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疫情的爆發,為2020年開局蒙上陰影,一季度市場需求呈斷崖式下滑。經過政府和全國人民的努力,全國內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復對外交通。同時,武漢的軌道交通正逐步恢復。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機器視覺應用領域市場需求也在逐步釋放。VisionChina (上海)2020定檔于2020年7月3-5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全新起航。統計數據顯示,機器視覺人正在積極把握“后疫情時代”的反彈機遇:根據VisionChina中國機器視覺展主辦方統計數據,截止3月29日,VisionChina(上海)2020觀眾預登記總數環比增長26%!
1、上海展共創人工智能、5G等多技術融合平臺
機器視覺是一個多技術融合的產業,從早期的圖像處理為起點,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內容。人工智能、5G技術依舊是各大企業關注和投放的焦點,人工智能、5G一直是大華重點投入的技術,大華在安防領域已經擁有了大量的應用案例。作為大華旗下的機器視覺子公司,華睿科技一直在這方面做著重點投入。其中人工智能已經在字符識別、缺陷檢測等方面得到了應用,并取得了客戶的認可。Allied Vision也表示:5G時代的高帶寬,低延時為視覺處理終端的無線部署創造了非常好的基礎設施條件,但同時也對視覺成像模塊的小型化、智能化、低功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llied Vision順應客戶需求,非常有遠見地打造了全新的Alvium嵌入式平臺,尺寸小、功耗低,且以MIPI接口來高速連接智能處理芯片/智能運算模塊,非常適用于5G時代下新型視覺產品的開發部署。此外,除了5G的高性能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機器視覺應用場景以外,5G產業本身也需要機器視覺行業的設備制造商來生產更精密的生產裝配設備。
圖片來源:VisionChina(上海)2019
2、匯集疫情后機器視覺創新領域應用
近段時間以來,機器視覺在生物醫療領域的應用增多,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進入公眾的視野。同時機器視覺技術也會加速疫情后行業自動化重整,提升效率,是機器視覺行業的新機遇。參展企業也針對疫情后的行業復蘇紛紛調整產品及市場方向,聯合光科重點展示兩個系列的產品:短波近紅外鏡頭,顯微物鏡。其中短波近紅外鏡頭性能是超越同等型號的歐美等產品,尤其是中心與邊緣一致性上獲得用戶好評,今年我們在VisionChina(上海)2020上展出,把該產品推薦給更多紅外成像系統的用戶。
3、深度洞察,觀行業趨勢
VisionChina(上海)同期由機器視覺產業聯盟(CMVU)主辦的“2019機器視覺企業創新產品獎”,產品范圍涵蓋光源、鏡頭、相機、智能處理、視覺檢測設備、視覺軟件及其它配件等,入圍的優秀產品將于展會現場設立創新產品專區展示。
同期舉辦的中國(上海)機器視覺技術及工業應用論壇邀請行業企業及專家進行專場報告,為解決疫情后行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供新思路;幫助業界更好地看清發展形勢,了解新技術熱點,促進業界交流,共同攜手創建新的發展空間。
4、升級的展館面積+體貼的參展服務
VisionChina(上海)延期后的舉辦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地處上海虹橋商務區核心區西部,與虹橋火車站、虹橋機場緊密相連。地鐵2號線、10號線、17號線環繞,可快速通達各大工業及商業區。展館周邊高速路網四通八達,1至2小時即可到達長三角各主要城市,航空2至3小時可直達亞太主要經濟城市,便利的交通將為全國乃至觀眾前往展會現場提供極大便利。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擁有40萬平方米的室內展廳,配套15萬平方米商業中心。
新地點對于江浙地區及高鐵沿線的觀眾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在保有傳統觀眾的同時,主辦方今年將在地域上大力拓展上海以外的觀眾邀請。在努力降低疫情可能帶來的觀眾流失的同時,主辦方更多的是在考慮,如何利用大虹橋地區便利的交通條件邀請更多上海以外的參展群體。為此,一個全新的觀眾邀請FRBP(Flight+Railway+Bus+Parking)項目已在主辦方內部開始醞釀。
同時,VisionChina在展前推出線上供需配對渠道,及時獲取行業動態及采購需求。“在線展廳”也即將開通,實現雙線展示,提前助力需求用戶進行“云配對”,助力企業全渠道營銷,期待能夠幫助更多行業企業度過危難、覓得機遇、再獲發展。
5、與“上海慕展”四展聯動
VisionChina(上海)與慕尼黑上海電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20)、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productronica China 2020)及第十五屆慕尼黑上海光博會(Laser World of Photonics China )四展同期聯動,各項數據將再創歷史新高,傾力打造亞太地區旗艦級行業盛會。將更多的新品、前沿技術、論壇匯聚于此。屆時,預計吸引海內外3,000家參展商。
VisionChina(上海)部分展商了解一下!
聲明:本文系VisionChina(上海)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稿件真實性請自行判斷。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