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購車,幾乎成為了當代消費者所倡導的主流消費形態。開著剛買的小汽車穿行于城市的各個街區,也讓消費者離便捷的交通生活更近了一步。經歷了跌跌撞撞的燃油車時代之后,新能源汽車也開始“攻城略地”,成為車市中的“新秀”。
視而不見、放任不管顯然不是對于汽車產業發展所應持有的態度。密切關注、合理引導已經成為了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所秉持的政策基調。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國也從資金方面予以了扶持,并根據新能源汽車的實際應用狀況制定相應的財政補貼標準。
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該通知提出,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此消息一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入局者有人歡喜有人憂。
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是其盤活資金、維持運營的重要來源。補貼政策退坡,無形中會給中小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運營造成一定的壓力;對于各大汽車制造商來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逐步退坡,將會促使其加快探索新的商用模式、探索更加高效、可行的合作方案,并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升產品質量來把握有限的客戶資源。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變化,一方面考驗著車企管理者的經營智慧,另一方面也重整著汽車產業市場格局,激發新能源汽車產業改換生產模式、加快提質增量的潛能,讓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推出更多好產品,同時也為消費者選購汽車提供更加更加廣闊的空間。
除了財政補貼政策變動之外,提高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成為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又一大熱點。
4月23日,工信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表示,加快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編制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積極推動環衛、郵政、公交、輕型物流配送等領域提高車輛電動化水平。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家庭購車都是以燃油車為主。眾所周知,燃油車的一大顯著缺點就是尾氣排放量高,會造成一定的空氣污染,長期來看對環境保護是不利的。環保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節能降耗的新能源汽車趁勢而起,盡可能地降低環境污染,以清潔方式出行儼然已經成為了汽車智造的新要求。
公共領域實行車輛電動化,一則可以順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的新趨勢,而來也可以讓充電樁、公共充電設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新基建”風口下,加快建設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公共充電樁等公共基礎設施,一方面可以激發當地電子、化工等產業發展活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區域產業集群效應的釋放,讓實體經濟增長的動力更足。
開發純電動汽車,已經成為一些車企吸引用戶群體、擴大企業收益、塑造品牌影響力的一大戰略舉措。例如,4月22日,廣汽豐田首款純電動SUV C-HR EV上市,這是基于豐田QDR和豐田電動化技術而開發的純電SUV,新車提供五個配置版本、八種可選車色,該車型引起了諸多業內人士的關注。
條條大道通羅馬,也許汽車企業取得輝煌業績的途徑有千萬條。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這條賽道上,各制造廠商需注重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讓汽車不僅“外表亮麗”而且內核穩定。只有這樣,追求卓越的車企才能真正成為消費者心中的杰出者。汽車產業實現光輝榮耀發展的背后,必將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健全的產品營銷體系和銳意進取的昂揚斗志。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