用工程師)服務團隊,客戶在使用上有任何的問題,FAE就會提供咨詢,甚至是幫忙做調試。更重要的一點,在將機器人真正導入產線之前,臺達會為客戶提供一個動態模擬仿真平臺,將產線要做的動作、內容、運轉時間等都模擬出來,進一步讓客戶了解各方面的提升指標以及率。
“一定要有的經濟效益才會導入機器人。” 彭志誠先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先決條件就在于向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必須經得起產線規劃團隊的考驗,而且投資回收期要比別人短。“別人可能要兩年才能收回投資,我們只要一年或者半年就可以了,甚至有些案例,三個月就收回了。”
而臺達機器人適用范圍廣泛,不失為客戶的一個理想選擇。“臺達這次在展會上展出的這三種具體的機器人應用案例,皆為在工廠里面使用的案例,在臺達集團內部以及一些重點產業客戶端,都已經有實際導入應用了。”彭志誠先生以這次工博會展出的臺達垂直關節機器人DRV90L系列為例,進行介紹。該款機器人靈活性高,可進行不同應用的優化設計,實現機器人插件、組裝、鎖螺絲、涂膠、錫焊、移載、檢測、堆棧、包裝等功能,在電子電機、橡塑料、金屬制品、機械制造等領域有優異表現。“這些領域內十公斤以下負荷的產業,都是臺達機器人的目標市場。”
工業機器人應用突飛猛進,人才緊缺已成深入行業應用的發展瓶頸,作為新進入者的臺達同樣面臨此問題。為此,針對機器人方面的培訓,臺達亦舉措不斷。據介紹,臺達現已在吳江生產基地設立了機器人應用培訓中心,并終在全國八個大區建立更多機器人應用培訓中心;同時,臺達的軟件平臺可以幫助客戶做相關的診斷和評估,并提供與現有產線兼容的服務。
以客戶為中心打造產業生態圈
現代產業分工精細,對于上下游的不同環節企業而言,圍繞行業領導企業的生態圈,為客戶帶來更多的附加值,是一件頗有前景的事情。就比如,蘋果的IOS生態圈,為全球眾多軟件開發商創造了數以百億美元計的收益。那么,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是否也可以打造這么一個生態圈?
臺達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策略上,我們的確是希望能在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做一些貢獻,也一直在推動,臺達對于機器人產業供應廠商持開放態度。” 彭志誠先生說。“沒有哪一家機器人供應商可以像臺達這樣,既可以提供整機,也可以提供對應的整合方案,又可以提供單單只有機器人控制的系統,甚至你要買機器人專用的伺服馬達驅動器,也是可以的,我們相當的開放。”
此外,在機器人軟件平臺方面臺達同樣也有所嘗試。“我們搭建了一個軟件開發平臺,讓客戶可以共享資源,形成一個有我們臺達DNA的生態圈,以客戶為中心,與使用到臺達資源的這些志同道合企業一起攜手,圍繞著我們的客戶,滿足他們的需求”, 彭志誠先生說。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達意隆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達意隆在2024年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詳細]
- 04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我國已形成完整產業
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布局,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基礎[詳細]
- 0512家中藥企業同日披露一季報:5家實現凈利增長
中信證券曾發布研報稱,中藥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后續工業端[詳細]
- 06浙江信息通信業扎實推進互聯網基礎管理
4月25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指導省互聯網協會組織召開2025年[詳細]
- 07新美星2024年實現營收10.75億元,較202
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技術的模式,致力于高附加值、[詳細]
- 08樂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多業務穩定發
樂惠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49,037.70萬元,同比下降9.77%。公司[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我國創新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去年A
2024年恒瑞醫藥創新藥收入138.92億元,同比增長30.6%;對外[詳細]
- 03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4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5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6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7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
- 08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