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家根本,也是社會發展的基石。隨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應用,教育科技迎來了變革契機,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出現在教育領域,而備受業內關注的無疑是教育機器人。作為服務機器人面向商業化的落地新方向,教育機器人正展現出蓬勃動力與廣闊前景。
目前,在教育機器人市場中,越來越多的“玩家”相繼入局。除了一些原先的服務機器人企業外,還有不少“跨界者”主動涉入,愈發活躍的行業氛圍吸引了資本的關注,同時也意味著將來一段時間內競爭將會更為激烈,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教育機器人兩大場景
對于很多家長而言,陪伴孩子玩耍以及做作業實在是一件“苦差事”。一方面,白天上班本來已經很累了,精力、體力都已然告急;另一方面,孩子的作業千奇百怪,有些自己也不一定能解答得來。所以,教育機器人成為了不少家長眼中的“救星”。
從當前來看,家庭場景是教育機器人落地的首要方向之一。家長們購買教育機器人,一來可以用于陪伴年幼的孩子休閑娛樂,給自己一點空閑時間;二來可以借助教育機器人幫助孩子學習、解題,以及了解更多課外知識。因此,這一類教育機器人在市場上出現時間較早,產品體系也已較為成熟。
教育機器人落地的另外一個主要方向就是學校場景了。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相關知識開始加速進入校園,不管是出于學生學習的角度還是出于教師教學的教育,引入教育機器人都已經是大勢所趨。特別是在編程越發受到重視的情況下,教育機器人的應用就更具有價值。
眼下,越來越多的教育機器人產品正走進課堂,成為學生們日常學習、編程學習以及了解信息技術的重要助力。相關企業和學校也借助各種賽事,來推動教育機器人在教學、比賽等環節中的更廣泛應用。相比較之下,學校教育場景或將是教育機器人未來更主要的“戰場”。
在國家政策的支撐下,服務機器人產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而教育機器人也將在市場規模方面取得更進一步的突破。業內人士預計,如若在家庭場景與學校場雙雙穩定發展,到2023年教育機器人市場規模或將突破840億美元。
教育機器人發展“推進器”
面向未來,教育機器人行業發展潛力巨大,而一系列“推進器”的助推作用是其釋放潛力、提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首先,對于機器人產業落地,國家政策歷來支持。近年來,對于包括教育機器人在內的服務機器人技術創新與市場應用,各地政府也非常樂見其成。在機器人整體大趨勢下,教育機器人能夠獲得的政策紅利將會越來越多,市場的擴張也會更快呈現實效。
其次,對于教育機器人領域標準規范的完善已經啟動。不管是任何行業,標準規范的制定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關鍵的。在教育機器人標準規范過程中,有利于統一行業聲音,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并逐步提升話語權,使得中國教育機器人發展能夠立足世界。
再次,教育機器人市場成熟度不斷增長。相較于商用初期,現階段的教育機器人市場已經頗為成熟,消費者對于相關產品的認可程度也有了根本性提升。只要廠商做好品質保障,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使用教育機器人。
后,教育機器人領域專業人才持續增多。近些年,國家對于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等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越發重視,出現了不少舉措支持復合型人才培養。同時,教育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也激活了用戶對于機器人設計、制造等環節的了解,有利于促進教育機器人的多方位、可持續發展。
(文/月初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