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隨著春運大潮,悄然在我國各地蔓延開來,從武漢波及全國。隨著確診人數日益倍增,疫情的發展狀況也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處于一個爆發時期,與疫情的防控斗爭刻不容緩,各部門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及時采取多項措施。
防止病毒傳播造成更多人感染是抵抗新型肺炎的重要工作。在春節假期這樣的特殊時間,人們歸鄉、返程、走訪、旅游等活動無疑造成了巨大的人流量。為了有效切斷隱藏的病毒攜帶者的傳播路徑,各地的交通部門以及社區都下足了功夫。工作人員在火車站、汽車站、高鐵站、機場等地方對出入人口采取了體溫檢測行動,就連地鐵站、小區門口、高速口等人口流動大的關卡處也都實行了體溫檢測。
體溫檢測是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為防控工作以及人們的健康筑起堅實的圍墻。人體體溫可以反應人體的健康情況,尤其是面對這次的疫情,測溫儀可以準確地測量人們的體溫數值,從發熱情況中及時阻擋疑似患者,使得疫情的排查工作事半功倍,很大程度上阻擋了疫情的蔓延。
事實上,體溫計的發展歷程較為久遠。伽利略在16世紀時期就已經發明出了早期的體溫計,但這種體溫計在使用上不夠方便,性能也不夠可靠。1714年,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研制出在水的冰點個人的體溫范圍內設定刻度的水銀體溫計,初次用于醫學測量,但還是太大導致大多數醫生未能很快使用它。1980年前后,一種會說話的體溫計問世—膜狀液晶體計。這種體溫計在體溫正常時呈現為綠色,低燒為黃色,高燒則為紅色。此后,在1988年出現了電子呼吸脈搏體溫計,可以對病人進行體溫遙測。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新型體溫計。據了解,常用于人體的測溫儀有玻璃體溫計、電子式體溫計、耳溫體溫計、多功能紅外體溫計這四種。其中,玻璃體溫計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熟悉的一種了。玻璃體溫計由于示數準確、穩定性高、價格低廉、不需外接電源的特點,深受人們的信賴,特別是醫務工作者。
但是在疫情的使用中卻不盡方便,玻璃體溫計不僅讀數慢,還非常容易被沾染病毒并傳播。面對這種情況,多功能紅外體溫計成為了當下的熱門產品。它可以測量耳溫也可以測量額溫,而且測量人員不需要與被測人員進行直接或近距離接觸,可以保持相當檢測距離進行測溫,檢測結果也不會受到影響,這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們交叉感染的風險。
疫情工作現在正是緊張嚴肅的階段,所使用的產品質量出現問題的話,會造成多嚴重的后果,這些都是無法估計的。因此,測溫儀的產品質量必須牢牢把控。從生產商方面,應該在產品質量把控上再加一把勁,嚴格監測產品生產過程以及選材用料上的質量,保證市場上的紅外測溫儀質量穩定,合格率高。從市場監管方面,相關的監管部門更應加強抽查監測力度,切勿偷懶大意,同時提升市場產品規范,為設備質量保駕護航。從采購方方面,采購人員應從正經可靠的途徑購買,堅決抵制虛假不良產品;使用時認真查看說明書,使用正確的操作步驟。
除此以外,當前火熱的AI科技技術也投入在測溫儀行業中。據悉,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視頻國家工程實驗室(珠海)創新中心與新疆愛華盈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智慧體溫疫情監控測量系統,已在武漢市相關場所投入使用。該系統測量體溫精準度為2米1秒測體溫、誤差小于0.5度,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系統于一身。該系統既安全可靠,減少了監測人員的感染風險,又解決了傳統體溫檢測人工成本大、測量效率低、預警響應慢、系統分析弱、全局掌控難等弊端,大大助力了疫情監控工作。
現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全力應對新型肺炎,醫務人員更是辛勤地奮戰在一線。作為測溫儀行業,創新科技,研發新產品,保證產品質量,為疫情戰役提供可靠良好的設備便是一份有力的貢獻。相信在所有人的齊心協力配合下,戰勝新型肺炎疫情指日可待。
(原標題:嚴把測溫儀質量關 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