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開智: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讓計算機擁有學習的能力

財經數據科學家 湯開智
記者:目前財經在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哪些事?
湯開智:財經在人工智能方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建立媒體實驗室;
2、研究人工智能先進技術和財經新聞智能化應用需求;
3、制定財經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4、按期完成了1.0版的開發和應用推廣。
記者:在智能方面,阿里巴巴與財經聯合推出的一款幫助財經記者快速及時寫稿的智能寫稿系統“DT稿王”,它的目標是什么?
湯開智:DT稿王的主要目標就是輔助寫作,它有兩個展現形式。,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技術,幫助作者,特別是財經記者,在批量并發的信息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時間進行更有閱讀性的稿件報導;第二,研發一個寫手們喜歡用的寫作工具,無時無刻幫助寫手,提高寫作效率。
記者:DT稿王在新聞領域能做些什么?它是如何完成寫稿的呢,請舉個例子。
湯開智:它能夠在新聞領域幫助編輯瞬時、、準確的發布手信息。在DT稿王設計者的理想中,人和機器在很大范圍內是可以交流的,所以只要作者從邏輯上描述清楚寫作需求,機器就能自動完成所需稿件。DT稿王通過不斷迭代成長,目前的智能寫稿系統為DT稿王1.0,能寫出三大邏輯類別稿件。
類稿件是基于數字進行事實陳述并進行簡單邏輯分析的文章。對二級市場的監控、體育賽事的簡訊是此類稿件生成的典型應用場景。
第二類稿件是根據每類稿件的信息要點對信息源進行針對性的信息提取,把非結構化的文本轉為結構化及半結構化的數據。得到半結構化的數據之后再根據不同的規則把信息要點組合寫成單點內容。
第三類稿件是單點內容的關聯生成,此類稿件能彌補單點內容信息量單一的缺點,并為受眾尤其是投資者,及時關聯專家對基本數據的解讀及評論,生成更有深度、更立體、更綜合的稿件。
智能新聞時代的發展趨勢
記者:新聞寫作領域面臨的困難有哪些?通過智能寫稿,您認為這個大行業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湯開智: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的高速發展,技術的發展由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進入DT(Data Technology)時代。一個新聞領域的作者和編輯每天被數據的海洋包圍,只靠人力來篩選信息再編輯,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互聯網自媒體環境。因此,如何實時監控多樣化的信息源;如何在批量并發的信息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時間進行稿件報導,已經成為DT時代內容生產的巨大挑戰。
目前各行各業都在擁抱人工智能領域帶來的技術力量,新聞寫稿行業也會發生同樣的變化。早幾年,在美國市場上已經出現這樣的技術來幫助新聞記者;中國市場上目前也有不少公司在研發和使用這樣的技術,包括騰訊,今日頭條,阿里巴巴等。因為智能技術不僅能大限度的節省人力成本,同時讓人和機器的工作經驗以數據的方式積累起來,媒體界的老板們肯定會很喜歡,去不斷推進。因而新聞業的從業人員在這個過程中會受到壓力和沖擊,這將是他們轉型和學習的機會。那些擁抱智能化的記者編輯將會更有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稿件的質量,也能去做更有創作力的事情。這個行業將來會出現一些內容產品經理,也可以成為寫作機器人導師的職業。
記者:人工智能將成為在計算機技術發展史上,不乏有人對人工智能的極限產生懷疑,認為機器無論怎樣都無法擁有如人的思維一般復雜且綜合的能力,您是如何看待的?
湯開智:從技術的層面,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是弱人工智能技術,也就是在某些特定的領域可以做得還不錯,要想在人類所涉及到的所有的領域都成為專家,目前還是一種想象。主要原因不但是技術算法的挑戰,更深層的原因是信息和數據的孤島問題。人類和宇宙的數據不是在所有領域都均勻分布的,很多地方,很多領域是沒有數據的,沒有數據,機器永遠沒有辦法學習。從更深的層面講,人不但是身體和思維能力的組合,人更是一個有靈的活物,目前科學技術還沒有辦法達到這一要求。但不可否認,人工智能技術能夠代替人完成簡單重復而龐大的工作,讓人從這些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復雜且綜合的工作。
記者:智能新聞時代未來發展趨勢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迎接智能時代,傳統媒體、新媒體和記者應該做哪些準備?
