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被賦予了十分特殊的意義。擁有網絡,人們便能在信息的海洋里隨心沖浪,充分發揮“指點江山”的主人翁精神;而失去網絡,人們便失去了與世界聯系的重要紐帶,在沒有信號的日子里與世隔絕。
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沒有網絡無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在我國西北的無人荒漠或西南的偏僻山村中,由于受到地勢地形和建設成本的限制,它們卻時常處于“網絡失聯”的狀態。同時,一些發生重大災害的地區,也經常會因為基站破壞而出現通信中斷的不利局面。
前者網絡的缺失,讓人們生產和生活普遍遭受了嚴重阻礙;而后者網絡的毀壞,則讓搜索和救援面臨巨大困難。因此,如何解決這兩種情況下的網絡連接與供應,是我國當前發展中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呢?我國給出的答案是建設“空中基站”,即借助太陽能無人機在天上充當通訊基站,來實現WiFi的全覆蓋,保證網絡供應的靈活穩定。
目前,我國已經將“空中基站”的構想逐步成型并加速推進。
2016年,西工大的“魅影太陽能WiFi無人機”橫空出世,一舉在當年舉辦的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上成功奪魁,并成為全國關注的“網紅”無人機。而經過三年發展,2019年在第47屆“日內瓦發明展”上,“魅影太陽能WiFi無人機”再度斬獲杰出創新特別大獎和金獎,成為了我國太陽能WiFi無人機發展的佼佼者。
相比于三年前,新的“魅影太陽能WiFi無人機”經受了全年飛行試驗的磨礪,開創了國內無人機發展的三項。其不僅是全國架全翼式布局太陽能無人機,也是架薄膜無人機,同時還是架完成單機、雙機WiFi覆蓋和中繼實驗驗證的無人機。
這三個并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以太陽能為供應,以無人機為載體,以WiFi覆蓋為服務的有機組合。通過這一組合,未來我國有望形成一個覆蓋的無線通信網絡,徹底擺脫對普通基站終端和衛星的依賴。
各國爭相搶占“制高點”
當然,除了西工大的“魅影太陽能WiFi無人機”發展之外,近年來,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西北工業大學研究團隊等為代表的科研機構,也在不斷取得重大領域進展,我國對于太陽能無人機的關注度在顯著提高。
但我國并不是研發太陽能無人機的國家,以英、美、日等為代表的國家早已涉足,并取得了諸多成果。
作為較早進行太陽能無人機研發的國家,英國的“西風”無人機就曾創造過超過14天的長航時飛行記錄;同時,美國以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為代表,也在加大對太陽能無人機的研發投入;而在今年3月份,日本軟銀集團也與美國“航空環境公司”聯合開發了“鷹30”大型無人機,用以擴大偏遠地區的無線通信連接,正式進軍太陽能WiFi無人機的戰略市場。
總的來說,眼下不少先行者和追趕者都在不斷加快步伐,爭相搶占太陽能無人機發展的“制高點”。對于這些國家來說,太陽能無人機的發展不只是無人機市場競爭的一項內容,更是各自網絡布局發展的重要一環。誰能搶占太陽能無人機的市場高地,誰就能在空中網絡服務的大蛋糕中“嘗盡甜頭”。
商業化發展“道阻且長”
不過,要將夢想轉化為現實并不容易。
我國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對于太陽能無人機的發展仍處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試驗驗證和示范應用等階段,距離規模化商業應用仍有不小距離。而美國以谷歌、臉書等為代表的科技巨頭,近些年都因測試過程中遭遇的阻礙而放棄了太陽能無人機項目,商業化發展中道崩阻。
也就是說,各國對于太陽能無人機的未來雖然普遍看好,但要真正走出實驗室卻十分困難,不少國家和企業在此過程中遭受打擊、熱情漸失。它們雖然能夠在新材料、機體、電能轉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卻無法利用其建立提供上網服務的商業模式,甚至連測試和運用階段都未到達。
太陽能無人機發展的前景藍海滾滾,但其商業化發展之路遙遙無期。如何能夠讓“空中基站”的夢想成真,實現切實的利國惠民,或許還需要國家持之以恒的研發與投入,以及軟銀這樣前赴后繼的參與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