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科技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縣域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從8個方面提出28項舉措,進一步加快縣域科技創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發揮省科技創新輔導團、科技創新政策培訓、產業政策培訓、特色產業講座等作用,指導各縣(市、區)進一步明確當地產業發展的重點和路徑,把科技創新融入本地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發揮省級層面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省級招商代理、境內外商協會等作用,指導和支持各縣(市、區)圍繞本地確定的主導產業,以建鏈、強鏈、延鏈、補鏈為主攻方向,開展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產業鏈優勢企業,推動傳統產業向中躍升。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引導企業長期專注于細分產品市場的創新、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帶動和培育一批企業成長為單項企業,提升河北省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加快培育創新型市場主體。實施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對科技型企業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業開展產品、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等全方位創新,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重點幫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積極組織融資對接活動。持續發布年度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榜單,引導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深入推進工業設計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開展工業設計理念普及、政策宣講、供需對接等活動,促進設計與制造深度融合。推動“企業上云”,降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基礎能力,推動新型生產方式在中小企業應用。落實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加快創新園區和基地建設。加快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提檔升級。完善各類園區基礎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園區建設科技創新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為入園企業提供低成本、一站式、全方位、專業化服務,引導產業向園區聚集,創新要素向園區集中,打造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新高地。加大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為入駐企業提供創業創新服務支撐。
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健全人才引進制度,積極探索“政府+企業”聯合引才機制,加大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力度。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吸引優秀回國人員和科技創新團隊來冀就業創業若干舉措》,吸引集聚海內外人才來冀就業創業。持續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到2025年,重點建設25所省級以上高等職業院校,整體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實施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群)建設計劃,重點培育4所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和30個高水平專業(群),大力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
優化縣域科技創新環境。推動各縣(市、區)合理統籌政府財力,保持財政科技投入持續穩定增長,逐年提高財政科技經費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持續推進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探索構建科技創新全鏈條的協同創新聯合體,到2025年,重點支持35個省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加快發展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培育機構。
優化營商環境。推行投資審批事項線上關聯辦理、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全程線上辦理、投資項目線上核準,積極推進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實現一般投資項目和一般審批事項承諾制審批。落地落實“百事通”改革,將涉及準入準營,資質資格等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高頻審批事項進行“一攬子”整合,實現“一次告知、一次提交、一門受理、一次辦好”。加快推進“一網通辦”,持續推動垂直系統對接,實現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確保省市縣三級網上可辦率達到95%以上。加快推進電子證照建設,2020年底前實現175個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工作中的試點應用。通過“政策面對面”等多種形式宣傳發布惠企支持政策,落實省市縣三級包聯企業工作,推動“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行動。
此外,若干措施還從加強對縣域落實創新發展理念的考核和督導、加強縣級科技管理機構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推進舉措。
(原標題:河北28項措施加快推進縣域科技創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