湯開智:我認為能讓機器干的事情就讓機器干,因為它不用休息,如果能夠用邏輯說得清楚的事情,機器干得比人還好。人應該做更有創造性的事情,更能體現自己個性的事情。媒體記者編輯應該多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積極使用這個領域的工具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大限度的利用智能化和大數據的技術力量;同時媒體記者編輯應該更注重自己的個性和創造力,人應該是機器的主人。
從功能到智能,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發展的熱點
記者:人工智能技術、數據處理、用戶畫像、定位等等,所有這些結合起來,可以在各個行業發揮出非常獨特作用。從這里來看,您認為中國的大數據環境和行業發展到什么樣的階段了呢?
湯開智: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在一起,給很多行業解決很多問題,特別是互聯網行業。數據技術的使用能讓商家迅速、準確的明白消費者的需要,更能讓消費者更快獲取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在這點上,中國的大數據互聯網公司和硅谷的公司的差距越來越小。但大數據的環境和美國比較起來,主要是在對數據資產的重視和數據的透明度上,中國的民間和政府還有很大的距離。
記者:人工智能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發展之路是什么?
湯開智:很多大公司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所以在做很大的投入。因此在這個商業高度發達的社會,人工智能一定會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改變。工業機器人已經被使用很多年了,生活機器人如掃地機等也在進入很多家庭,無人駕駛汽車,問答機器人,問診機器人,炒股機器人,寫稿機器人等等,都在不同程度研發,試用。所以人工智能技術必定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在相互促進中發展。大數據給人工智能技術注入了海量的學習機會,很多人工智能的算法像深度學習,將從海量的數據中學到人類難以想象的知識。
記者:您對人類、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將來的互動持何種愿景?
湯開智: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就是計算機可以從人類的經驗和活動中學到抽象的規則,這些規則可以是人直接賦予的,也可以是算法從數據中學習到的。首先我期待有更多的質量更高的數據可以供機器人學習,因為目前高質量的數據還是很難獲得的;其次我希望人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夠更好的和機器規則進行對接,設計出跨領域的機器人;再次我希望人類不要在這個過程中退化,變得越來越懶惰。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達意隆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達意隆在2024年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詳細]
- 04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我國已形成完整產業
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布局,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基礎[詳細]
- 0512家中藥企業同日披露一季報:5家實現凈利增長
中信證券曾發布研報稱,中藥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后續工業端[詳細]
- 06浙江信息通信業扎實推進互聯網基礎管理
4月25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指導省互聯網協會組織召開2025年[詳細]
- 07新美星2024年實現營收10.75億元,較202
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技術的模式,致力于高附加值、[詳細]
- 08樂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多業務穩定發
樂惠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49,037.70萬元,同比下降9.77%。公司[詳細]
- 01十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
《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要[詳細]
- 02《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
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任[詳細]
- 03一周趣評:穿戴式單人飛行器首飛;亞馬遜被傳放緩數據中心擴張
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飛行器、數據中心、A14芯片、辦公平[詳細]
- 04AI已經成為人形機器人最大的瓶頸?
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下,行業共識正在逐漸浮現:人工智能(AI)技[詳細]
- 05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印發
《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業探索實[詳細]
- 06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擬入選名單公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于近期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詳細]
- 07物流智能轉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物流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詳細]
- 08海外布局加速落地,威勝信息一季度凈利
一季度,公司新簽合同7.77億元,同比提升30.4%。截至報告期[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3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4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5我國創新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去年A
2024年恒瑞醫藥創新藥收入138.92億元,同比增長30.6%;對外[詳細]
- 06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7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
- 08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